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1月22日电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张强今日表示,2018年,中国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台风和低温冷冻害损失偏重,暴雨洪涝、干旱、强对流、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偏轻。总的气候年景属于正常。高温日数多,东北及中东部地区高温极端性突出;从我们历史高温变化来说,2018年仅次于2017年高温天数,主要高温发生在南方、长江到华南地区。
资料图: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交警上路铲冰除雪保畅通。鄢泽洲 摄中国气象局今日举办新闻发布会,围绕《2018年中国气候公报》《2018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2017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进行相关解读。
会上,张强在介绍《2018年中国气候公报》时表示,2018年我国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台风和低温冷冻害损失偏重,暴雨洪涝、干旱、强对流、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偏轻。与近5年相比,农作物受灾面积、死亡失踪人口以及直接经济损失均明显偏少。总的气候年景属于正常。2018年,全国平均气温(10.1℃)较常年偏高0.5℃;春、夏季气温创历史新高,有的达到1度甚至2度。秋、冬季气温接近常年同期。从季节转换来说,由于春夏温度偏高。全国平均降水量偏多,673.8毫米,比常年偏多7%;夏、秋季降水分别偏多10%和6%,冬季偏少17%,春季接近常年同期。六大区域年降水量均偏多或接近常年;七大流域中除辽河偏少11%外,其余均偏多或接近常年。特别松花江、黄河流域偏多。
张强称,2018年华南前汛期开始时间较常年明显偏晚,结束偏早,雨量偏少;西南雨季开始和结束均接近常年,雨量偏多;梅雨入梅晚、出梅早,梅雨量偏少40%左右。华北雨季开始和结束均偏早,雨量偏多;华西秋雨开始和结束均偏晚,雨量偏少;东北雨季开始和结束均接近常年,雨量偏少。2018年,生成和登陆台风多、登陆位置偏北、特别上海以北和北上影响,灾损重。“安比”“云雀”“温比亚”3个台风在一个月内相继登陆上海,其中“温比亚”灾损为今年最重。低温冷冻害及雪灾频发,损失近8年来偏重,从这个图可以看到,2011年以后,低温冷冻灾害比轻,今年加重。从降温来说,1月底寒潮侵袭中东部引发暴雪,长江流域降温幅度比较大。4月上旬西北、华北等地出现阶段性春寒;12月底出现入冬以来范围最大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140多个站发生了冰冻灾害。低温冷冻害及雪灾损失偏重。
张强表示,暴雨情况来看,整个暴雨灾害发生了比较轻,夏季暴雨过程频繁,秋季雨日多,虽然发生了20多次暴雨过程,但是没有发生流域性洪涝灾害。夏季暴雨过程频繁,全国共出现21次暴雨过程,但暴雨洪涝灾害总体偏轻。主要暴雨过程,特别是我们6月份,南方地区持续了9天这样一个降水,使得很多地区发生了内涝,出现了泥石流灾害。另外一次就是北方,兰州北方城市发生了这样事件还是比较罕见。另外就是秋季,我国南方地区还有西南东部地区发生了连雨,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张强指出,高温日数多,东北及中东部地区高温极端性突出;从我们历史高温变化来说,2018年仅次于2017年高温天数,主要高温发生在南方、长江到华南地区。另外罕见东北地区本来一般是高温比较少,2018年发生了高温天气。干旱总体来说比较轻,从历年变化图来说,今年干旱可以说历史上最轻的年份。但是在这个轻的年份也是发生了一系列的阶段性干旱事件。春季到夏季出现了春夏连旱,盛夏时候出现了伏旱,主要在江南地区。另外秋季发生了一些重度秋旱,在长江中游区域。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明显,但影响偏轻;强对流天气少,经济损失偏轻;春季北方沙尘天气少,影响偏轻;最大一次沙尘暴在3月份。
此外,张强还指出,阶段性雾霾影响大。2018年,我国共发生5次大范围、持续性雾和霾天气过程。过程次数与上年持平,但局地影响重。我们在年初时候,正好是春节期间,琼海好多航空、船舶、体育影响了春季旅游。另外在年末,在11月份时候,华北、华东出现了大范围雾霾天气,当时因为时间长,我们感受分为了两段。第一段是24日到26日出现了严重霾,PM2.5爆表。后来11月30日到12月3日又发生,京津冀、长三角都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雾、霾天气。总的来看,我们2018年气候还是比较正常。
张强称,对各个行业影响我们用一句话来说,气候对农业影响基本上光、温、水匹配还是比较好,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生产总体还是有利。气候对水资源影响总的来说水偏多,是一个好的年份。2018年,主要粮食产区光、温、水匹配较好,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但是部分地区仍然出现了暴雨洪涝、低温阴雨寡照、高温等灾害,使得农作物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全国年降水资源总量为63937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多4174亿立方米,属于丰水年份,其中黑龙江、四川、甘肃、青海、宁夏属于异常丰水年份。与2001-2010年同期平均相比,2018年我国东北西部至西南东部一线及华南中西部等地植被长势偏好,其中,东北中西部、华北西部和北部、西北东部、西南东部、江南中西部、华南中西部及内蒙古中东部等地偏好程度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