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终于还是建起来了,项目造福当地百姓,我们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真是皆大欢喜。”看着拔地而起的电厂,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海外项目部经理感慨万千。
这一切要从一年前的心急如焚说起。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作为西部唯一同时生产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的企业,面对企业快速发展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内燃机车国内市场的日益收窄),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调整了经营思路,积极向外拓展业务,从而出口业务越来越多,涉外工程项目越来越丰富,和越来越多的国家打交道,国别税收的复杂程度,让胡宪昌感到“走出去”企业道难且远。在孟加拉国,企业就差点吃了哑巴亏,企业与孟国电力委签订的Katakhali和Shantahar2个电厂EPC合同没有约定纳税义务主体,中车资阳存在后续税收负担840万美元的项目损失。中车资阳回顾签订合同当时的情形,认为本企业只是工程项目的施工方,孟国电力委是业主方,应该由业主方纳税,所以合同没有约定纳税义务主体,一个税收疏忽差点酿成大错。四川省国税局大走访中,发现这一问题后,及时对中车资阳进行“走出去”税收风险提示,告知其孟加拉国税收制度关于“工程劳务发包方应当按照10.5%的税率对工程劳务总额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规定,协助企业与与孟国电力委开展协调,对工程合同金额予以调整,最终挽回840万美元损失。
个案更是带来了效应的持续显现,中车资阳全面对接国税机关,在拟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方案时,高度重视国际税收问题可能引发的风险,完善税收合同条款,全面了解利用税收协定待遇、政府之间双边磋商机制等手段降低税收风险。今年9月,中车资阳公司在孟加拉国签署GIS变电站项目合同,合同金额3740万美元,由于国税部门提供的风险预警服务和风险应对帮助,使企业及时采取措施,有效规避走出去税收风险,直接避免了392.7万美元损失。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生根,像中车资阳这样出海发展的企业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以税收政策信息的便捷获取打造公平友好的营商环境,降低纳税人“走出去”税收风险,四川省国家税务局深入开展税收护航“川企”走出去行动,落实各项服务措施,在为跨境纳税人提供别国投资税收指南、税收风险指引的基础上,最近印制了由国家税务总局编写《“走出去”税收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并在11月上旬开始向全省范围内的“走出去”纳税人发送。
《指引》共分四章,从税收政策、税收协定、管理规定及服务举措四个方面,按照适用主体、政策(协定)规定、适用条件、政策依据详细列举了企业“走出去”涉及的83个事项。在税收政策方面,对4类29项优惠政策进行了归纳梳理,形成便于企业查阅使用的“政策礼包”。在税收协定方面,对境外取得得四类所得细分为19项进行解读,帮助“走出去”企业用好税收协定、享受协定待遇、维护自身权益。在管理规定方面,《指引》梳理了21项管理规定及流程,帮助“走出去”企业有效防范涉税风险。在服务举措方面,《指引》整理了14项措施,帮助企业全面了解“走出去”相关税收服务措施。
《指引》具有以需求为导向、通俗易懂、方便查询三个特点。具体来讲就是:一是以“走出去”企业得需求为导向,从纳税人的视角梳理“走出去”可能会涉及到的税收制度和政策。二是为了便于企业理解和使用,在介绍适用主体、政策规定、适用条件和基础上,还设置常见业务的情景问答,增进纳税人对政策事项的理解。三是《指引》排列清晰,政策依据细化至条款层级。在税收协定部分,用14张表格展示105个税收协定的主要内容。
“有了这个小册子,我们再也不会犯以前那样的税收低级错误了,出海发展的信心也更足了。”手里拿着国税局刚刚送来的《“走出去”税收指引》,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胡宪昌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