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生活消费

“云”上赶集年味浓 “非遗牛年大集”解乡愁

时间:2021-01-26 18:39:00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春节临近,家家户户开始置办年货。1月24日,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和阿里巴巴共同开启“非遗牛年大集”,一大批非遗老字号携传统年味新鲜“触网”,消费者在线下单就能买到各地年货。

“春节是民俗活动和非遗实践最集中的时期,让年味更浓,让生活更美,让乡愁得到慰藉”,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在启动仪式上表示,“非遗牛年大集”请大家到“云”上赶集,为不能回乡的人搭建一座情归乡里的“云桥”,用非遗解乡愁,让“牛年”过得更有年味。

“非遗牛年大集”正式开启。资料图片

当前,“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正在火热进行中,“非遗牛年大集”是国内首个数字化的“非遗年货节”,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淘宝、本地生活、高德、飞猪等将共同参与,为非遗传承人搭建一个走进千家万户的舞台,让更多人可以看非遗直播、购非遗年货、赏非遗技艺、听非遗故事,认识非遗、喜爱非遗。

春节期间,手机前的你足不出户,就能通过本地生活平台把非遗美食叫到家,看飞猪直播游览四川自贡灯会、丽江古城夜景,还能在高德地图上“点亮非遗小店”。

土族盘绣通过直播走出大山。资料图片

《中国消费者报》在天猫“非遗美食”频道上看到,不仅有北京东来顺羊肉、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上海老城隍庙梨膏、浙江绍兴女儿红黄酒、云南宣威火腿等老字号美食,还有老香斋云片糕、沟帮子熏鸡、狗头山腊肉等地方传统年味,消费者用手机就能一键买齐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货。

“好吃,是熟悉的味道。”“回不了家,更加想念家乡味道。”“过年准备再买点寄回家。”不少消费者已经率先尝鲜,留言里是浓浓的年味。

今年很多人选择就地过年,“游子思乡情未尽”,美食就是乡愁最好的慰藉。

“我们家从我太爷爷那一辈就开始做面线了,最开始挑着担子在山里卖,后面进城卖,现在开了淘宝店,能卖到全国各地了。”在福建泉州安溪县,家家户户过年必吃面线。胡丽珍和弟弟是当地最年轻的手工面线非遗传承人,让安溪面线“触网”新生。

除了美食,剪纸、木雕等也成为流行的非遗年货。90后王给从小跟着奶奶剪纸,后来外出打工,又回到家乡,因为热爱,重拾技艺,成为甘肃礼县剪纸的传承人。“快过年了,大家都喜欢贴窗花,最近订单特别多,有北京的、上海的,还有香港的”,王给说,以前摆摊卖剪纸,挣的钱只能养活自己,通过电商打开销路后,收入可以养活一家五口人了。

而在浙江东阳,木梳是传统嫁妆之一。23岁的陈浩归和80多岁的师傅,是当地东阳木梳非遗传承人。大学毕业前,他就开了一家淘宝店,希望让手工木梳重新受到年轻人喜爱。“大家对美好的商品都是有需求的,非遗要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让每个消费者都成为非遗的使用者和保护者。”

23岁的陈浩归在淘宝上创立了非遗木梳品牌“梵沐记”。资料图片

据悉,截至2020年底,已经有近600个非遗中华老字号、近千家非遗手艺人商家走进淘宝天猫,这些传承人中既有六七十岁的老手艺人,也有90后甚至95后的年轻人。过去一年,有超过2亿用户在手淘上购买了非遗产品,其中00后消费者增长了50%。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为非遗打开了一扇触达年轻人的窗口。

未来一年,天猫还将展开“识遗计划”,将重点保护100项非遗技艺,促成500个天猫品牌和非遗IP进行跨界合作,并联合设计资源推动非遗年轻化发展,让非遗走进更多人的生活。(王小月

  • 上一篇:电子烟 仅靠道德感约束远远不够
  • 下一篇:快手“寻找中国福娃”全面升级,百个直播间百大品牌喜迎牛年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