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沙12月12日电 (王昊昊 徐志雄 梁国清)为期三天的第三届全球异种移植临床研究规范研讨会12日在湖南长沙开幕,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德国等11个国家的30余名移植研究领域知名专家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异种移植医学的现状和未来。
异种移植是指将某一动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嫁接”到另一物种体内并保持其生理功能,以帮助后者存活。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在中国制定了异种移植临床研究规范《长沙宣言》,规定了联合国所有成员国开展异种移植临床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必须具备的生物安全基本条件。
本届研讨会期间,各国专家不仅将聚焦实体器官异种移植、细胞和组织异种移植、转基因猪和设备、临床试验和微生物检测的最新进展,还将对异种移植临床试验基本要求进行重新审视并作重要性排序,对关于尽量减少异种移植风险的世界卫生组织备忘录进行总结和修订。
“异种移植技术一直在进步,现在主要的难点在于排斥性的反应,因为人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动物的抗原而产生抗体,发生免疫反应。虽然目前我们可以使用免疫抑制剂解决这一难点,但最终的解决方案仍需要对供体进行基因修饰。”国际异种移植协会主席Leo Buhler说。
Leo Buhler说,把猪的心脏移植到灵长类动物身上并存活6个月,这样的技术突破让人欣慰,目前这种技术可应用于急症,如急性的心衰或肝肾功能衰竭。“现阶段我们的目标是让患者至少先多存活几周直至找到适合的人类器官进行移植,同时希望尽力减小细胞和组织异种移植的排斥反应。”
世界卫生组织代表Jose Nunez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异种移植领域,未来我们必须继续推动其发展。异种移植是一个可以彻底改变移植界的重要机会,这个机会对病人来说至关重要,世界卫生组织将全力支持异种移植的研究。”
主持培育医用供体猪的中国科学家、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细胞移植与基因治疗研究所所长王维表示,全球有大量患者在等待异种移植的供体,在中国就有这样的一千万个I型糖尿病患者。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制定一个使大量患者可以接受、符合伦理、有效且安全的异种移植治疗临床研究规范。
本届研讨会由世界卫生组织召集,中南大学、国际移植协会承办,国际异种移植协会、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协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