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 黄小聪 每日经济新闻编辑 肖芮冬
转眼间,2018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回过头看自己的投资,都有什么样的收获呢?
如果您配置的是权益类资产,那么从今年来A股的表现看,想获得正收益还是有些困难的;而如果只买货币基金,不断下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也收获不多。
仔细盘点过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今年以来收益超过5%的债基不在少数。那么,今年债基的行情还会延续吗?之后还有没有“上车”机会?
超百只债基收益超过5%
财汇大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收益体现的1115只债券型基金(剔除B/C份额)中,948只获得了正收益。其中,涨幅超过5%的债基有167只,跌幅超过5%的债基有32只。虽然在涨幅超过5%的债基中,有个别债基系被大额赎回使得收益率达到了两位数,但绝大多数都集中在5%~7%。不难发现,截至目前,债基的整体表现还是比较可观的。
有债基基金经理举例说道,“假如年初能预测到今年的这些风险点,在年初就满仓10年国开(债券),然后回家睡觉。那么从1月份到7月底,只算半年利息的话,加上债券的价差,最保守的收益都有10个点。在我看来,上半年很难找到一类资产有这样的收益。”
不过显然,要提前预判也不容易,毕竟从收益率来看,今年以来回报超过10%的债基非常稀有,更多的债基其实只捕捉到了其中一部分的收益。
上述债基基金经理也坦言,“我每次做看多或看空的动作时,基本都对,但往往出现幅度不到位的情况。就像今年初,我觉得能做,所以拉了久期、加了杠杆、做了进攻型策略,但进攻强度不够。当我觉得要回撤了,我做了防御,往往又发现我卖少了。”
基金经理:由进攻转向防守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今年以来债基整体表现较好,但从二季度的申赎情况来看,部分单一持有人占比较高的债基,赎回数量却大于申购数量。众所周知,在债基中,往往都是机构的身影频现,不少机构的持仓占比都超过了20%。根据财汇大数据显示,在单一持有人占比超过20%的947只债基中,二季度申购总份额约为772亿份,而赎回份额约为974亿份。也就是说,不少“大户”其实在二季度已经在赎回债基。
那么,债券市场之后的表现究竟会如何?还有没机会?
沪上某债券基金经理表示,“有的公司可能会认为债券大牛市,我也觉得牛市还在,但"牛"是哪一块还要讨论。今年初买10年国开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但现在这个点肯定不是。现在如果去重仓这个,很有可能不赚钱。”
该基金经理还表示,“具体到仓位方面,8月份我卖了部分公司债,把期限在3~5年的债券换成200多天的信用债,开始做防御。因为这些即便是3A的高等级信用债,收益率基本在4%左右,而我的资金成本在2.5%,如果满杠杆的话,也能赚1.5%的息差收益。”
“当然,也不需要全都缩得那么短,我的整体仓位平均久期在1年多一点。整体来说,在这个时点,我看得比较谨慎。”该基金经理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