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8月16日讯(记者 张明江)自2017年以来,偏股型基金数量已增长近700只,规模却减少3500亿元,份额比2017年初减少近4000亿份。而其根源在于股市持续震荡对于基金业绩的不断打压造成的投资者持续赎回。
在众多基金公司中,泰达宏利基金旗下非货基规模缩水尤其严重,其偏股型基金自2017年以来已缩水近六成,旗下QDII基金规模亦从7亿元缩水至不足1亿元。
非货基规模连续五个季度缩水
同花顺(300033,股吧)iF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泰达宏利基金规模390.34亿元,三个季度规模累计下滑超140亿元,缩水比例近四成。
另据数据显示,泰达宏利基金旗下非货基规模已连续五个季度下滑。其中泰达宏利基金旗下普通股票型基金数量一年半来增加2只,规模在2017年三季度末最高为17.39亿元,至今年二季度末仅10.87亿元。
泰达宏利基金旗下混合型基金2017年来数量增加1只,规模从2017年一季度末的164.37亿元减至今年二季度末的89.11亿元,规模缩水超50%,已连续五个季度下滑。
此外,泰达宏利基金在2016年下半年发行了公司第一只QDII基金泰达宏利亚洲债券,认购规模近7亿元,至今年二季度末,该基金规模仅余0.87亿元,规模缩水近九成。
除此之外,泰达宏利基金旗下固定收益类基金规模也起伏不定。数据显示,泰达宏利基金旗下债券基金规模相对稳定,近两年规模一直在100亿元上下浮动,而其货币基金规模在2017年三季度曾接近300亿元,而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其货币基金规模已降至181.12亿元,规模降幅超过100亿元。
旗下基金业绩长期表现不佳
近两年来股市持续震荡,除消费、医药等少数板块外,其他各类型权益类基金短期业绩均表现受累下滑,业绩严重缺乏稳定性成为权益类基金的最大短板,而这也是权益类基金整体规模持续缩水的最主要原因,泰达宏利基金旗下基金近年来表现同样不佳,也是其非货基规模持续的主因。
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今年以来泰达宏利基金旗下权益基金产品业绩集体告负,旗下共56只基金(A/B/C类份额分开计算)今年以来收益为负,泰达进取年内下跌27.52%,跌幅最大,泰达宏利市值优选混合跌幅亦超20%,另有29只基金跌幅在10%以上,旗下权益类基金平均跌幅超10%。
此外,泰达宏利基金旗下权益类基金三年期业绩同样不好看。数据显示,泰达宏利基金旗下成立满三年的权益类基金中(不包括指数基金、分级基金)超半数收益为负,平均下跌13.05%,而成立满三年的权益类基金(不包括指数基金、分级基金)平均下跌5.38%,泰达宏利基金旗下权益类基金整体表现远逊于市场平均。
泰达宏利基金旗下QDII基金规模大幅缩水也因其业绩不佳。今年以来债券类QDII基金表现不佳,平均下跌0.49%,但跌幅较大的均为高收益债QDII,亚债主题QDII整体业绩表现不错,南方亚洲美元债A人民币、汇添富美元债债券人民币A/C年内涨幅均超3%,博时亚洲票息收益债券年内收益亦近2%,而泰达宏利亚洲债券A年内跌幅达2.61%,泰达宏利亚洲债券C年内已下跌2.93%,业绩同样远逊于同类基金,此外,两只基金成立以来收益均为负数。
股权变更、人才出走后遗症影响依然明显
泰达宏利基金成立于2002年,而次年的2003年是首批合资基金公司获批的年份,彼时泰达宏利基金名称还是湘财合丰基金,泰达宏利基金股权变更后成为首批合资基金公司,此后的2004年、2005年、2006年、2010年股东多次变更,而2017年3月证监会再次收到泰达宏利基金股权变更申请,至今年3月份才正式进入审查阶段。
据证监会规定,公募基金股权变更期间禁止发行新基金,而股权变更从申请到落地往往拖延时间不短,自成立以来的15年间股权多次变更,也让泰达宏利基金多次错失冲高规模的良机。
除此之外,股权变更也意味着公司在激励机制的滞后,更会直接导致优秀的高管和基金经理离职。
2015年5月份,泰达宏利基金总经理刘青山离职,而正是刘青山在任时,泰达宏利基金旗下多只产品业绩表现优秀,多只基金连续获奖,其中泰达宏利成长混合、泰达宏利行业混合、泰达宏利周期混合、泰达宏利稳定混合都曾创造累计收益超400%的不俗成绩。
2015年,刘青山离职创业成立清和泉资本,梁辉、李慧鹏、陈炜等7位基金经理在同一年离职,其中包括梁辉、胡振仓这样在公司任职超5年的老将,而此后泰达宏利基金旗下基金产品业绩也持续下滑。
数据显示,泰达宏利成长混合、泰达宏利行业混合、泰达宏利周期混合、泰达宏利稳定混合近三年来净值分别下跌35.25%、32.86%、13.29%、12.26%,往日荣光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