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习近平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来源:央视新闻
中新社北京5月14日电 题:习近平主旨演讲释中国态度:合作共赢 行稳致远
中新社记者 张蔚然
“合作共赢,行稳致远――这是我对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最深刻的印象。中国在向倡议的支持者和疑虑者发出鲜明讯息:‘一带一路’是世界的,大家要一起赢,但并不意味着高歌猛进,而是以稳健节奏量力而行。”
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对于这篇“信息量大、干货多”的演讲,复旦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张家栋作上述解读。
5月14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张家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王鸿刚概括了此次演讲中释出的中国态度:
在“一带一路”倡议已取得很多早期收获的前提下,有些人担忧中国会不会以成功者甚至带路“老大”自居。王鸿刚特别注意到,习近平表示,“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这句话仅是一个例子,从演讲全程看,习近平以谦虚口吻与人沟通,体现了大国领导人的情怀、责任心和使命感。”王鸿刚说。
王义桅注意到,习近平反复强调合作共赢,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各方通过政策对接,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紧随习近平之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强调了合作重要性。
“‘一带一路’倡议下一步怎么走,大国意愿很重要,上述大国和联合国的表态有利于倡议走得更顺。”王义桅说。
他还注意到,习近平演讲前后6次提及“一带一路”参与国的概念,过去中国比较强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但随着阿根廷、智利等国参与倡议,此番“参与国”的表述引人关注。
“这显然不是独唱,而是更看重‘共建’,欢迎更广泛的国家加入这一大家庭。”王义桅说。
王鸿刚注意到,习近平连续强调了5个“不会”,“不会干涉他国内政”“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更不会强加于人”“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
“这一表态是对外界质疑的集中回应,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阐释,也点出了新时期对外战略的几项原则,这是中国外交话语体系的推进与创新。”王鸿刚说。
在总结“一带一路”倡议成果基础上,习近平提出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专家认为,这5条“路”代表了未来“一带一路”发展方向,其中至少蕴含3点“创新”。
第一,谈及“和平之路”时,习近平表示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曾经是“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地方”,如今很多地方却成了冲突动荡和危机挑战的代名词。这种状况不能再持续下去。我们要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张家栋和王义桅都认为,过去人们更多关注“一带一路”经济和人文等领域合作,但其实经济合作须臾离不开政治安全,习近平将和平与安全放到5条“路”的首位进行阐述,是一种创新。
第二,提及开放之路时,习近平再次表明对全球化的支持。他说,我们要有“向外看”的胸怀,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王义桅认为,上述表述表明,中国希望与各国一起,通过总结2000多年的丝绸之路智慧,解决全球化500年来所遗留的问题,开创未来50年甚至百年的合作前景,这也是一种创新。
第三,谈及文明之路时,习近平表示要加强国际反腐合作,让“一带一路”成为廉洁之路。王鸿刚和张家栋认为,过去各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反腐合作相对较多,但也应推动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反腐合作,这一提法是对全球治理的贡献,也是创新。
5月14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演讲中,习近平还宣布了中国计划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采取的系列措施,包括将加大资金支持,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其他多边开发机构合作支持“一带一路”项目等。
专家认为这些都是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未来发展设想的具体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提出将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续联络机制,这为倡议的未来发展和生命力带来广泛想象空间。
“中国提出与地区和国际机构广泛合作,与其他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对接,意味着未来国际合作可能会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进行,有利于克服一些机构执行力不高或效率过低的问题,实现共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此次论坛为‘一带一路’建设标注了新的起点。”王义桅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