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营改增试点以来,税务部门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不断优化二手房交易的税收服务,简化办税手续,提高办税效率,增加办税便利。
多部门联办提升服务“加速度”
“以前办理房屋产权证,要跑三个部门、取三次号、排三次队,没一天时间是办不好的。现在资料送到一个窗口,三个部门同时办理,不到一个小时就全部办完。”浙江杭州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权证部经理严芳芳说,公司开通房地产交易网上办税系统后,申报缴税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省下了来回送件和等候时间,办税效率大大提升。
这是浙江地税与国税、国土、住建等部门业务联办带给纳税人的切身感受。多地税务部门抓住“放管服”改革契机,结合本地特点,推行“一窗受理”,当事人在办理房地产交易相关手续时,只需在受理窗口提交一次资料,信息通过后台在房管、税务、国土部门间流转,便可完成交易事项受理、交易税收缴纳和房屋登记发证等事项。据测算,采取“业务联办”模式后,山东济南二手房交易办税资料减少一半,办税时间由以前的40分钟缩短到10分钟以内。
国税、地税部门密切配合做好二手房交易增值税代征工作,在业务培训、政策宣传、热线服务等方面共享办税资源和征管经验,确保二手房交易申报缴税地点不变、办税流程优化、办税资料简化。营改增以来,全国地税部门共在6543个办税厅和1883个代征点设置了2.3万个代征窗口,增派2.7万余名工作人员,使纳税人“进一家门办两家税”,降低了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不断创造业务办理的“新高度”和“新速度”。
截至2017年5月底,全面推行营改增试点以来,地税部门累计代开增值税普通发票和专用发票共1166万张。累计办理912万套二手房交易税收业务,按工作日计算,日均受理申报3.1万套,代征二手房交易增值税684亿元。
营改增的政策“红利”还得到进一步释放,由于“价内税”改为“价外税”,相比营业税减税约34亿元,其他相关税收由于计税依据调整为不含增值税的收入或金额,减税22亿元,二手房交易累计减税56亿元,纳税人获得了更多实惠。
信息融合共享让纳税人“少跑腿”
近年来,针对房地产交易税收业务量大,办税高峰期容易出现拥堵的情况,税务部门大力推广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网上办税服务,依托互联网技术疏通办税“堵点”,让“数据多跑路,纳税人少跑腿”。
在北京、天津、福建等地,网上预约办税已覆盖全省(市),广东珠海、广西柳州等地通过开发房地产交易网上智能办税系统,实现业务合理分流与引导,有效缓解办税大厅拥堵状况。以广西柳州为例,增量房办税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存量房办税由之前的40分钟缩短至10分钟以内。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税务部门还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打破信息孤岛,实现部门间信息的互联互通,为纳税人减轻办税负担,增加办税便利。
“现在受理纳税人申报,只需要扫描特定代码,或者录入产权人姓名、权证号码等,就可以直接调取地址、面积等网签信息。”国家税务总局财产和行为税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北京、安徽、重庆、宁波等地区税务部门积极沟通房地产管理部门,实现二手房网签信息实时共享,减少了纳税人资料报送环节,也避免了信息的重复录入,实现征纳“双减负”。
通过与不动产登记部门、民政部门实现住房、婚姻信息的共享,税务部门不仅能及时比对纳税人申报的税收优惠信息,确保信息真实性,也给纳税人带来了不少便利。日前,广西南宁办税服务厅的家庭住房信息查询机就收获了纳税人的广泛点赞。“来大厅申报之前忘记去开家庭住房情况证明,前台人员通过这部机器帮我查询和打印出来,让我少跑了很多路。”前来办税的市民黄女士说。
精准发力化解潜在税收风险
“优化服务”离不开“放管结合”,各地税务部门在优化纳税服务的同时,严格过程管控,将内控机制融入业务流程,防范税收风险,促进税收公平。
为防止权力集中引发税收风险,各地税务部门通过在房地产交易办税流程中增加申报信息复核环节,完善岗责体系,实现岗位间的监督和制约,同时,加强办税痕迹管理。如辽宁税务部门对二手房交易办税信息进行全程备份,全部操作均有迹可查,防止人为修改数据资料。
各地税务部门还建立完善后续管理制度,采取查阅卷宗、核实征管数据和比对部门信息等方式,定期对房地产交易办税事项开展比对检查。广东省珠海市地税局局长严贵杨说,“我们设置了专人负责房地产交易涉税事项后续管理工作,按照减免税类型、减免税金额、风险程度等确定核查对象,有效堵塞征管漏洞,防范税收风险。”国家税务总局财产和行为税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继续围绕纳税人的需求,聚焦纳税人的“堵点”、“痛点”和“难点”,精准发力,优化服务,提升便民服务质效,把“放管服”的改革精神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