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生活消费

让外贸商品在内循环下得到更高品质提升

时间:2020-09-17 21:30:00

受疫情影响,世界经济衰退,外贸市场需求不振,“断单、断链”使外贸制造企业受到影响,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如此前提下,“搭建转内销平台,鼓励外贸企业对接电商平台,引导主要步行街组织开展出口产品转内销专题活动,组织大型商业企业开展订单直采”,多渠道促进出口转内销成为振兴经济关键。早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对此也进行了明确。

事实上,从今年2月以来,国内多家活跃的电商平台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为外贸企业转内销打开了绿色通道。淘宝特价版、京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通过各种方式,以提升性价比为基本前提,为外贸企业打开国内市场提供了保障与支撑。

即便如此,外贸企业长期依赖海外加工订单,不了解国内市场变化,没有直接接触消费者,缺乏自有销售渠道,想要快速切入国内市场绝非易事。

这首先在于信息存在不匹配的问题。

这些外贸型企业对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与偏好可能知之甚少,对他们而言没有任何相关数据信息储备可参照。怎么办?

并非凑巧,电商多年发展,所积累下来的,恰恰是针对消费端的了解与把握。如果将电商平台的大数据与外贸企业的生产制造形成有机结合,对于外贸商品转内销,实则提供了基本前提与保障,不仅解决外销型制造企业与国内消费市场的不对称和不匹配问题,并且能够建立产业带与消费者的直接联系,为外销型制造企业提供市场信息、解决“找市场”的燃眉之急。

其次在于是否可以做到精准需求定位。

当前的零售行业不再是十年、二十年前以传统售卖为主的企业,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让零售行业日渐成为精确垂直的行业,精准匹配必不可少。

C2M(用户直连制造)模式的出现,改变了原有外贸模式,由工厂一对一定制转变为一对多个消费者,类似一件代发模式,但通过电商平台提供的数据可以快速了解消费需求,获取诸如哪一商品品类更受消费者欢迎、消费者喜欢什么颜色、更倾向于什么价格区间等信息成为可能,根据这些关键信息可以快速调整计划与存库,大大减少了供需不匹配问题。

有难度,但也有优势。

我国外贸商品在全球竞争格局中,就曾以性价比优势取得了市场竞争的重量级砝码,而今进入内循环,这一优势更应该保持并进一步扩大。应以性价比和消费者权益为中心,极大发挥出特价经济的规模效应,围绕着品质生活这一目标,以新模式来引领一场平民化的消费。

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渐失,下沉市场拥有无限潜力,物美价廉的高性价比产品拥有广阔的市场潜力。打造特价经济,不但能够带动外销型制造企业实现“转内销”,还能够激活庞大的下沉市场。产业带的优质优价货品,让优质外贸好货进入消费市场,可以更好地深入下沉市场,提高消费者生活品质。

特价经济,一方面能够促进我国外销型制造企业加深对国内市场了解、建立高效的内销渠道;另一方面会唤醒下沉市场的巨大潜力,用“低价好货”提升消费者的生活品质。

除了性价比,其实,对于外贸型产品而言,更重要的是以品质赢市场。而进入内循环后,针对国内消费人群,尤其是年青一代的消费者,应做出如何调整?

当下,随着千禧一代成为消费主力军,“去品牌化”逐渐成为重要的消费趋势,具有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商品逐渐受到青睐。消费者既要“品质”又要“实惠”的需求日益强烈,不盲目追求价格,注重性价比和消费体验,这代表当下消费者务实、理性的消费观。对于进入内循环的外贸企业以及外贸产品,必须做出快速反应,尽快适应,吃准吃透这样的消费需求。

商品市场的竞争,早已不是随着买卖完成就结束,而是刚刚开始。对于外贸产品生产企业而言,当然对此规律不会陌生,但是能否迅速建立起一个完备的内销服务体系,或者设计好比较完备的服务方案,是推动日后发展的重点。

这一点,或许正如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赵振营所言,“低价、特价、补贴对于短期迅速打开市场的工厂和平台来讲,是个好方式。从长期来讲,低价会成为一个怪圈,品牌影响力要远大于价格的诱惑力,参与者需要跳出这个圈子,从服务上赢得消费者。”

也就是说,设计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在性价比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并提供完备优良的售后服务,应该是外贸商品进入内循环,并能实现助力经济振兴的基本前提所在。(中国消费者报 王小月)

  • 上一篇:新制造平台助服装行业实现智能个性定制化升级
  • 下一篇:国潮风 用好传统文化 审美发展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