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14日消息(记者王晶)近来,不少消费者在一些快递网点收取快件时,遇到了被强迫支付三五元保管费、取件费的情况,由此引发关注。对此,在今天(14日)由国家邮政局举办、以“聚智末端、洞见未来”为主题的2019中国快递“最后一公里”峰会上,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刘君表示,坚决制止快递末端违规收费行为,并呼吁业内和社会各界从绿色、智能等四个方面对快递末端发展给予关注。
事实上,如今,各大快递巨头间的战火早已蔓延到快递末端。快递末端“二次收费”问题更是一直备受关注。峰会一开场,刘君便强调让快递“最后一公里”更稳定,要先从农村治理发力。他表示,近日,国家邮政局在全系统部署了关于清理农村二次收费的问题,这是刀刃向内的一种自我革命,这个革命必须要进行。
“有人可能会讲农村网络发展现在有些困难,收一点钱,看似是合情合理的。但这个事情本身于法于理都说不过去,因为快递企业和用户形成商务合同当中,价格本身已经包括了寄递全程各个环节的成本,末端不管距离农村多远,你已经承诺了,没有理由再次向用户收费。”刘君解释说道。
据峰会上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9中国快递末端服务创新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快递下乡”工程稳步推进,农村快递网点覆盖率已经达到95.22%。刘君谈到,要结合自身的派送范围和派送能力,提供有质量保障的农村快递服务,坚决制止末端违规收费行为;要细化网络管理,统筹地区差异、优化派费机制,降低快递末端经营压力。
以“聚智末端、洞见未来”为主题的2019中国快递“最后一公里”峰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眼下,尽管在“最后一公里”方面,多方博弈、战事未平,除了农村这片蓝海,多家巨头快递企业却也早已盯上了智能领域。刘君同样看好并在演讲中提及:“关注智能,让快递‘最后一公里’更方便。”据他预测,无人配送站、无人机、无人车都将成为解决城乡“最后一公里”难题的重要手段,并举例称,现在比较成熟的智能快件箱,逐步成为我国城市快递末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10月1日即将施行的《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应征得收件人同意,投递快件后应及时通知收件人。“智能快件箱运营企业要加强数据安全和快件安全保障;智能快件箱使用企业要加强人员管理规范和服务流程规范。”刘君补充说道。
除此之外,快递末端数据的安全保障也备受消费者关心,刘君言及要关注数据,让快递“最后一公里”更安全。“我们也要求企业妥善存储使用用户数据,利用用户大数据进行增值应用的,要尊重用户权益,不得将具有个人隐私特征的数据提供给其他单位和个人。”
峰会现场展示的绿色物流收件箱(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实际上,在打通快递“最后一公里”路的征途中,不管是发力农村、聚焦智能还是数据安全,多数快递企业在这场博弈中,都找到了最终的落脚点――关注环境,让快递“最后一公里”更绿色。这也是刘君秉持的观点。
眼下,快递企业纷纷布局绿色物流,“最后一公里”将迎来“新一代物流”时代。会上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以来,通过大力实施“9571”工程,全行业在推进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循环利用等方面成效明显:截至6月底,全国电子运单使用率已达96%;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已达45%;循环中转袋使用率已达44%;45毫米“瘦身胶带”得到全面推广。
还有一组数据可见成效。刘君告诉记者,国家邮政局率先探索快递废弃物的垃圾分类装置,目前已有1万个邮政快递网点安装启用。同时推动建设了一批绿色网点、绿色分拨中心,实现土地、能源、水的节约利用。此外,行业内快递绿色包装治理成效初显,可循环亮点涌现。2015年以来,快递企业投入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数量从500辆开始逐年翻番,目前已达20833辆。
中国快递“最后一公里”峰会成功举办的5年,恰恰是行业高速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理念不断萌芽壮大的5年。刘君说,在快递业务量高位增长的背景下,单个网点的派件承载力逐步增强。他提供的一组数据可见一斑:32万组智能快件箱,实现快件箱递率11%;快递车辆通行越来越便捷,225个城市出台了方便快递车辆通行的相关政策;新能源车辆的使用更加广泛,保有量已达2万辆;全国实现了快递进校园的全覆盖;多种形式的快递末端投递站达到8.66万个。
在刘君看来,这些都为末端投递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途径,交邮合作、交快合作、邮快合作模式纷纷涌现,市场主体抱团下乡成为企业合作的又一种创新。集团化大型快递企业之间总对总合作将促进末端网点抱团发展、盘活现有资源,围绕快递末端的大生态圈将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