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吴国强 高飞 记者薛庆元)“当初承诺培训结束后可以安排到社区工作,为此工作也辞了,培训费也交了,考试也通过了,最后告诉我这些承诺都是假的。现在我什么都没有了,怎么去承受这些损失?”近日,江苏省昆山市消保委高新区分会的调解室内,一位宝妈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哭着向消保委工作人员讲述她的遭遇。
陪她坐在一起的是另外5位有着相同经历的宝妈,她们都是一则“早教培训+招聘”虚假广告的受害人。当天,这6位女青年要代表背后近70位宝妈,说出共同的心声,维护自身的权益。
据了解,2020年11月起,昆山某知名培训机构的部分员工先后在个人微信朋友圈发布广告称:“大型高端社区公益早教中心,由政府补贴,民政局、妇联大力支持。经专业培训,考试通过颁发早教证书后安排至各个社区早教中心上班。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09:00—12:00,工资待遇5000起,工作地点居住地附近社区。”
清闲的工作、可观的收入,老牌培训机构开办,政府部门支持,不但增加一门职业技能,又能兼顾家庭。对于初为人母,在家庭、工作间疲于奔命的宝妈来讲,这则“培训+招聘”启事,无异于新身份重压下的曙光。宝妈们看到消息后纷纷缴费、报名。然而经过培训、笔试、试讲等环节,即将拿到“早期教育指导师”职业资格证的宝妈们却开心不起来,她们发现自己似乎受骗了。
“我问培训主管姚老师有关社区工作的情况,他闪烁其词,说这项工作还不成熟,目前只确定了部分社区。我又问社区名称,要去咨询具体情况,他开始阻拦说项目是与妇联合作的,社区不知情。还让我放心,称拿到证书后只要给妇联去一个电话马上就能安排。”
为弄清事实,宝妈们来到了培训机构总部。结果不出她们所料,这则“培训+招聘”的广告纯粹是为吸引学员报名培训的一场骗局。但令她们意外的是,总部竟对这场骗局也不知情,虚假广告的内容均为项目团队在负责人姚某的带领下私自对外发布。
今年1月28日,在昆山市消保委高新区分会的组织下,6位宝妈代表与培训机构高层主管分坐圆桌两边召开调解会。
面对宝妈们提出的退费要求,培训机构同样苦不堪言。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培训行业的实际经营时间只有半年。一年内,他们从占据写字楼的3个楼层缩减为2层,员工从60人缩减至30人。此刻,面对近70位学员的退费要求,企业需要拿出近30万元的资金进行弥补,这对于一个全年亏损无利但求维持经营的培训机构来讲,无异于判处死刑。
调解会从下午1点半一直持续到6点。在这则虚假广告的骗局面前,投诉双方竟都成为不知情的受害者。然而,对于培训机构而言,员工为企业经营活动对外发布广告,即使在企业不知情的情况下也视为企业行为。根据《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的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行为,视为经营者的行为。在这起群发性投诉中,培训机构作为培训合同中的甲方,作为消费关系中强势的一方,理所当然要为企业管理失职的后果买单。
在消保委的努力下,培训机构最终认识到自己在本次投诉中的法律责任,愿意为近70位学员全额退还培训费用,退费金额共计26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