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旅游行业已经开启“抢人”大战,多地掀起景区门票降价潮,全国已有超500家景区实行不同的门票免费或折扣政策,为“十一”黄金周旅游热潮做准备。
景区门票降低价格固然是游客、社会和政府的共同期待,但要想吸引游客,恢复旅游经济应有的活力,不能仅仅依赖门票降价。
时下所谓的各地景区门票降价,主要指的是进入各景区的第一道关的大门票。除了这第一道关的大门票,往往还有内部的停车场车费、“园中园”等次门票。而就游客在景区的所有门票支出来看,大门票占比已经不是很多,反而可能是次门票支出更大一些。
也就是说,各地景区在降低大门票吸引游客的同时,如果内部的次门票价格不能很好控制,甚至变相涨价弥补大门票降价带来的损失,就会让消费者有被欺骗的感觉,让门票降价的吸引力打折扣。
随着我国旅游质量不断升级,对很多游客来说,除了旅游支出外,更看重的是旅游过程中的美好体验。而景区购物、餐饮服务态度与质量、人流控制、防疫安全等,都会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作为景区,除了在门票价格上要适度做文章之外,更要在其他旅游服务的质量上下功夫,提升景区收费与服务的性价比。旅游降价不降质,甚至价低质更高,才真正符合广大游客的期待和现代旅游发展的需要。
往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各地都有过景区人满为患、地方旅游环境不优,甚至坑人宰人现象,这不是景区实施预警限客、预约旅游等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相关旅游配套服务实质的提高,如加强道路交通疏导、优化餐饮住宿服务、严格旅游秩序监管等。
降低景区门票价格,确实能直接降低旅游门票消费负担,激发国人出行旅游意愿。但是,要想将门票降低的福利真正释放出来,实现吸引更多游客的目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方面,景区要将次门票把控与降价进行到底;另一方面,景区还要算好服务质量账,配套服务质量不打折扣,不断提升。
同时,有关部门也要深刻认识到景区降门票、吸引游客、发展旅游经济的复杂性,不能仅看成是景区的事,要切实参与进来,通过不断提升道路交通疏通服务、景区旅游秩序监管升级等措施,共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旅游获得感,让广大群众“能旅游”“想旅游”“敢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