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董芳忠)12月11日,非遗跨界器乐剧《帆影弦歌万千重》在北京举办发布会,编剧杨建业、导演李学熹、主演吴茜等主创团队和该剧主演出席此次发布会。该剧讲述苏州昆班北上,在大运河上跌宕起伏的故事。《帆影弦歌万千重》是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也是2020北京大运河文化节非遗原创剧目展演作品。该剧将于12月25日在北京隆福剧场首演。
在北京艺术基金的资助和指导下,器乐剧《帆影弦歌万千重》演绎了江南苏州昆腔班沿大运河北上进京演出的故事,融爱情、亲情和文化家国情于一体,并将昆曲、箜篌、古琴以及与运河城市相关的民间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有机融入其中,再现大运河两岸的文化与风情,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南方文化向北方传运、交融的历史进程。
发布会现场,著名青年国乐演奏家吴茜,同时也是器乐剧《帆影弦歌万千重》创意、出品人和主演,展现了剧中古琴表演片段。铮铮琴音,韵味悠长。伴随着美妙的乐声,带人走进大运河万千长的文化带,从小桥流水的江南,到繁花似锦的京城,一路上展现了运河两岸灵动多彩的风俗画卷,以及那个时代的气息、特征与人文风貌。
作为箜篌艺术非遗传承人,吴茜擅长将传统文化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展现出来,在不知不觉中攫住观众,把他们拉回到美好的过去,仿佛穿越时空,让传统文化的韵美在新时代悄然绽放。剧中,吴茜饰演女主角苏媛,凭借深厚的艺术底蕴,她将在舞台上呈现出一种与传统话剧不甚相同的独特质感,令人期待。
“我们通过舞台剧的形式来展现‘非遗’文化,也是将‘非遗’精神以人类的普世情感来演绎、传达我们中华文化特有的文化内涵。”吴茜在发布会上表示,“箜篌、昆腔、古琴等‘非遗’文化载体,共同具备朴素的质感、典雅的内涵、空灵的意境,以及意境中所传达的余音绕梁、大音希声,还有那种传达给观众的柔美与坚韧,正是我们主人公所具有的精神。”
器乐剧《帆影弦歌万千重》编剧杨建业,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工作,并致力于传承传统文化。此次创作《帆影弦歌万千重》,杨建业认为颇有几分明代传奇小说的色彩,同时一则还原明代迁都故事,展现厚重历史,一则以大运河为线索,将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串联。“剧中人在大运河上演绎了一出既情意绵绵又荡气回肠,既有诗意江南又具北方豪情的动人故事。”
导演李学熹在发布会上讲了器乐剧《帆影弦歌万千重》创作的初衷。“从主题上,我们以运河精神为依托,通过非遗歌舞‘江南号子’‘山东号子’‘北京号子’将大运河流域‘非遗’串联,以劳动号子这种源自劳动人民的艺术形式,将大运河东西两岸、南北两端的人民昂扬向上的生活状态与昆班进京相结合,体现中华民族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生生不息的进取精神。”他进一步表示,“《帆影弦歌万千重》这部剧,以主人公苏媛的思想成长为依据,通过运河上的见闻与经历,将‘运河’文化传达给观众;以苏媛为载体,通过主人公浪漫的情怀与坚韧的品质,将‘非遗’精神升华,以更具象的立体的人物形象来代言‘非遗’形象。”
剧中《一曲琴声》词作者毛梦溪老师,其创作有感于像吴茜等一大批非遗传承人,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不惜用各自的光荣与梦想,一心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流传与继承、弘扬与发展。“天涯明月心相系,朝暮相伴无穷时,一声琴一生情,倾我一生一世。”《一曲琴声》无疑写出了非遗传承人对非遗艺术的执着精神和对传承非遗文化的坚韧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