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2月10日电 题:青年科学家黄敏:用努力改变命运 望研究造福肿瘤病人
作者 郑莹莹
“我只有努力这一条,没有别的优势。”黄敏说。她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研究的是分子靶向抗肿瘤新药研发和肿瘤治疗学。
长发、瘦小、轻声细语,是她给人的初印象。殊不知,小小的身体里蕴藏着大大的能量。这些年,她以一颗敏感又坚韧的心,用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一步步地改变着自己的命运。
黄敏出生于中国甘肃省的一个小城市,独生子女,父母都是工人,她说那时候家里条件困难,唯一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就是考大学。1998年,她考上了中国药科大学中药专业,开始与“药”结缘。
大学毕业后,她到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继续深造。黄敏说,因父亲是恶性肿瘤去世的,所以当时她选了肿瘤药理专业。硕博连读,她在这里呆了5年。
2007年博士毕业后,黄敏说自己想去看看国际上最顶尖的地方是怎么做科研的,就一股脑儿申请了一批顶级学校,“想去最好的地方看看,如果去不了我就不去了。”
“倔强而勇敢”的人得到幸运眷顾,2008年,她进入美国哈佛医学院的Dana-Farber肿瘤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等到3年后要走的时候,导师极力挽留她再留一阵,说她是这个实验室里唯一付出很多,却没怎么求回报的人。
所花的时间和努力,赋予她另一种回报。在这个全球知名的实验室里,黄敏看到国际上最顶尖的地方是怎么做科研的,也意识到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平台。
黄敏说,这段经历让她看到科研很美好的地方,对她的人生影响很大,“那是个非常小的地方,每星期都会有全世界最有名的科学家去做报告。大家对科学的追求非常单纯,就是希望能发现真理、改变世界,名利的追逐反而非常少。”
那时候,她决定一心要做科研,但她也意识到,如果想做得好的话,她需要一个更好的舞台,需要回国,“我们国家那时候开始大力投入科研,各种机会越来越多。”
黄敏在实验室 郑莹莹 摄看清方向的黄敏迅速做了决定,2011年,她回到自己成长的地方――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加入曾经培养自己的肿瘤药理大团队,又开始挑战自己。
黄敏回国那年,国际上有个新领域,叫肿瘤代谢,刚热起来,上海药物研究所还没人做,便给了她这个新方向。
“等于转行了,又重头开始”,黄敏说,此前她一直在做同一个领域,那就是“化疗药给肿瘤细胞基因组带来的损伤”,而新领域转变很大。
刚开始她做得也很粗糙,一点点学、一点点拓展,不断积累。到现在,除了新领域,她已有余力把原领域的化疗药内容也捡起来继续研究了。
黄敏说,每个阶段的一开始,自己都是“最不起眼的那个”,有点自惭形秽,但自己没有其他优势,只有努力。
这些年她没有特别得心应手过,总是在挑战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很费劲。但她说,如果必须选条路,还是选择挑战自己,因为有挑战才有发展,“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更游刃有余些,但在不断挑战自己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在一个新领域,会有更多空白点,更大的发挥空间,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
与理性的科学为伍多年,黄敏依旧是一个感性的科学家。她的脑海里有一份触动:每年去开国际肿瘤大会的时候,上万人聚在一起,看着肿瘤病人的生存期越来越长。她很有感触,“会场密密麻麻的人,从全世界而来,很多人做的科研非常基础,根本接触不到肿瘤病人,但就是这个群体的研究工作,慢慢转化出来很多药,让肿瘤病人的生存期延长了很多,这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采访的末尾,忆起父亲,黄敏的声音略带鼻音:“明年父亲就去世20年了,我家里有过这样的经历,了解肿瘤病人的痛苦,虽然我们的研究还没应用到临床上,但希望多少能对肿瘤治疗有所帮助。”
不惑之龄,黄敏说正是做科研的黄金期,“我们做药的还是非常感谢这个时代,也珍惜这个时代,遇到不容易,希望在国家科研环境这么好、投入这么大的时候,自己也能做好,真正做出来一些有意义的科研,让肿瘤病人受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