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22日消息(记者李欣)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举办的“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第二季作品发布会明天(23日)将在北京举行。
今年5月,“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上线发布了首批100篇音频教材。半年多来,这些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用标准普通话倾情录制的“有声语文教材”,已经惠及了全国1.5亿中小学生和900多万教师。
这些用匠心打磨的“最好听的语文”不仅让学生们在音律中知道了什么是普通话的标准音,还读懂了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更让贫困边远山区的孩子们享受到了“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在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北港小学的一堂语文课上,老师在课堂上播放诵读库里的文章已经成了孩子们期待的课堂惊喜。语文老师刘丽筝告诉记者:“这里的普通话讲得很规范,并且这里有很多景色讲得特别好,可以把人带入到那种境界里。”
学生1:因为他们有儿化音,我们都读不出来,桃儿,杏儿、梨儿,读不准。
学生2:如果有播音员来教我们读普通话的话,我们写拼音会更加的准确一点。
不仅孩子们喜欢,老师们也把诵读库当做了学习普通话的教材。语文老师乐贤就是北港小学第一位使用诵读库学习普通话的老师。她说:“由于我们当地的语言环境,包括语文老师在内,普通话用的都不是特别地流利,我们更希望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让学生真正地听到标准的中国声音。”
根据统计,今年5月,首批100篇音频教材上线半天内,央广网、央视网、国际在线、教育部官方网站等新媒体平台点击收听量便超过百万人次。半年多来,这套高标准、高品质的“有声语文教材”更是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赏和推广使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宣教处处长容宏表示,第一批作品发布以后,确实在全社会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人都给予了称赞和鼓励。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容宏介绍,打造诵读库不仅仅为了让语文“好听”,更重要的是通过专业示范诵读,帮助广大中小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孩子们充分品味中国语言文化之美。
“尤其是在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现在普通话普及率还比较低,有这样一个诵读库的示范作品,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来朗诵作品,能够更好地感受语文的美,同时也有利于他们提升普通话的水平。”容宏说。
参与录制工作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主持人董卿说,语文教材可以通过声音跨越时空、经久流传,而朗读的作用,就是透过语言,教会孩子感知生活:“我想象着我们在录音棚里的朗读,它会成为千千万万个孩子平时的一种陪伴,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或多或少的从文字当中获取力量,所以把课本朗读给孩子们听,也希望能够给他们一种更好的启迪。”
根据计划,“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内容将涵盖教育部审定的全部中小学语文课文。除了首批上线的100篇作品,明天还将有100篇作品上线发布。这些浓缩了中华文化经典的语文课文,也将以更加生动的形式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孩子们特殊的新年礼物。
审核委员会负责人之一、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表示:“打造声音版的教材,对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对全社会来讲、对于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对于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讲,都是一个非常优质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