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以来,沙雅县政协办(县第一小学)驻努尔巴克乡阿热勒村工作队把落实“八项任务”作为驻村工作的使命,聚焦破解村级基层组织建设重点、难点问题,制定“任务清单”,种好党建“责任田”,确保维稳责任和基层基础工作落地生根。
注重“帮” 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
为了解决驻村工作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效融合方面的问题,驻村工作队牢固树立“访惠聚+”工作理念,开展“双向换岗”活动。
每周50%的驻村干部与结对帮带的村干部换岗,统一佩戴工作牌,党员佩戴党徽,每名干部都带着“作业”换岗,注重目标融合、责任融合、机制融合,从思想、作风、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帮带。为确保此项活动不走过场,实行换岗工作“项目化”管理,驻村干部与村干部必须填写“双向换岗”日志,促工作落实、促能力提升,打造“一专多能、善谋能干”的基层干部队伍。
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角色互换,一起学习,一起值班,一起走访,一起工作,学会用不同视角谋划工作思路。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互学双语56场次,召开民情联席会议12场次,双向互动走访481户次,互帮互助结“穷亲”17个,共同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6件,共同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21个。
村党支部书记阿布来提·麦麦提说:“我们村干部与工作队员换岗结对子,不仅学会了国语,交了朋友,还让我们学到课本学不到的知识,特别是通过他们的帮助,我们对村里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干工作的思路多了,方法也多了。”
用心“带” 让无职党员“动”起来
工作队针对村里的部分党员“各管各的事、有事做不了、有事不会做”等问题,按照居住相邻、易于集中、便于活动的原则,帮助村党支部建立无职党员服务区。先由村党支部将无职党员服务区岗位名称、职数、职责进行公示,再采取党员自荐、互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公开遴选上岗候选人,最后由党员大会表决确定人选。
无职党员服务区的共性服务内容为“十个一”,即党的政策讲一讲、思想工作做一做、致富经验传一传、实用技术教一教、困难家庭帮一帮、社会治安管一管、计划生育抓一抓、群众呼声听一听、营销信息通一通、烦事难事解一解。
每名无职党员联系5—10户群众,使每名党员都成为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定盘星”。截止目前,共建立25个无职党员服务区,党员参与率98%。
“以前也想多办点实事,可又怕别人说我多管闲事。虽然我上年龄了,现在我有了自己的服务区,我一定要把自己的事弄好,决不给党员丢脸。”老党员尕依提·卡斯木深有感触地说。
分类“改”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工作队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将干部走访与群众恳谈相结合,了解掌握每个村民家庭基本情况、成员思想状况、困难诉求、邻里关系、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变动等情况。同时,把梳理群众提出的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每周一各支驻村力量例会上集中分析研判。研判后,将问题按照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分层次解决。村能解决的,制定整改台帐,明确措施、责任人、限期整改;需要上级解决的及时汇报。对问题的解决结果每月进行公示。对当月已经整改、整改中及未整改的进行公示。做到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
6月24日凌晨1时许,针对村民反映的部分农户断电问题,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联系到村里的电工塔依尔·尕依提,首先赶到残疾人农户家了解情况。当工作队来到二组亚森·萨依木家时,现年60岁的他,从小患有腿疾,行动不便,多半时间躺在炕上,半夜因线路老化等原因断电,照明只能点蜡烛,“黑灯瞎火”的生活给他带来了不便。在驻村工作队的协调和电工的努力下,半个多小时为亚森·萨依木家更换了老化的旧线路、灯头和电表,电通了,看着屋内重新亮起的灯,亚森·萨依木一家的心也亮了。“色来勒改,拜克热合买提(维吾尔语: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政府每年给我们生产生活补助,对我们进行免费体检,工作队和村干部又到现场帮我协调解决了用电问题,我会永远记在心里的。”亚森·萨依木老人说。
为了提高群众反映问题办理情况满意度,每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一次小结,及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群众反映问题办理落实情况满意度进行测评打分,测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作为年度考核等次及党员民主评议格次评定的重要依据。根据测评结果,将群众意见及时向相关责任人反馈,对群众意见进行整改“回头看”。
目前已解决群众反映的产业结构调整、富民安居房建设、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问题33条,问题落实率、满意度均为100%。(文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