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17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月16日,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被誉为“氢弹之父”的科学家于敏去世,享年93岁。于敏的名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为人所知,为了研究氢弹,他隐形埋名28年。1999年,于敏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奖章,身份才真正解密。四年前,于敏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名字终于不再陌生。
于敏不仅是我国氢弹研制的元勋,也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一个月前,于敏还荣获改革先锋称号。自2018年11月17日程开甲去世后,两个月内,我国再痛失一位“两弹一星”元勋。目前,“两弹一星”元勋仅剩3位在世。今天,一起再来回顾于敏为国奋斗的一生。
对于“氢弹之父”这个称号,于敏曾说它“不符合科学”。这位天生一副笑眼、一生做着伟大事业却谦逊无比的科学家,1926年生于一个天津小职员家庭。那个年代出生的人,命运多与战争相连。一个街头“意外”,让青年的于敏立下科学救国的志愿。
于敏说:“正是抗日战争的前后,日本人到处侮辱、压迫。我那时候刚学会骑车,找同学借了一辆车去他家。迎面来了一个日本人开着吉普车,不怀好意地冲着我来,眼看就要撞上了,如果撞上,我就完蛋了。可以想象,这是在天津,如果是在乡下,可能就性命难保了。我那时候还小,只有十二三岁,就立志一定要报国,科学救国。”
考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后,于敏的成绩名列榜首,成绩好到令导师张宗燧惊叹。大家都说他是“天才”,他却说自己并不聪明,而且很勤奋。于敏回忆道:“每年夏天,我暑假回不了家,因为没有路费,常常跑到景山顶上去,乘着景山的凉风,拿着课本,做着习题,勤奋得很。核武器是集工程、技术、科学于一体的国防尖端武器,所以我是千百人之一。”
1951年的一天,于敏被带入了新中国的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近代物理研究所,带他入门的正是我国核科学事业的奠基人――彭桓武先生。
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道路上崭露头角的时候,1952年11月1日,美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1年,苏联氢弹也试爆成功,威力相当于美国在日本扔下原子弹的3846倍,世界哗然。这一年,钱三强告诉于敏:院里研究决定,让他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彼时已经在原子弹研究上快要有收获的于敏,对于这一突然的调动始料未及。于敏说:“涉及的学科很多,并且搞氢弹不太符合我的兴趣,但是爱国主义压过兴趣,所以我当时就答应了。”
从那时起,于敏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原子弹和氢弹虽然都是核武器,但是一个属于核裂变,一个属于核聚变,是两个不用的研究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院长杜祥琬指出:“因为氢弹要实现热核反应,热核材料要在很高的温度和压力下才能产生剧烈的反应,要求相当高,连我们最好的物理学家当时也不知道氢弹应该是什么样的原理。”
当时,世界上成功研制出氢弹的有英、美、苏三个国家,美国甚至公开表示,决不能让中国搞氢弹。这样的威胁不但没让于敏退缩,反而极大地激发了他的斗志。于敏表示:“虽然世界上已经有(氢弹),但对于我们是一空二白的。杜鲁门跟艾森豪威尔都赤裸裸地讲,他们绝不能让中国搞氢弹,并且派军舰带着核武器到我们近海来。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过去学的东西都可以抛掉,我一定要全力以赴研制(氢弹)。”
接受了这份工作,于敏的名字和他从事的事业一起成为国家最高机密,他常年在外奔波,家人不知道他到底在做什么。儿子于辛儿时对父亲的最深印象就是一个字――忙;女儿于元只能隐约感觉到父亲在执行着“神秘的任务”。
于辛说:“很少见面,偶尔回来以后,经常也带着疑惑或者思考的表情,有时我要跟他玩,他也不带我玩。”于元说:“他们在打桥牌,我比较爱玩,就进去看他们几个人,突然听见一个‘P(rho)’。那时候我很小,对这个数学符号也不理解,然后特别高兴地回去跟我妈说,他们在说‘肉’,我妈说不许去听,我就被叫出来了。”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国家高层决定:一定在1968年之前进行氢弹装置爆炸试验。于敏废寝忘食,100多个日日夜夜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在他的组织和部署下,氢弹理论得以突破。
1967年6月17日,这个紧张的日子终于到来。在罗布泊沙漠腹地,我国氢弹试爆开始。伴随雷鸣般响声,一朵蘑菇云升腾而起,巨大的威力震动大地。我国第一颗氢弹空头爆炸试验成功。这一天,于敏睡了一个踏实觉。
于敏说,当初设计是百万吨左右,而实际的爆炸当量是330万吨。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只用了2年8个月,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我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如今,在禁止核试验的情况下,如何发展中国的核武器,杜祥琬院士说,于敏对此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表示:“一方面是通过实验室的手段,激光核聚变这些东西;另一方面又通过高技术计划,通过发展提高中国的核心技术,让中国从战略上走到前面去。所以于敏对整个国防科技的顶层设计,从核到非核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尽管近半个世纪与“核”共舞,于敏却说,“核武器最终会被销毁”,更希望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永远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
为国家需要奋斗了一辈子,于敏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一生的两个遗憾。最大遗憾是亏欠妻子,另一个是亏欠孩子。2012年,妻子突然离世,给了于敏莫大的打击。谈到妻子,他常说,“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于敏说:“她其实很喜欢旅游,到外面去,但她不放心我身体,她的时间都花在了我身上,我觉得很对不起她。报答平生未展眉,心理总是很难受的。”
科研工作之余,于敏还热爱诗词。他最爱诸葛亮的名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于敏认为,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应该宁静致远,淡泊明志。自己完全执守科学的规律、科学的态度,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