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国内要闻

监测显示:三江源地区10大湖泊面积普遍增大

时间:2017-05-10

  中新社西宁5月9日电 (孙睿)青海省气象科研所9日披露,根据2006~2016年5月卫星遥感监测,三江源地区面积大于200平方公里的十大湖泊面积普遍呈增大趋势,加之该地区退牧还草工程及人工增雨工程的实施,使该地区生态环境维持向良性方向发展态势。

资料图:中秋时节,一群牦牛在水草丰美的三江源隆宝滩湿地悠然觅食。中新社发 赵帅 摄

资料图:中秋时节,一群牦牛在水草丰美的三江源隆宝滩湿地悠然觅食。中新社发 赵帅 摄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总面积36.6万平方公里,包括17个县市,占青海省国土总面积的43.88%。这里维系着中国乃至亚洲的水生态安全命脉,有着“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之称。

  青海省气象科研所介绍,根据2006~2016年5月卫星遥感监测,三江源地区面积大于200平方公里的大型湖泊有10个,其中勒斜武旦湖、可可西里湖、扎陵湖等湖泊面积与2015年相比,增加了0.98~64.35平方公里,与近10年(2006~2015年,同下)平均值相比,湖泊面积除卓乃湖较近10年平均值减小65.62平方公里外,其余均增大,其中乌兰乌拉湖增幅最大,达47.34平方公里,其次为库赛湖,增加了29.71平方公里,其余湖泊面积增加3.89~26.10平方公里。

  三江源地区面积大于200平方公里的十大湖泊面积普遍呈增大趋势,主要得益于该地区退牧还草工程及人工增雨工程的实施。据统计,从2006至2016年,三江源10年间人工增雨共增加降水量551.73亿立方米,将近达到1.5个三峡库容量。

  除此之外,三江源地区退牧还草工程及人工增雨工程的实施对提高草地覆盖度效果也很显著。监测结果表明,工程实施以来,三江源地区各县平均牧草产量普遍有所提高,中高覆盖度草地面积增加,低覆盖度草地面积减少,加之湖泊面积增大,使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维持向良性方向发展态势。(完)

  • 上一篇:白春礼: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利用两个平台
  • 下一篇:全国政协机关会议强调:务必不能再以“清水衙门”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