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
从“一钢独大”到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成为引领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三大引擎”;从科教重镇到科创中心,武汉参与锻造众多“大国重器”;从跟跑到逐步领跑,一批“中国标准”从武汉走向世界。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培育壮大自主创新市场主体,做强高校院所等社会主体,优化发挥政府作用,逐步形成“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统筹的创新生态体系,奏响了武汉自主创新的华美乐章。
打造产业链
在武汉光谷,长8公里、总投资超过4000亿元的左岭大道,化身为汇聚存储芯片、显示面板、智能终端、数字经济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核心产业的黄金大道。三十年磨一剑的光谷,发力通信光电子、能量光电子、消费光电子三大产业链,形成以“芯屏端网”为主链的发展格局。
万亿级的光谷“芯屏端网”光电子产业集群,是武汉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链的一个缩影。20世纪80年代初,武汉便谋划实施“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依托民营高科技企业突破性发展、科研院所改制、国有企业改革,武汉加快培育市场化创新创业主体,不断延伸高新技术产业链。
如今,生物产业、航天产业、新能源等30多个国家级基地,循着光谷的发展模式及路径,呈现出全链条、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态势。
构建创新链
“第一笔风险投资惠及20多家企业,其中四分之三存活。”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主任龚伟介绍,东创中心1988年开始对在孵企业进行投资并创造了很多中国第一。
经过40年发展,武汉不断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全链条体系,探索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校内研发―高校周边孵化―大学科技园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区规模化”的“四级跳”发展模式,逐步孕育出多元化、国际化、专业化的各类创新平台载体。到2017年年底,武汉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00万家,其中东湖高新区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59家。
集聚人才链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根基。1983年,武汉率先推进“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技人员”改革,激发了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经济建设服务的动力和活力。
2009年,武汉在获批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进一步加大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力度,率先在全国探索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三权”改革,全面松绑体制内科技人员。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科教重镇的武汉,累计培养了300多万大学毕业生。2017年,武汉率先在全国实施“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等,打造“大学生最友好城市”。
让人才充分涌流,让活力竞相迸发。武汉走出了一条“科教培养人才、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路子,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培育集聚高地。
拓展资金链
为了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难题,武汉一直在探索。2000年,武汉设立了全国第一家政府财政资金参与投入的天使基金,并在全国较早设立了以财政资金投入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
2010年,武汉成立全国首家持牌经营的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汉口银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整合了风险投资、私募基金、资产评估、知识产权代理等业务。2014年,为支持重点产业中早期科技型企业发展,武汉在全国首创“萌芽贷”。
在资本市场方面,2012年,东湖高新区获批新三板首批扩容试点,拓展了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2014年,东湖高新区又设立全国首个“科技板”。2017年,武汉设立全国首个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板,推动企业与海外人才、科学技术和金融资本顺畅对接。
优化政策链
“20世纪90年代搞基本建设,一个项目审批要盖30多个图章,我们开玩笑说,一个专人配一辆专车,车都跑垮了,手续还没办完。”中电光谷联合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平说。
曾任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多年的袁善腊表示,现在企业办证都是45证合一,企业办执照最重要的几个部门都在一起办公。从1984年成立东湖技术密集经济小区规划办公室起,武汉持续探索政府引领服务、市场社会主体主导的创新治理模式。
在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方面,武汉创立“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审批模式;在机构设置方面,创设全国首个创新驱动发展委员会,率先成立招才局、科技成果转化局;在政策法规方面,武汉先后出台近20部法规规章,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本报记者 夏静 张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