香港新聞網1月25日電 香港《商報》25日發表題為“懲戒為幫教 姑息害學生”的文章,全文如下:
一批浸大學生,日前因不滿普通話豁免試成績不理想,竟然佔領校內語文中心長達8小時,期間言行粗鄙,令教師感到受到威脅,事件傳出,全城嘩然,為當下部分大學生道德淪喪感到痛心,呼籲學校應嚴肅處理事件。浸大校方昨祭出罰則,確認有關學生違反《學生守則規條》,宣布其中兩名學生暫時停學,即時生效,直至紀律委員會完成事件的聆訊。涉事的浸大學生會會長劉子頎及中醫學院學生陳樂行證實,收到停學通知。
從部分浸大學生當日的表現來看,他們根本不懂得尊師重道,目無紀律,無限自我膨脹,在人格、品行、道德上均是有缺陷的,與大學生的形象格格不入。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學生有錯,應及時制止和教導,讓他們懂得什麼叫做是非對錯,明辨禮義廉恥,避免學生在歧路上越行越遠,以致培養出恣意妄為的社會禍害。適當的懲戒,也是教育,必須要讓學生明白,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和過錯負責,並承擔由此引起的一切後果,從而警示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彎路,這是對學生的愛護;相反,若學校、教師明知不對,仍然要遷就學生,實際上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徒令他們錯而不改,只會害了學生。此次浸大企穩原則,依規對肇事學生作出合適的、具阻嚇性的處分,傳遞必須遵紀守法、理性表達的正確信息,嚴肅綱紀,匡正校風,乃為學生未來著想的體現,用心良苦,值得肯定。
事實上,浸大學生因普通話考試合格率低便起哄鬧事,以妨礙畢業為由脅迫學校取消考試,簡直令人匪夷所思。真要按照此邏輯,學生不滿意隨時可以不考試,那還需要讀什麼書?大學還需要辦下去嗎?今後出到社會來做事,覺得工作太難太辛苦,是否也可以照辦煮碗,佔領公司要求多發薪少做事?書讀不好就應努力學習,這類學生異於常人的思維方式,只能以狂妄自大來形容。何況,浸大近年鼓勵學生面向內地,要求畢業生必須掌握基本的普通話溝通能力,此為教學方針,若不認同,當初大可不選讀該校,既然入讀了,就該予以尊重。
劉子頎、陳樂行帶頭做出暴徒一般的惡行,施壓恐嚇教師,極之無品和無禮,嚴重違反校規校紀,更涉嫌觸犯傷害罪和非法禁錮等罪行,必須依法依規予以懲處,以儆效尤。當然,懲戒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終還是為了幫教學生,此次校方只令他們停學而不是開除學籍,相信已是疑中留情,以教育挽救為主。正如浸大校長錢大康所說,每名學生犯錯都值得有第二次機會,值得被原諒,但不代表學生不需要為事件負責。
值得反思和檢討的是,為何會有大學生不堪至此,當中反映了校園教育和社會都出了問題。近年社會出現鼓吹所謂勇武抗爭,“違法達義”的不良風氣,令學子亦受到荼毒,校方沒有高度重視問題的嚴重性,變相姑息縱容,甚至還有教師罔顧師德,蠱惑和帶領學生走歪路,造成了部分學生法治意識薄弱,是非不分,以致校園屢屢出現違法暴力行為。教不嚴,師之惰,學校必須承擔責任,加緊彌補缺失,幫助學生明是非、辨善惡、樹正氣。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