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孙燕明)又是流感易发时节,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0-2021)》(以下简称 《指南》)建议,医务人员、养老机构脆弱人群、重点场所人群和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为优先接种对象,抵御今年秋冬季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
该《指南》推荐优先接种对象分别是:一是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二是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三是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四是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等。对于≥6月龄且无禁忌证的人群均可接种流感疫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大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以新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大部分地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流感的高发期,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通常推荐9至10月份进行接种,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疫苗接种的免疫力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
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
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我国每年报告的流感暴发疫情中,90%以上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每年流感流行季节,儿童流感患病率约20-30%,高流行季节可高达50%左右。
由于怀孕后机体免疫和生理上的变化,感染流感病毒后,孕妇的住院、严重疾病和死亡风险较未孕育龄女性更高。对36,498例实验室确诊流感的女性病例分析发现,孕妇住院风险是非孕妇的6.8倍。流感感染是老年人的重要死因,80-95%的流感相关超额死亡发生在≥65岁老年人,远高于0-64岁组。养老院、疗养院等老年人集体居住的机构容易出现流感暴发疫情。
医务人员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医务人员流感发病率是健康成年人的3.4倍,其中35%为无症状感染,75%以上出现流感样症状后仍继续工作。医务人员感染流感病毒可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2020-2021年度北半球基于鸡胚生产的三价流感疫苗组份与上一年度相比,甲型H1N1亚型、A(H3N2)亚型和B型(Victoria系)病毒更换了毒株。
王以新表示,流感的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
普通感冒是因受凉或鼻病毒、冠状病毒、细菌等病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传染性不强,症状较轻,呈自限性。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身体疼痛、寒颤、疲乏、腹泻、呕吐等症状。大多数流感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很快。
王以新强调,流感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在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疫情。流感确诊有赖于实验室诊断,检测方法包括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抗原检测和血清学检测。
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包括三价灭活疫苗(IIV3)、三价减毒活疫苗(LAIV3)和四价灭活疫苗(I-IV4)。其中,三价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人群接种;三价减毒活疫苗为冻干制剂,用于3-17岁人群;四价疫苗可用于≥36月龄人群接种。
“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6-8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王以新表示,首次接种或既往接种2剂次以下流感疫苗的6月龄-8岁儿童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2019-2020年度或以前接种过2剂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则建议接种1剂;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
王以新提醒人们,接种流感疫苗时应避免空腹接种,接种完毕需观察30分钟,最常见的症状是接种部位疼痛。全身发热、疼痛等症状较为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