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别山区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简称“两源两地”)。金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全国第二将军县、红25军的诞生地、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红28军的主要成长地战斗地和重建地。金寨是中国革命的产物,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和圣地之一,还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缩影!自1920年10月境内燕子河燕西小学成立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开始,到1949年全境解放,金寨境内30年革命红旗不倒、始终高高飘扬;从1929 年5月6日立夏节起义(又称商南起义)开始,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金寨境内先后组建了12支主力红军队伍,革命星火在这里始终生生不息、熊熊燃烧,并且燃遍全国……革命战争年代,金寨先后有10多万英雄儿女参军参战,绝大多数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走出了59位开国将军、600多位共和国的高级将领!
(习总书记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千向群众挥手示意)
2016年4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从北京到合肥一下飞机,就驱车1个半小时来到金寨县红军广场,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瞻仰金寨县红军纪念堂,参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总书记不时驻足凝视,并询问有关细节。总书记深情地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什么会给金寨这么高的定位、这么高的评价?为什么要称“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呢?通过多次的、反复认真的学习,本人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一、金寨境内爆发了两次大的革命武装起义
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金寨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命运悲惨、生活痛苦,真的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五四”运动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随之,马克思主义也在悄然进入山乡。早在1920年10月,金寨境内的燕子河燕溪小学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中国革命文学的先驱蒋光慈等众多的金寨籍革命志士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革命思想,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鄂豫皖边区的传播、唤醒了沉睡的人们。
1924年秋,金寨境内第一个基层党组织在汤家汇笔架山农校正式成立,这也是鄂豫皖边区较早成立的一个基层党支部。
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开始了首次合作,在中国革命史上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打倒土豪劣绅、铲除贪官污吏的农民运动在全国蓬勃兴起。金寨地区的党组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创办农民协会、组织农民自卫军......农民运动迅速发展、革命形势如火如荼。
党的八七会议后,金寨地区的党组织实事求是地确定了“积极准备、待机而动”的武装起义的指导思想,对中共安徽省委临时工委和中共河南省委一度出现的“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进行了有效抵制,从而使金寨地区的革命力量得以保存,为后来的革命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准备武装起义的过程中,党组织在组织扩充农民自卫武装的基础上,又发动党员捐款献枪、开展士兵运动。这些,加快了革命武装力量的发展与壮大。
(立夏节起义旧址----丁埠大王庙)
1929年5月6日(农历立夏节),在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的领导下,金寨西部地区爆发了著名的立夏节革命武装起义(也称商南起义),并且取得了全面胜利。【金寨西部地区主要是汤家汇、南溪、斑竹园一带,它在如今金寨县的西部,是当时所属河南省商城县的南部,简称商南地区,所以有人又把立夏节起义称为商南起义。】
1929年5月至12月,金寨东部,当时还属于六安、霍山、霍邱三县的广大地区,如白塔畈、古碑、燕子河等地区,在中共六安中心县委的领导下,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六霍革命武装起义,并取得了全面胜利。
大革命时期,鄂豫皖地区一共爆发了三次大的革命武装起义,其中,第一次黄麻起义是在湖北红安和麻城爆发的,第二次立夏节起义、第三次六霍起义都在我们安徽金寨爆发的。也可以这么说,金寨是鄂豫皖地区大规模革命武装起义的主要策源地和爆发地。
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取得全部胜利的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在此之前的革命武装起义基本是以失败而告终的。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胜利后,我们党迅速组建了两支红军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2师和第33师),创建了以金寨为中心的豫东南革命根据地和皖西革命根据地,稍后这两块革命根据地建成了统一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当时的金寨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和苏区建设的典范。金寨人民在浓厚的革命氛围里,思想觉悟和革命素质都有了显著提高,他们自觉地将自己同革命、同红军结成命运共同体,于是,这里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红军队伍的诞生、发展和红军兵源补充的稳固基地。
二、金寨境内组建了12支主力红军队伍
立夏节起义、六霍起义胜利后,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2师、第33师相继在金寨境内的斑竹园、流波䃥成立,这是金寨组建最早的2支主力红军队伍。以后,又先后组建了10支,一共是12支,下面分别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
第1支: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2师。1929年5月6日立夏节起义之后,各地起义武装力量会师金寨斑竹园,在朱氏祠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2师。师长周维炯,党代表徐子清,副师长漆德玮,师党委书记兼参谋长徐其虚。
第2支: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3师。1930年1月20日,也就是六霍起义之后,安徽红军第一、二游击纵队和六安六区游击大队,在金寨流波䃥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3师。师长徐百川,党代表鲍益三,师党委书记姜镜堂。【在鄂豫皖边区最初诞生的3支红军队伍中,除红31师是黄麻起义后在湖北黄安(今红安)组建的之外,其余2支,也就是红32师、33师均在金寨境内成立。1930年 2 月,中共中央决定建立中共鄂豫皖边特别工委,统一领导鄂豫皖边区的革命斗争。并将红11军31师、32 师、33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 1 军,直属中央军委指挥。这是第一支成军建制的中央红军队伍。
1930年5月,红1军组建完毕,全军共2100多人,辖3个师、1个独立旅,其中,第2师、第3师和独立旅均是在金寨境内组建的。随后,金寨境内又组建了3支中央红军队伍,即:在燕子河组建的中央独立第1师,在汤家汇重建的红1军第3师,在麻埠成立的中央教导第2师。因此,金寨也是中央红军的主要组建地。
1931年1月,红1军与从黄梅、广济转战而来的红15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当年的11月7日,红4军和在金寨组建的红25军在湖北黄安七里坪共同组建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第3支:红1军独立旅。1930年5月中旬,红1军军部东进至商城县南部地区(现金寨境内)。红32师在金寨南溪改编为红1军第2师。同时,以原32师一部和当地游击队组建成红1军独立旅。旅长廖业麒。
第4支:中央独立1师。1930年6月,上级要求鄂豫皖苏区的党和红军“迅速发动武汉周围的地方起义”,“打到武汉过中秋”。7月,六安中心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在金寨燕子河地区以皖西地方武装和红1军第3师(原红33师)的一个连为基础,组建成立了中央独立1师。师长徐百川,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王文生,副师长薛骞。
第5支:重建的红1军第3师。1930年10月初,红1军根据中央军委长江局办事处的要求,对部队进行统一整编(原来的3个师缩编为2个师),红3师的番号暂时取消。1930年11月中下旬,黄麻补充营在金寨境内的汤家汇同军属独立旅、中央独立师余部合并,重新组建为红1军第3师。全师约1000多人,肖方任师长。
第6支:中央教导第2师。1931年2月初,在皖西战斗的红4军独立团,奉中央指示,在金寨麻埠扩编为中央教导第2师。代师长肖方,政治委员王效亭。
第7支: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1931年10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军部及73师在金寨麻埠正式成立。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王平章。暂辖第73师。师长刘英,政治委员吴焕先。【1931年11月,红25军和红4军在湖北黄安七里坪组建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辖8个师、1个旅、2个团,其中在金寨诞生的就有6个师、1个旅。可以这么说,金寨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
1932年10月11日,由于第四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四方面军被迫离开金寨去川陕。当年11月3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湖北红安檀树岗宣布重建红25军;1933年4月初,红28军(第1次编入)编入重建的红25军;1934年4月16日,重建的红25军和重建的红28军在金寨汤家汇豹迹岩胡氏祠会师,再次合编成(红28军第2次编入红25军)新的红25军。当年11月16日,新的红25军高举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开始长征,并率先到达陕北,被称为“长征先锋”。】
第8支:红25军第75师。1932年3月上旬,红25军第75师在金寨麻埠正式组建。师长廖荣坤,政治委员戴克敏。75师由原红4军11师31团和五星县(金寨燕子河地区)独立团合编组成。
第9支:红25军第74师。1932年5月,红25军第74师在金寨白塔畈正式组建。师长汪明国,政治委员戴季英,副师长张成功。74师由皖西北原独立3师改编而成。
第10支:红82师。1933年4月下旬,中共皖西北道委在金寨汤家汇地区再度组建红28军82师。师长卢永彬(不久牺牲,刘德利继任),政治委员杨某(后为詹大列)。【1933年1月初,红28军(又称82师)在湖北麻城大畈(现新县境内)正式组建;4月初,编入红25军】。
第11支:重建的红28军。1933年10月11日,中共皖西北道委在金寨南溪吕家大院召开会议,决定重建红28军。军长徐海东,政治委员郭述申(兼),下辖第82师、第84师。【1934年4月16日,重建的红28军和红25军在金寨汤家汇豹迹岩胡氏祠会师后、红28军再次编入红25军,成为新的红25军,也就是率先到达陕北的、“长征先锋”那支队伍。】
第12支:红218团。1934年11月中旬,高敬亭在金寨全军熊家河召开中共皖西北道委会议,决定组建红218团。当年12月20日,红218团正式成立。团长罗成云,政治委员熊大海【1935年2月3日,红218团在岳西县河图镇凉亭村(原太湖县凉亭坳)与鄂东北独立团第3次组建为红28军。】红218团虽然是团的建制,但其人数大大超过鄂豫皖边区初期建立的红31师、32师等成师建制的红军队伍。另外,红218团的组建,为红28军的第3次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是第3次组建的红28军的骨干力量。
由此可见,金寨不仅是红25军的诞生地,也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还是红28军的主要成长地、战斗地、重建地。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金寨境内一共诞生了12支主力红军队伍,另外还组建了第一路、第二路、第三路游击师和4个独立团。
据调查统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共有16个省(自治区)、86个县(市、区)先后组建了151支师级及其以上建制的主力红军队伍。其中,江西省境内组建30支,湖北省境内组建29支,福建省境内组建21支,安徽省境内组建16支,湖南省境内组建14支,四川省境内组建11支,其它的10个省分别组建1到10支。具体到县(市、区)一级,安徽省金寨县境内组建了12支,湖北省红安县、福建省长汀县、湖南省平江县、陕西省子长县境内各组建5支,其它的81个县(市、区)分别组建了1到4支。
这些数字充分说明,我们金寨县是组建主力红军队伍最多的一个县,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
三、称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
地”有足够的理由和充分的事实依据
(一)为什么称“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我是这样理解的。因为:
1、金寨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之源、实践之源。金寨县位于大
别山腹地,与鄂豫皖的9个县区毗邻,是鄂豫皖三省的中心区域。
第一、这里较早地涌现出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以蒋光慈、袁汉铭、詹谷堂为代表的金寨籍进步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较早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想,并在全国各地秘密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使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影响全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先驱蒋光慈,1922年经陈独秀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创作了《少年飘泊者》《短裤党》等30多部优秀作品。他利用文学作品倡导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胡耀邦、习仲勋、陶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受他的作品影响走上革命道路的。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先驱者----蔣光慈)
第二、这里较早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习、传播组织。1920年10月,原安庆政法学堂的学生徐守西回到家乡教书,在金寨燕子河的燕溪小学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吸收教师和校外进步人士参加,讨论如何在中国实现革命?如何推翻封建军阀的统治、打倒帝国主义、铲除一切不合理的制度?使封闭的大别山区的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开拓了视野、开始了新的探索。1922年,共产党员詹谷堂在金寨北部的固始志成小学任教,组织进步师生成立“青年读书会”,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进步教师曾静华、杜孝芬入党。1922年,一些进步教师在金寨县笔架山农校成立了“青年读书会”,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和进步书刊。
第三、这里较早地建立了一批党的基层组织。1924年冬,詹谷堂到笔架山农校任教,发展李梯云、周维炯等5名“读书会”骨干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了金寨境内的第一个支部——中共笔架山农校支部。当年冬,在武汉商科大学读书的陈绍禹利用寒假回乡,在金家寨组建了“豫皖青年学会”,团结豫皖边区的商城、固始、六安、霍邱、霍山等县100多名进步知识分子,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进行反帝反封建宣传。1925年3月,詹谷堂回到南溪明强小学任校长,以学校为阵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进步教师入党,又成立了中共南溪支部。
第四、这里不仅广泛深入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建立了党组织,而且逐步向周边地区扩展和延伸。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后,不仅在金寨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还在向鄂、豫、皖周边地区大力发展和不断延伸。1925年夏,共产党员袁汉铭受组织派遣,到河南商城城关县立第一小学,以任教作掩护,秘密培养先进分子,宣传党的纲领,发展党员和青年团员,并成立了商城县第一个党团支部。1926年秋,共产党员李梯云回到祖籍湖北省罗田滕家堡,与肖方等人组建了中共商罗麻特别支部,下辖21个支部,后发展为中共罗田县委。大革命期间,金寨籍党员先后在金寨、商城、罗田、固始等地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培养了一批有献身精神的革命骨干,掀起了思想解放运动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潮。有资料显示,1924年底,中共党员中金寨籍党员有15人,占1925年1月中共“四大”召开时党员总数994人的1.5%。
2、金寨是革命武装起义的策划之源、行动之源。金寨党组织在
中共四大精神的指引下,积极发展党的组织,领导农民协会开展革命斗争。为了培养军事和农民运动骨干,先后派周维炯、漆德玮等一大批共产党员到武汉黄埔军校和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使之成为豫东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力量。大革命失败后,全国各地党的组织和农民运动均遭受严重破坏,金寨籍在外学习和工作的共产党员纷纷回到家乡,以教书、经商作掩护,宣传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发展党的组织和农民协会,积极准备武装起义,革命活动蓬勃发展。
1928年底,金寨境内建立了2个区委、11个支部。当年10月,中共六大精神传达到金寨,金寨党的组织确定了“不能无条件盲动”、“积极准备,待机而动”的武装起义指导思想。为使武装起义顺利进行,党组织派部分党员骨干打入地方民团,开展士兵运动、组织士兵起义。由于农民运动的不断发展,国民党地方政府开展了“清乡”,捕杀共产党员和农民协会骨干,一些地方农民协会会员被捕、共产党员被杀害,革命面临着严峻考验。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决定先发制敌,立即举行武装暴动。1929年5月6日,商城南部的丁家埠、南溪、吴家店等十几个暴动点一夜之间开展武装暴动,并取得全面胜利。【由于起义当天是立夏节、故称立夏节起义。由于暴动点还属于河南商城、并地处商城南部,所以又称商南起义。】第三天,起义队伍会师斑竹园朱氏祠,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2师,下辖97团、98团,共200多人。1929年12月,红32师攻下了河南商城县城,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1930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来信,对此给予很高的评价、表示无限的欣慰和敬意。
就在积极准备立夏节起义的同时,金寨东部的党组织----中共六安中心县委也在积极准备武装暴动。立夏节起义胜利后,中共六安县委下辖的中共六区区委秘密派员与红32师联系。1929年5月18日,在红32师的大力支持下,金寨南庄畈的六保联络自卫团成功举行暴动,接着金寨东部的流波、金家寨、七邻湾等地相继举行武装暴动,成立了农民赤卫军。由于各暴动点当时还属于六安、霍山等地,故历史上把这次暴动称为六霍起义。为了统一各起义军的领导和指挥,1930年1月20日,中共六安县委在金寨流波召开会议,将各起义部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3师,下辖106团、107团,共200多人。1930年1月底,红33师攻占了在安徽省的第一座县城——霍山县城。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地区一共爆发了三次大的革命武装起义,其中,第一次黄麻起义是在湖北红安和麻城爆发的,第二次立夏节起义、第三次六霍起义均在安徽金寨爆发。可见,金寨是鄂豫皖地区大规模革命武装起义的主要策源地和爆发地。
3、金寨是革命星火的启明之源、燃烧之源。红33师与红32师并肩作战,不断壮大,开创了豫南、皖西两块革命根据地。豫南革命根据地以商城南部的南溪、丁家埠、斑竹园、吴家店为中心,纵100公里、横70多公里。皖西革命根据地以金家寨为中心,辖六安、霍山、霍邱、英山(现属湖北)、潜山5个县,纵200公里、横100公里,人口40余万。不久,两块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联成一片。1930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书记周恩来听取了中共中央巡视员郭述申关于鄂豫皖边区革命形势的报告,非常高兴。加之大别山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于是,党中央当机立断、作出决定,将鄂豫皖边区的17个县划为鄂豫皖边特区,成立中共鄂豫皖边特委;将湖北地区黄麻起义成立的红31师与32师、33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直属中央军委指挥。中共鄂豫皖边特委和红1军的成立,将豫南、皖西与鄂东北三块革命根据地统一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成为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从1930年冬至1932年6月,在党的领导和革命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这里的红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部队的三次“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展到4.5万人,面积4万平方公里,拥有27个县级政权,人口350万,地方武装20余万人,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苏区。在苏区建设、发展中,金寨苏区的党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始终比较规范,先后设立了皖西北、豫东南2个特区(道区)委及特区苏维埃政府,辖商城、霍邱、六安、赤南、五星5个县级苏维埃政府,商(城)罗(田)麻(城)特别区、六安六区、英霍边区、五县边区区委、区苏维埃政府和五县10个区、100多个乡苏维埃政府,党政、军、群机关集中在金寨办公,是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建有红军飞机场,设立了赤色邮政局、列宁小学、银行等机构,各项事业欣欣向荣,成为苏区建设的典范。并且诞生了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在金寨境内的燕子河举行紧急会议,决定西进。随后,红四方面军2万余人,越过平汉线,西进3000多里到达川陕地区,随后开创了川陕革命根据地。1935年3月,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红四方面军发起了强渡嘉陵江战役、并开始长征,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1932年11月,第四次反“围剿”失利、红四方面军西去川陕之后,中共鄂豫皖省委重建了红25军。1934年11月,新组建的红25军开始长征,长征途中又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于1935年9月率先到达陕北,与陕甘红军胜利会师,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
在党的领导下,以金寨人民为主要组成力量的鄂豫皖红军先后创建了鄂豫皖、川陕、鄂豫陕三块革命根据地,这在全国都是首屈可数。
红25军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更加疯狂地对鄂豫皖根据地进行“清剿”。为坚持斗争,1934年12月底,中共皖西北道委在金寨全军乡将分散的红军队伍集中起来、整编成红218团,并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敌人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实施了多次残酷“清剿”,虽然鄂豫皖根据地的大部分区域接连丧失,但是豫东南和皖西北老根据地依然保存着金寨境内长100公里、宽25公里的区域,革命的红旗始终在这里高高飘扬。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安徽省政府迁驻金寨地区近八年时间。从1938年6月至1939年7月,中共安徽省工委、鄂豫皖区党委均设在金寨花石的汪家老屋,以隐蔽的方式领导“津浦路以西、平汉路以东、浦信以南的广大地区工作”,积极宣传抗日,建立群众组织,秘密发展党的组织。抗战初期,金寨成为安徽乃至大别山区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中心。
1947年8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金寨的沙河乡下楼房设立前方指挥所。12月31日,邓小平、李先念、李达等领导来金寨视察,在沙河下楼房召开了边区区委、县委负责同志工作汇报会,在这里度过了1948年新年。
金寨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抗日战争时期是安徽乃至大别山区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中心,并创建了豫鄂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是刘邓大军的重要后基地,创建了大别山解放区。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的火种在这里始终是生生不息、熊熊燃烧,并燃遍全国。
(我军唯一的一位“六星上将”----洪学智)
(二)为什么说金寨是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呢?我觉得:
1、金寨是人民军队的组建之源,12支主力红军队伍相继在这里诞生。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三省一共组建了52支主力红军队伍,其中湖北省组建了29支、安徽省组建了16支、河南省组建了7支,占全国总数151支的34%。其中金寨境内先后组建了包括红25军、红28军(重建)在内的12支主力红军队伍。金寨人民为中国革命源源不断地建立队伍、输送兵员。
2、金寨是人民军队的发展之源,3支革命武装力量在这里发展壮大、茁壮成长。金寨组建的12支主力红军队伍,按照中央的要求,相继合编成为主力红军队伍、改编成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主要武装力量。
1930年4月,根据中央决定,红32师、33师改编为红1军第2师、第3师。1931年1月,红1军(主力为在金寨组建的红32师、33师、红1军独立旅、中央独立1师)与红15军合编为红4军。红4军最初组建时有2个师、1个独立团,共7个团,其中5个团诞生于金寨。11月,红4军与红25军在湖北红安七里坪合编为红四方面军。红四方面军最初组建时有7个师、1个旅、2个团,其中有5个师、1个旅诞生于金寨。1932年10月11日,红四方面军离开金寨去川陕。1936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经过长征到达甘孜地区的红2、6军团会师。10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会宁地区会师。1937年8月,红四方面军和红29军等整编为八路军第129师。解放战争时期,成长为中原野战军的重要力量。
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境西征后,1933年4月下旬,中共皖西北道委在金寨的汤家汇地区再度组建了红28军82师。10月11日,中共皖西北道委在金寨南溪吕家大院重建了红28军。1934年4月16日,重建的红25军和重建的红28军在汤家汇豹迹岩胡氏祠胜利会师,红28军再次编入红25军,成为新的红25军。11月16日,红25军高举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开始长征,并率先到达陕北。1935年9月16日,红25军到达陕北苏区延川永坪镇,与陕北的红26军、27军会师、合编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其红25军改编为红15军团第75师。11月初,红15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1937年8月25日,第1军团、第15军团和红74师合编为陆军第115师,红15军团的75师改编为第115师344旅(一部)。解放战争时期,成长为华北野战军重要力量。
1935年2月3日,高敬亭以在金寨全军乡沙河店组建的红218团为主体,与鄂东北独立团在安徽太湖县凉亭坳(现岳西县境内)第三次组建红28军后,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1938年2月,根据中央指示,红28军在湖北红安七里坪改编为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四支队。1938年2月,新四军第四支队各部在金寨境内流波会师,金寨人民热烈拥军,200多名青少年踊跃参加新四军。1938年4月,新四军第四支队离开金寨,东进抗日,于5月12日在安徽的巢县伏击日军,取得了蒋家河口战斗的胜利,打响了新四军抗战的第一枪。解放战争时期,新四军四支队成长为华北野战军重要力量。
今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由18个集团军改编为13个集团军,具有金寨红军血脉的集团军仍然是6个,即:第71(原12)、76(原21)、77(原13)、78(原16)、79(原39)、81(原38)集团军。
3、金寨是人民军队的血脉之源,6个集团军与金寨红军有渊源关系、根源在此。2017年4月、新的军改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集团军中,有6个集团军与金寨诞生的红军队伍有渊源、血脉关系。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集团军,它的前身是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主要发源于红四方面军。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集团军,它的前身是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是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31军、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9师386旅发展而来。而红31军则是以1933年7月在金寨麻埠成立的红25军第73师为基础扩编形成的。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集团军的摩步48旅,也是发源于土地革命时期的红四方面军、抗战时期的129师、解放战争时的晋冀鲁豫军区第3纵队第8旅。这支部队发源于金寨,又解放了金寨。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集团军,它的前身是华北野战军第2纵队,它是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2师发展而来的。五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集团军,它的前身是华北野战军第1纵队,是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第1、第15军团部分部队为骨干发展起来的。而红15军团的75师就发源于大别山区第二次组建的红25军。第38军第338团的前身是红25军第75师的一部。六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集团军,它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该纵队是由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部分部队发展而来,其主要力量也来源于诞生在金寨的红25军。
英勇顽强的人民军队,如火如荼的革命运动,锻造了洪学智、徐立清、皮定均、陈先瑞等我党我军的一批杰出的高级将领和优秀人才,从红军队伍中成长起来的金寨籍地师以上高级将领达到600多位,其中省军级以上的高级将领210位(含开国将军59位)。因此,完全可以说“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这是习对金寨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重要地位和巨大贡献的精准定位和充分肯定,也是迄今为止对金寨的最高最新的定位和评价。(胡遵远)
作者:胡遵远,系安徽省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党组书记 、局长。胡遵远曾任金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法制办公室主任、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广播电视台台长。先后被授予“全市服务工业发展先进个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个人”、“全省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个人”、“六安市优秀政协委员”、“六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