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国税局夯实风险管理导向,探索“项目化运作、集约化应对”管理新思路,以数据分析为支撑,以评估分析为重点,全面加强新办企业管理,从源头和机制上防控风险,全面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
一、夯实风险导向,明确管理重点
在对近几年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系统查找新办企业存在的出口退税风险点。
一是执法环节风险点。主要表现为政策掌握慢,在新办企业备案、退税率认定等方面存在执行政策不准确、执法程序不完备、处置欠规范严格等风险。同时,存在因办理时限缩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认定有偏颇、裁量不准确的风险。
二是管理环节风险点。《全国出口退(免)税管理工作规范(1.1版)》对企业预警评估、收汇检查等出口退税管理事项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出口企业单证备案情况提出了定期检查和后续管理要求,如果思想不重视、管理不到位,这些环节或事项都会引发管理风险。
三是出口骗税风险点。简政放权背景下,大量新办出口企业自行开具收购发票或恶意取得虚假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虚开虚抵等有预谋骗取国家税款违法犯罪活动,加大了防范骗税的压力和风险。
二、探索项目运作,找准管理方法
一是坚持项目化主导。年初规划《新办出口企业风险防控与管理》项目,围绕项目措施、项目分工、项目监控等方面细化项目设计,全面梳理新办企业风险,彻底查找管理短板,熟练掌握操作方法,达到找准风险点的目的。
二是坚持集约化应对。在组建全市出口退税专业管理人才库基础上,将22位人才库成员和7位县(市、区)退税部门负责人分成综合组、政策组、分析组和核查组四个工作组,采取团队作业的方式开展风险分析和评估核查,保证了应对工作质量。
三是坚持协作化推进。内部,加强与风控部门、县级局和基层分局协作配合,建立共同分析、协作应对新模式。外部,加强与商务、海关、外汇管理部门协作,在评估分析和疑点排查过程中,充分利用第三方信息进行分析比对,达到“一方应对、多方共享”的效果。
三、突出数据支撑,深化解剖分析
一是完善基础档案,夯实数据支撑。设计制作新办企业项目化信息采集表,对每户企业的主要出口产品、主要财务指标等信息进行登记核查,建立新办企业管理档案。县(市、区)局对档案信息逐户排查核对,完善补正管理信息。
二是落实分工责任,多方排查问题。市县两级数据分析组对新办企业电子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发票核查组对进项发票、抵扣凭证逐笔查验,对敏感商品、外地货源、开票品目和资金往来进行综合分析;业务核查组对报关口岸、船运货代、生产单位、发货单位等逐笔核实,根据备案单证查询货物流,对视同自产货物资格进行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归类、分析、核查和评议,防范借货配单、配票出口等骗税风险。
三是开展重点剖析,发挥示范作用。对异常增长新办企业和涉嫌虚开虚抵的企业开展重点剖析,利用电子底账系统对企业取得的专用发票抵扣联、海关完税凭证、收购凭证进行严格查验,对疑点明显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发函调查,对单证备案情况进行检查,对出口业务进行逻辑分析。2017年,共完成124户出口企业的风险排查和重点剖析,补缴税款、滞纳金、进项税转出等568万元,弥补企业亏损468万元,较好地防范了出口退税管理风险。
四、注重持续改进,形成长效机制
一是制定《新办出口企业风险管理指引》。在深入研究各地行业和机构特点基础上,对照政策规定,将涉税风险进行梳理、总结、完善,形成对全市具有指导意义的17个管理事项、80余个风险点,全面规范对新办出口企业风险点的排查和应对办法。
二是建立“一级应对、多方共享”机制。由市、县两级应对出口退税风险转变为风控、退税、管理三部门一级应对,强化与外部门协作配合,实现“一级应对、多方共享”的风险提示机制,全面提升出口退税风险防控效果。
三是完善《新办出口企业服务指引》。列明12个服务事项40余个提醒内容,全面落实申报职责、如实核算职责、单证备案职责和风险防控职责,压实管理责任,引导新办企业依法办事、按章办事,最大限度降低新办出口退税企业的执法风险、管理风险和骗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