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生活消费

向滥用人脸识别说不

时间:2020-11-24 16:11:00

11月20日,被称为国内“人脸识别第一案”的杭州市民郭兵诉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有限公司一案宣判。杭州市富阳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动物世界删除郭兵办理年卡时提交的面部特征信息,赔偿郭兵合同利益损失及交通费共计1038元。驳回郭兵提出的确认动物世界店堂告示、短信通知中相关内容无效等其他诉讼请求。

复盘此案,当眼下人脸识别在单位和小区门禁中泛滥使用的语境下,杭州市民郭兵因不满杭州野生动物世界采用人脸识别方式入园,而以侵犯隐私权和服务合同违约为由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法庭,此案被舆论称之为 “人脸识别第一案”。

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判了。尽管当事人对这一判决并不满意,其大部分诉讼请求未得到法院支持,他表示将继续上诉,但由于判决中删除了原告的人脸信息,并赔偿相应损失,此案显然具有破冰意义,意味着对滥用人脸识别行为打响了第一枪。

事实上,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包括舆论,并非反对人脸识别新技术。随着人脸识别应用场景越来越广,为公众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一些公共服务机构还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来打击“黄牛”、侦破案件等,比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推出“人脸识别+身份绑定”系统,使得号贩子失去了现场“投机挂号”的操作空间;又如,张学友的演唱会成了逃犯的梦魇;再有,北大弑母案嫌犯在重庆江北机场被抓以及最新的劳荣枝案等,这其中,人脸识别技术功不可没。

在充分肯定人脸识别有其高效率与特殊效用的同时,更应看到其野蛮生长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眼下,人脸识别已变成一个 “筐”,“刷脸”支付、解锁、登机、住宿、上课、进门……就连公厕取厕纸也往里装。尤其是当前网络上存在着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漏洞谋利的灰色产业链,利用软件就能将身份证及照片处理成动态视频,加上身份证号码,骗过APP活体认证后再将信息倒卖。

作为普通老百姓,自己“脸权”已变得不能由个人所掌控,“刷脸”已成为很多场景下的一道必选题,正因为如此,公众对于人脸识别侵犯隐私、泄露个人信息,甚至威胁资金安全等表示担忧。一项调查显示,超七成民众对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保障能力存有疑问,担心人脸信息遭泄露。

值得一提的是,具体到此起案件,只是删除了原告的相关信息,没有删除更多参观者的相关信息,这意味着,一纸判决无法从根本上遏制动物园方面滥用人脸识别行为,这无疑是令人遗憾的地方。

显然,防止人脸识别滥用,是全社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国家层面应当架构起涉及人脸信息采集、使用、存储的行业标准,尤其是对个人信息滥用,要作出精准定义,科学界定,并明确哪些类型和具体范畴。最后,要通过严格的法律,对滥用人脸识别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 上一篇:用法治手段清理开机广告
  • 下一篇:畅通快递“最后一百米”须强化经营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