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生活消费

银保监会消保局局长郭武平: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公司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乱象

时间:2020-11-03 14:21:00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 聂国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11月2日撰文表示,新兴金融科技公司和持牌金融机构一样,其客户都属于金融消费者,都必须保护好金融消费者权益,金融科技公司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乱象值得高度关注。

郭武平表示,从消费者服务角度看,金融科技公司的“花呗”“白条”“任性付”等产品,其内核与银行发行的信用卡没有本质差别,也具有信用供给和分期付款的功能,消费者支付的利息与费用是其盈利主要来源。再如“借呗”“金条”“微粒贷”等产品,与银行提供的小额贷款无本质差别。从消费者风险控制看,在其第一还款来源不足时,银行要求抵押担保作为第二还款来源;金融科技公司则要求账户现金作为担保,或通过延期支付资金、收取其他费用等作为风险控制措施。然而,对于金融科技公司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目前还缺乏明确规则和要求,出现了监管套利行为,与持牌金融机构形成不当竞争,最终难以有效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

在郭武平看来,与持牌金融机构相比,金融科技公司更加依赖购物、交易、物流等行为数据,更多依据借款人的消费和还款意愿,缺乏对还款能力的有效评估,往往形成过度授信,与场景诱导共同刺激超前消费,使得一些低收入人群和年轻人深陷债务陷阱,最终损害消费者权益,甚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

在收费方面,金融科技公司缺乏统一标准,一般高于持牌金融机构。比如“花呗”与银行信用卡业务基本相同,但分期手续费高于银行,与其普惠金融理念不符。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合作中,资金大部分来源于金融机构,但是金融科技公司利用寡头垄断地位,收取过高费用,增加了金融消费者成本。例如,在对个人和小微企业的联合贷款中,90% 以上的资金来源于银行业,有的高达 98% 以上,金融科技公司利用导客引流的优势,直接收取的费用占客户融资综合成本的 1/3 左右,加上代销或其他过度增信产品等收取的费用,往往高达 2/3。

此外,有的金融科技公司存在过度收集并滥用客户信息、信息管理不当的问题,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其信息在平台方、支付机构、出资方等之间流转,侵害了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金融科技公司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乱象更加值得高度关注。”郭武平说,对于不同市场主体合作中发生的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监管部门在查处持牌金融机构的同时,对相关金融科技公司也要开展延伸调查。针对寡头垄断行为,要就相关公司是否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情况,组织开展消费者问卷调查。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防止赢者通吃、“店大欺客”,侵害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郭武平同时表示,金融科技公司面临着与金融机构类似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同时由于渠道和客群特点,可能引发一些新类型的金融风险。因此,从防控风险和保护金融消费者财产安全权的角度,金融科技公司应有针对性地逐步建立资本和拨备计提等风控措施。

  • 上一篇:700多款银行理财产品强制“早退”
  • 下一篇:银保监会:金融直播营销主体混乱 存在销售误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