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许超 喇超美 记者吴采平)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襄阳市委市政府和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部署,主动对接市场主体所急所需,重点下好“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植入优质量强品牌增效益的“动力源”,当好维护市场经营秩序的“稳定器”,夯实作风效能建设的“基本盘”。弘扬“店小二”精神,切实增强市场主体和消费者的获得感、满意度,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为服务襄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9年12月,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襄阳市人民政府有关领导调研襄阳市“多证合一”改革情况。
下好“放管服”改革“先手棋”
襄阳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方芳向记者介绍说,今年以来,该局以“六稳”“六保”为首要任务,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保市场主体、促发展的重要举措,聚焦破除市场主体准入准营的堵点痛点,坚持小口切入,找准症结下药方,不断延展准入的宽度,加快办照的速度,传递服务的温度,努力让市场主体进得快、出得去、活得好。
襄阳市在湖北省率先实现企业开办时间1个工作日内的基础上,于今年5月28日率先在湖北省启动了企业注册登记智慧审批工作,实现企业开办时间“秒批”。截至目前,已有3606家企业通过登记自助服务一体机或手机电脑终端,享受到了从提交申请到打印领照全过程的无人自动校验审核“秒批秒办”服务。从7月1日起,襄阳市又在湖北省率先实行向新开办企业最多免费赠送1套5枚印章的服务,每年可为新开办企业节省成本约600万元。
记者采访了解到,截至目前,襄阳市各县市已全部搭建了企业开办专区,基本实现“一表申请,一窗发放”。更加便捷畅通的办事渠道,为市场主体平稳增长创造了良好条件,截至10月底共有各类市场主体525678户,其中企业类市场主体108911户,今年三季度新增市场主体21705户,新增企业类市场主体6205户,同比增长分别达到62.07%和86.22%,增长率双双位列湖北省第一。
有序推进“一照通办”“照后减证”。该局将49项涉企审批改备案事项,纳入“多证合一”范围,实行“一照一码”,一个窗口“一照通办”,申请材料从134套248页,精简为1套15页,减少95%以上。将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合并为一次许可,一个申请人一级许可机关只核发一张《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实现“一企一证”“照后减证”,减轻了企业负担,此项创新荣获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截至11月底,共核发“多证合一”营业执照11万件,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17899件,惠及企业7万余家。
推动实现审批“提速办”,按下服务复工复产“加速键”。所有注册审批事项实行“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全覆盖,全程网办率达到97%。对疫情防控期间过期的申办件、复审件,宽延办理期限,做到随到随办,大大方便了企业群众办事,截至11月底共办理各类许可审批23656件。
积极落实注销登记“简易办”。对符合条件的未开业、无债权债务企业实行简易注销程序,简易注销公告由45天压缩到20天,时限压缩62.5%,实现即到即办,即时注销,截至11月底共办理简易注销3857件。
植入优质量、强品牌、增效益的“动力源”
郭方芳介绍说,襄阳市市场监管局一直把“沉下心”“走上门”帮助企业抓质量、争资金、铸品牌、赢市场,作为化解疫情冲击,注入襄阳市经济重振新动能的重要抓手,抓在手中,落实在行动上。
襄阳市市场监管局借助12315投诉举报热线平台,及时听取市场主体的反映和诉求,帮助解决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困难和难题。疫情期间通过开展口罩质量提升行动,个性化帮扶14家生产企业分析提升口罩质量,3家企业取得二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口罩产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加强品牌建设,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今年该局圆满完成第四届襄阳质量奖评选工作,授予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第四届襄阳质量奖,2家企业(组织)荣获“湖北省第八届长江质量奖提名奖”,为历届最多。12家标杆企业启动质量提升试点工程,襄州轨道交通产业集群质量提升项目被确定为2020年湖北省示范项目。截至11月底,襄阳市商标申请量突破1万件,同比增长31.7%;新注册地理标志商标7件,公告1件,总量达到70件,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其中“襄阳小龙虾”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襄阳牛肉面”集体商标核准注册,将有力地推动襄阳牛肉面“走出襄阳,走向全国”。
积极争取知识产权政策奖补,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该局通过加大知识产权资助政策申报兑现力度,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截至11月底,共兑现专利补贴1233万元,兑现商标发展奖励175万元,争取湖北省知识产权三大工程等各类补贴资金218万元,累计为知识产权融资近2个亿,位居湖北省市州前列。
2020年12月11日,襄阳市有关领导督导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防控工作。
当好维护市场经营秩序的“稳定器”
郭方芳表示,加大市场主体“放”“服”力度的前提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襄阳市市场监管局用“管得住”的监管保障“放得开”的市场,全力护航襄阳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推进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全力保障市场竞争公平度。今年,该局组织清理涉及公平竞争文件及政策措施共计339份,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的文件一律废止。信用监管工作多点发力,率先在湖北省开展系统内和联席会议成员培训会,编制印发“部门联合和市场监管‘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构建“计划、执行、督查、改进”的监管链条,形成工作闭环,促进了“互联网+监管”系统与“双随机、一公开”平台信息应享、尽享,应用、尽用。截至11月底,襄阳市共有210多个部门使用省级平台,6280多名执法人员信息录入信息库,为评先表优、奖励补贴、稳岗返还、企业上市等提供征信审查3500余人次。最大程度减少不良信用存量,今年以来共有390家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对凡是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做到“应修尽修”;促进“僵尸企业”清除退市,依法吊销营业执照4590户。
积极探索信用分类监管,在湖北省率先探索建立信用主动修复机制,出台《主动帮助企业开展信用修复试行办法》,定期开展大数据筛查、跨部门数据比对,将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企业名单通过APP、短信、EMS等进行定向推送,主动帮助企业开展信用修复。截至10月底,已为67户正常经营企业开展信用修复,比去年年同期增加47家,企业信用修复意识显著提升。
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者“利剑高悬”。截至11月底,查办各类违法案件1581件,其中查处合同侵权行为132起,纠正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29条,认定公示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366家,推荐认定公示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326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推进,襄阳市市场监管局被表彰为湖北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
二是强化消费维权力度,努力提升群众消费满意度。通过建立襄阳市消费者权益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畅通12315维权热线,全年受理消费者投诉50443件,培育授权消费维权服务站223家,积极推进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换货制度,有效提升了襄阳市消费者满意度,在全国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中居湖北省首位。
三是夯实“四大安全”底线,竭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2020年,襄阳市又有4个县(市、区)通过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验收,数量居湖北省各市州第一。2个县(市、区)通过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市)验收,其中,南漳县获得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通过加强对药品安全监管,药品抽验合格率稳定在98%,药物滥用监测工作获得省级五部门通报表彰。累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4000余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925处,立案查处28家。2020年全年襄阳市未发生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及产品质量重大安全事故,守好了“四大安全”红线。
夯实作风效能建设的“基本盘”
郭方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干部作风是营商环境的风向标和试金石,是决定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襄阳市市场监管局历来重视作风建设,坚持通过改进作风来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2020年,该局大力开展“作风大整顿、能力大提升”专项整治活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从细节看成效,小切口抓落实,对标一流找差距,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等,大力发扬“店小二”服务精神,坚决纠正工作中漠视群众、推诿扯皮等问题;主动与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联系对接审批系统,减少因系统对接不及时造成超时办件的情况,提高审批时效;注重工作方式方法,既要眼睛向上,准确领会上级工作意图,争取政策支持,更要身子向下,及时掌握企业群众的堵点痛点,做到定人员、定责任、定时间、定进度,努力把提升监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实事、难事、要事,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接着一件办实。
郭方芳说,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下一步,襄阳市市场监管局将在“放”上做“宽”,推广“证照分离”改革,所有涉企经营事项做到能放尽放,能减尽减。“简”上做“优”,扩大告知承诺制范围,深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改革,推广应用电子证照。“服”上做“细”,全面推行“一窗通办”“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最多跑一次”“零超时”服务。“管”上做“实”,建立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监管机制,强化违规收费治理,降低市场主体负担。全面实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全面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对守信市场主体“无事不扰”,不断开创新时代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努力交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