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收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建设镇大蒜种植区,新建的中央水利发展项目星罗棋布。这几天,天气寒冷、阳光灿烂,却是大兴农田水利“全域灌溉”的好时节。建设镇副镇长王晓丰说:作为涪江以东的“干霸王”,多年来,为了抗旱找水源,建设镇党委、政府方方面面的同志真是跑断了腿。我们先是组织车辆到邻近地区运水,由于没有通畅的乡村路,运水车无法直接到达农作物种植现场,于是又挨家挨户地动员大家背水下地。村民群众增收脱贫发展大蒜产业的积极性很高,让民生经济强起来的愿望也很强烈。
今年春夏之交,家里能出的劳力都出了,还要将水背、担到地,将蒜苗艰辛地保了下去。从古到今,“巫家沟大蒜”早已成为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组建大蒜种植专业合作社,帮助蒜农进行品种改良、技术培训、建立市场营销网,着力打造扶贫新村,让“巫家沟大蒜”远销西安、重庆、成都以及遂宁、绵阳、南充等地。目前,合作社已有会员130多户,并且拥抱了“互联网+”,通过电子商务、交易会等渠道推广农产品市场品牌。村党支部书记赵永会接过话头情不自禁地讲:翻年2018马上就好了,我们新建了一批中央和省级水利发展项目,让大家的农水难题喜出望外。
当前,木林村已建成提灌供水泵房1座,完成了其水泵机组的购置与安装。而且,新建成1000立方米2口高位蓄水池,铺设主管网14292米,支管网29150米,布设灌溉接口563个、闸阀194个,水表156支。同步完成山坪塘生态护坡1口,初步形成了节水型灌溉农业示范片和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水肥一体化工作示范点。
“眼下蒜苗正是好行情!”,这让村民邹碧芳一家心中暖滋滋的。上午10点,冬日的薄雾与太阳交相辉映,邹碧芳就带领着全家4口人,在自家的大蒜地里忙活了起来。刚刚的水肥到家,邹碧芳家的大蒜长的非常好,3亩多大蒜估计能收到万余斤蒜苗,毛收入能有2万块钱左右。为了能早日收完蒜苗,邹碧芳还特意去邻村请来了5个人帮忙。因为种蒜,家里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了,女儿女婿也回家在村里办起了农家乐。“巫家沟大蒜”的品牌发展效应真是不断增强了。另一方面,作为三台县农田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示范片,三台县水务局水利站站长张川说:为切实推进油橄榄、红薯粉丝、樱花带等相关主导产业的发展,与木林村相邻的建设镇涪建村已新建渠道1条,长1.57公里,整治渠道3条,长2.99公里,在村内实施整治改造山坪塘2口;在梓潼庙村新建渠道1条,长1.78公里,整治渠道1条,长1.85公里,在村内实施整治改造山坪塘4口。在晓光村新建泵房1座,完成水泵机组购置安装,更新改造石河埝1道,新建1000立方米蓄水池1口,建成主管网5070米,支管网8205米,布设灌溉接口192个,闸阀84个,水表66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桂琼表示:在水资源整体紧缺的背景下,农业用水正在逐年攀升,武引灌区偏远乡村灌溉水利用系数甚微,这将造成水浪费和水环境安全问题,所以规建金龟水库已被纳入议事日程。为提升现代农业高效水利灌溉效果,科学缓解水资源水环境矛盾,强化“节水防污优先”的方针势在必行。当前,我们的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已经启动,这将为基层农水发展开辟一条新路。当然,大蒜产业是三台县建设镇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目前镇党委、政府正通过专业合作社引入龙头企业,进行大蒜等的深加工,以增加农副产业附加值,从而为十九大报告所强调的乡村振兴、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谢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