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国内要闻

老记者眼里的中国改革开放40年:总有写不完的大新闻

时间:2018-12-18

(改革开放40年・记录者)老记者眼里的中国改革开放40年:总有写不完的大新闻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电 题:老记者眼里的中国改革开放40年:总有写不完的大新闻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我既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也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记录者。”中国新闻社原副总编辑田惠明近日接受记者专访,讲述了当年中国改革的难忘故事。

图为田惠明与吴敬琏在三峡船上。(资料图)中新社发 田惠明供图

图为田惠明与吴敬琏在三峡船上。(资料图)中新社发 田惠明供图

八十年代:“总有写不完的大新闻”

田惠明属于老三届、老知青一代。得益于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他才能进考场,上大学,毕业后当记者,亲历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田惠明说:“当时中国经济大改革、社会大发展、思想大解放,每天总有道不尽的新鲜事、写不完的大新闻,振奋国人的好消息频频传来:四个特区成立了,十四个沿海城市开放了,肉蛋菜物价放开了,大秦铁路动工了,秦皇岛煤码头建成了……说实在的,当时物质条件极差,买一张出差的火车票要排几个小时的队,因为中国铁路总里程仅仅五万多公里,人均不足半只香烟头长。高速公路一公里也没有,买飞机票要开介绍信。两会代表进京开会,吃饭还要交粮票。尽管如此,举国上下,精神振奋,官民一心,奋力改革。”

他回忆说,自己当年骑着自行车到各部委采访,去京西宾馆,进大会堂、中南海旁听改革会议,“那真是一个激情迸发的年代,活力四射的年代,中国改革的黄金时代”。

九十年代:“梦寐以求”的邓公南巡讲话

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国改革开放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突陷低潮。

关键时刻,1992年初邓小平再次南巡,一路讲话振聋发聩:中国不改革死路一条。发展是硬道理。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你们不要被那些假马列主义专家吓唬住。当年《深圳特区报》一篇“东方风来满眼春”,使“邓旋风”瞬间席卷全国。

田惠明回忆说,那年3月乍暖还寒时刻,嗅觉灵敏、反应强烈的北京经济理论界,已经感到了春江水暖。40多位较具影响力的中国经济理论名家杜润生、高尚全、于光远、童大林、吴敬琏、徐雪寒等齐聚北京西郊的《改革》杂志编辑部,讨论邓小平讲话,批驳极左思潮,一定要“清左务实”,方能将改革开放的大业进行下去。

时隔近30年,田惠明仍然记得那场研讨会的盛况:有人抱病参会,有人用“梦寐以求”形容听到邓公讲话的感受,有人说“这个讲话我等了三年了”,有人说“不信东风唤不回”。场外雨滴夹着雪片,场内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

田惠明赶忙将此振奋人心的现场新闻发出,海外报刊多以醒目的标题、显著的位置登出。

图为田惠明采访萧灼基。(资料图)中新社发 田惠明供图

图为田惠明采访萧灼基。(资料图)中新社发 田惠明供图

改革年代:官员敢说、敢干、敢怒、敢爱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重启改革开放的大门,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官员走上重要的岗位,田惠明回忆说,那时记者采访高官,是很容易的事儿,部长办公室的门一敲就能进,官员们也乐于接受记者的采访,那时的官员敢作敢为,勇于担当,经常有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案。

田惠明清晰地记得,1993年,上海浦东开发之初,儒雅的赵启正手指陆家嘴的规划沙盘,对记者讲述着天方夜谭式的神话:用不了多久,一个举世瞩目的金融中心将从这片菜地上拔地而起。

改革年代:经济学家走红中国

邓公南巡讲话发表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再遮遮掩掩,正式写入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报告中。但如何构建市场经济,是一门大学问,政府官员、普通民众对市场经济的知识太贫乏了。

于是,经济学家开始走红中国了。经济界名流吴敬琏、董辅、厉以宁、萧灼基等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出书斋,登讲坛,作报告,传播经济理论,分析经济走势,普及经济常识。各种名目的经济座谈会、研讨会、报告会如雨后春笋。“吴市场”“厉股份”“萧飞机”的美名传遍中国。

老记者眼里的改革:历史大势不可阻挡

抚今追昔,田惠明说:“回顾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举世瞩目:神舟探月,航母下海,高铁一日千里。但另一面,贪腐现象严重,环境污染很厉害,造假诈骗也很常见。我们的硬实力已经很硬了,但软实力还很软。如何树立一个真实的改革开放的中国新形象,就是要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田惠明坚信,改革的道路上还会有激流险滩,还会有曲折蜿蜒,但改革的蓝图已经绘就,沿着这条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一座无比辉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厦必将出现在神州大地上。(完)

  • 上一篇:国家监察委员会聘请第一届特约监察员 聘期至2023年3月
  • 下一篇:新时代改革引领者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