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陈怀昌通过种植生姜摆脱了贫困。
农业合作社社员正在把蜜柚装箱。
村产业走品牌发展战略,村里生产的每个商品都有自己的商标。图为展示注册商标证书。
农业合作社生产的经济作物通过中国邮政快递出村进城发往全国各地。
近日,由中国行业报协会组织的中央媒体采访团一行20余人走进广东省梅州兴宁市径南镇陂蓬村,实地采访这个曾经的省定贫困村是怎样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生活的。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与陂蓬村省定贫困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并确立了“强党建、促扶贫、抓产业、奔小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目标。驻村扶贫工作队坚持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打响精准扶贫的突围战。
驻村扶贫工作队制定了符合陂蓬村自身长期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方案,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在成立大陂湖农产品贸易经济合作社的基础上,注册 “陂蓬”“陂湖”“大陂湖”“钉隆山”“陂蓬山顶”等7类7个商标,实现农业品牌化发展。通过打造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平台,发展特色经济,助力脱贫攻坚。
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以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组织管理方式,实现劳动力在该村务工就业,带动村集体收益和贫困户长效脱贫。同时,发展循环农业和观光旅游产业,做到企业盈利、村民增收。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村经济得到较好发展,村民年收入由以前的4000多元提高到现今的2万多元,贫困户46户共计131人全部实现脱贫,脱贫率达100%,村民们的生产生活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董芳忠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