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记者徐文智)今年以来,陕西省安康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支持企业共渡难关,推动市场主体向好发展;以产业扶贫为重点,持续打造“中国毛绒玩具文创产业新都”,大力兴办新社区工厂,取得了农民增收、产业兴旺、社区繁荣、社会稳定的“多赢”效果。截至目前,安康市实有市场主体21.15万户,同比增长3.81%。其中,企业4.01万户,同比增长11.4%。全市建成各类新社区工厂665家,吸纳就业19886人,其中贫困人口6000人,实现产值24.6亿元。
持续用力简政放权
立足市场监管职能,持续用力简政放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成效凸显。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实行“证照分离”改革,重点开展食品生产许可制度改革和经营范围规范化改革,为下一步改革事项全覆盖做好准备,累计办理“证照分离”经营许可事项12227件。出台了加快市场主体发展14条措施、优化市场主体准入环境实施规范等,确保商事制度改革措施落地取得实效。放宽企业名称登记条件,取消名称预先核准登记,实行名称自主申报;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条件,实行“住所承诺制”改革,支持“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工位注册、集群注册等改革;放宽经营范围登记条件;取消“集团”登记和外资企业分支机构备案登记。
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协同公安、税务、社保、人行等部门在压缩企业开办用时、减少办理环节、简化提交材料、降低办理成本等方面下功夫,企业开办时间由原来的9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建立各环节相关部门联动机制,避免材料重复收取,企业登记注册时除法定要件外不再收取其他证明材料;降低企业开办成本,实现企业首套公章免费刻制,实现企业开办“零费用”。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网上办”和“微信办照”系统,实现不见面办照,微信办照12049户,占全网登记市场主体总量的57.81%。
探索市场监管新模式
在“放管服”改革中,积极创新市场监管模式,通过监管体制改革推动监管科学性、执法公正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拓空间。
双随机监管常态化。建立了全市联席会议制度,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列入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重点督查考核计划。建立督查检查、信息报送、风险研判等制度。突出重点监管事项,探索结合专项整治、突出本市特色产业、区分行业领域开展联合抽查的部门联合抽查模式。目前,已有19个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其中15个部门参与开展联合抽查,制定双随机抽查任务212个,抽查市场主体11873户,基本实现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
探索智慧监管模式。在镇坪县积极探索“互联网+市场监管+社会共治”智慧化监管模式,镇坪县市场监管局自主开发信用监管平台,通过联接系统管理与公示系统、社会评价与投诉系统、移动检查执法系统、协同办公系统、自动预警系统等7个核心系统,在监管对象、消费者及执法人员间搭建桥梁,实现了便民利民、电子执法、信息公开、双向监督、信用惩戒等诸多功能,信用监管平台在推进执法监管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平台在2019年获得了全国第二届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政府类提名案例;2020年10月经陕西省委网信办推荐,在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进行了巡展。
精细高效优质服务
在安康发展的企业越来越多的感受到精细高效优质服务,体会到各级党委政府对企业的真挚情感、强烈责任感,以及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的服务意识。
深化服务意识。持续开展深化服务促进市场主体增量行动,大力推进“网上办照”“微信办照”,实行“不见面”模式办理企业证照,充分依托“网上办、掌上办、寄递办、预约办”等有效手段,打造高效便捷的准入服务,设立“企业登记全程代办专岗”,办理执照、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申领发票、社保登记等业务全部由专岗代办,实行“一窗通办、当场办结”的服务模式,使企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结企业开办事宜。推行“八零”(即零限制、零门槛、零首付、零障碍、零证明、零束缚、零跑路、零成本)服务。建立首问负责工作制度,落实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证照免费邮寄等服务措施。实行审核合一、一人通办工作模式,推行容缺审批,个体工商户“同城通办、就近办理”。
便捷通道助推复工复产。优化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换证手续,采取网上申报、邮寄快递等方式送达办理结果。启动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绿色通道,指导新设6户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强有力的物资支持。开通绿色便民利企检测通道,第一时间完成业务受理,优先安排复工单位检测需求。为96家医疗机构、107个检查点检定、校准各类医疗计量器具1157台件,为复工复产企业减免检定校准费用4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