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聂国春) 重大疾病保险新定义发布后,《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以下简称新重疾表)也完成了重新修订。11月5日,中国精算师协会正式发布新重疾表。同日,银保监会印发通知,规定新重疾表为法定责任准备金评估基础的最低要求,明确新重疾表对产品定价的参考作用,要求建立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动态修订机制。
新重疾表发布后,重疾险产品形态将如何变化?价格是会上涨还是下降?消费者又该如何看待炒作“停售”现象?《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首发多项专属参考表
2013年,中国精算师协会在原保监会的指导下首次编制了《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改变了过去定价、准备金计算等依赖国外经验的状况,使重疾发生率表真正反映了中国被保险人的特征,对促进健康保险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体检的普及和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革新,我国的疾病谱及重疾发生率已发生较大变化,现有重疾表已经不能满足保险行业发展的需要和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中国精算师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新重疾表的修订发布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据介绍,新重疾表升级了编制技术和方法。全新编制的2020版定义规范下的全国病种合计发生率表和数据更新的2007版定义规范下的全国病种合计发生率表,充分反映了当下重疾的风险变化,为切实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有力保证。同时,首次研究形成了应用方便、可复制、可推广的重疾数据信息标准,为动态修订重疾表、规范全行业重疾险经营提供了一套覆盖全部业务流程的操作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新重疾表首次编制形成了2020版定义规范下的粤港澳大湾区病种合计经验发生率专属参考表、2020版定义规范下的恶性肿瘤——重度、较重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脑中风后遗症特定疾病经验发生率表和2020版定义规范下的两种老年人代表性病种发生率参考表,这不仅为保险公司健康保险产品创新提供了数据支持,还开创了专门针对老年重疾经验发生率研究分析的先河,对老年人专属保险产品的创新和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重疾险价格有望下降
根据新重疾表,银保监会在通知中将重疾险产品分为2007版定义重疾险、2020版定义重疾险、2020版大湾区专属重疾险和2020版恶性肿瘤(重度)险,并要求保险公司在开发新产品时,将新重疾表作为重大疾病发生率的定价参考,根据产品特性和公司实际经验数据,合理确定重大疾病发生率水平。
重疾表是重疾险产品定价的重要参考和准备金评估的基础依据。关于新重疾表对重疾险价格的影响,中国精算师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影响重疾险产品价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保障责任、利率、费用率、重疾发生率等,不同产品对各种因素的敏感性不同,重疾发生率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次重疾表修订会影响未来新产品的重疾发生率,在曲线形态和发生率水平上较现行重疾表均发生了一定变化。从保护消费者利益角度,本次修订特别对风险边际进行了科学优化。“从价格上看,对于主流重疾险产品,如果在相同保障责任的前提条件下,重疾险产品价格会略有下降,对于定期重疾险产品,部分年龄段的价格会有明显下降。总体上看,重疾表的修订使重疾险产品价格更加科学合理。”上述负责人说。
天风非银研究团队预计,重疾定义新规及新重疾表发布后,重疾险新产品存在一定的降价空间。不过,保险公司出于稳定发展的考虑,不一定会立刻推出十分亮眼的产品。
投保要因人而异
根据规定,2021年1月31日前,旧定义重疾险会全部下架。很多消费者纠结:要不要在旧定义重疾险下架前买一份?
对于“炒停”现象,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相关人士指出,投保重疾险时,消费者应该根据自身保障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消费者要考虑的因素是保障是否充足。另外,年龄越大,身体健康状况越可能出问题,投保时越不容易通过,所以保险越早买越好。对于“炒停”,消费者投保时要多听、多问、多比较,不要盲听盲信。尤其是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等保险条款里的重要内容,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向保险专业人士咨询。
深蓝保测评团队表示,从疾病发生率来看,癌症、心梗、脑中风是最高发的三类重疾。不过,男性和女性的差异比较大,女性患重疾的人数中,有60%-90%是癌症,而男性发生癌症、心梗、脑中风的概率都很高。据此,深蓝保测评团队建议,女性朋友可以重点关注癌症保障,尤其是在甲状腺癌方面保障更好的老产品,可以趁现在买。新品在心脑血管保障上会更宽松,更适合男性购买。而对于一直“裸奔”的消费者,建议现在就买一份,毕竟风险无法预测,早买早保障。
记者注意到,新重疾表中,大湾区的发病率比其他地方更低。而对于老年人中较高发的严重阿尔茨海默病、严重帕金森病,新重疾表也给出了发病参考数据。因此,未来大湾区保险(共涉及9个珠三角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可能会更便宜,老人专属保险可能也会推出更多新品,相关人群可以考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