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国内要闻

【改革开放陕西行】陕西黄龙:“移民搬迁”唤起“乡愁”

时间:2018-12-25

央广网延安12月25日消息(记者高艺宁)“我家的老房子换成了两套98平米的大房子,社区马上要建幼儿园,小孙子上学方便多了。”精装修、大彩电、床铺干净整洁……站在自家的新房子里,黄龙县石堡镇城西社区麻地湾居民、安置小区住户孙雪花兴奋地同记者聊着成为“新市民”的感受。

黄龙县石堡镇城西社区麻地湾居民、安置小区住户孙雪花的新家。(央广网记者 高艺宁 摄)

黄龙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的结合部。过去受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制约,该县大多数农民分散居住在生态保护区和军事保护区等限制开发区内,不仅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艰难,还对生态保护区内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陕西省黄龙县移民办主任陈东明告诉记者,为解决经济发展和保护区管理之间的矛盾,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共赢,1998年以来,黄龙县坚持把移民搬迁与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相结合,整合捆绑各类项目资金57927.33万元,累计实施搬迁7753户30311人,保护区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变。

  “移民搬迁”唤起“乡愁”

通水、通电、通路、通气、通讯、通公共车,附近学校(幼儿园)、卫生室、超市、文化室、文化活动广场、社区管理中心、环卫设施一应俱全……社区还经常组织文艺活动,丰富百姓生活。孙雪花说,移民搬迁后,村民生活有了巨大改善,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乡亲们记起了“乡愁”,打算回村干一番事业。

黄龙县还将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治理相结合,把安置社区向县城、重点镇、新型农村社区布局,向产业园区、旅游景区靠近。孙雪花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子就在附近园区开车,有时中午还能赶回家吃上一顿热乎饭。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黄龙县累计建设移民新村、重点村、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共计139个。与此同时,整合扶贫、避灾、生态、农民进城等各类搬迁进行融合式安置。据陈东明介绍,该县规划实施的18个移民搬迁安置项目中,500至1000户的大型安置点有5个,1000户以上的特大型安置点有3个,提高了城镇化率,实现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围绕社区建园区,有效解决了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实现一举多赢。

  “红九条”转变村风、民风和家风

“霜降一过,上树摘果”。在刚刚结束的收获季,黄龙县三岔镇驻党安新村村民景英英家30多亩苹果地迎来了大丰收。

近年来,通过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陕西苹果已经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优势产业。记者了解到,黄龙县三岔镇苹果种植面积达6.5万亩,一亩地收入达1万余元。

矮化苹果以其质量好、产量高颇受果农和顾客的喜爱。黄龙县三岔镇党委副书记梁海瑞告诉记者,目前三岔镇正加大矮化苹果培育,至2020年,全镇矮化苹果面积计划达到4万亩,以期实现陕北矮化苹果第一镇的目标。

党安新村是黄龙县三岔镇的乡村振兴示范点,据梁海瑞介绍,近年来党安新村产业发展势头好,居住条件日趋完善。除了苹果、核桃等当地产业迅猛发展外,通过一年来的打造提升,探索建立了党安新村村民自治新办法。

黄龙县党安新村的玉米喜获丰收。(央广网记者 高艺宁 摄)

三岔镇党安新村驻村干部刑凯军告诉记者,党安新村将事关群众利益的代表性事物概括为“红九条”,通过晒“红榜”宣传村上的一些好人好事,树立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对违反红九条以及公序良俗、道德规范等不文明行为,纳入“黑榜”管理,曝光警示。

三岔镇党安新村每户都有一块村民自治“红九条”积分晾晒牌。(央广网记者 高艺宁 摄)

“我们给每一户群众制定了红九条积分晾晒牌,通过奖励积分的多少就知道该户的人气指数和幸福指数。”刑凯军说,“红九条”等一系列的措施,形成了一种群众共同认可、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进一步转变了村风、民风和家风。

  “拆旧复垦”美了乡村又增收

如今,黄龙县三岔镇四条粱村村民常建立原废弃旧宅基地复垦的耕地上,种满了苹果树。常建立说,拆旧复垦后,既美了乡村,又增加了耕地,推动百姓增收。拆迁户安置在公路沿线梁家山新村,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极大地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

黄龙县三岔镇镇长杨玉亭告诉记者,目前,三岔镇复垦耕地已全部耕种,计划明年全部发展为苹果园。杨玉亭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在65亩复垦耕地全部种上苹果,按每亩苹果产量3000斤、每斤4元计算,对于46户复耕村民来说,户均可增收16000元。

黄龙县三岔镇复垦耕地。(央广网记者 高艺宁 摄)

记者了解到,从2011年至今,黄龙县共拆旧复垦旧村1710.7亩,目前,黄龙县废弃宅基地调查项目已完成,旧村复垦1334.77亩,预期可完成约1666.79亩。通过报备变更、指标归还后,编制规划方案,结余指标可实现省域流转,以期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缺资金、缺抓手问题。

  • 上一篇:[2019,中国经济再启航]“八字方针”打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升级版”
  • 下一篇:【改革开放陕西行】黄土高原上的“甜蜜”产业 108户290人通过中蜂养殖率先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