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彭 ○编辑 长弓
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中国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达到9.53万亿元,距离10万亿元大关仅有一步之遥。在公募基金规模迈向新台阶的同时,行业在发展创新过程中却暴露出种种问题:委外基金野蛮增长、迷你基金数量骤增、基金销售环节投资者教育缺失,以及分级、保本、定增、沪港深等“爆款产品”风险积聚,均令其越来越偏离基金的“主赛道”。
于是在今年上半年,“纠偏”成为基金业的主要基调,监管新规的多箭齐发不仅改变了现行“游戏规则”,更重塑了行业的整体生态格局。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行业制度的日趋规范,中国基金业必将迎来更加平稳、健康、快速的发展。
疯狂委外被踩刹车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银行、保险等机构的委外资金就以“机构定制”的形式,源源不断流入公募基金。不少基金公司借助稳定持续的资金渠道和强大的机构客户,规模实现了巨大突破。无论是传统大公司,还是刚刚起步的小公司,都将委外视为弯道超车的一大“法宝”。
据了解,银行委外主要源于近年来银行理财的大幅度收缩,不少商业银行无法完成一定标准的收益率任务,便将这部分原属于银行理财资金池的资金大规模委托给公募基金来进行定制化的管理。
业内专家分析称,委外基金一般具有如下特征:募集时间短,多为一天或者两天;持有户数在200户至400户之间;规模较大,动辄几十上百亿元的委外资金为公募带来的管理费收入颇为可观。
据此特征推测,去年以来市场上新成立的多只百亿级别基金,大概率属于此类机构定制产品。然而,委外基金的大行其道给基金公司和普通投资者带来的潜在风险已不容忽视。
“委外对公募行业可以说是"利近害远",短期内确实能帮助公募扩大规模,但实际上也把风险转嫁给了公募。债市遇到调整风险时,好多产品未达到银行期望的目标收益,基金公司不仅收不到管理费,还会影响自身声誉。此外,遇到风险时,这些委外资金在赎回上较为一致,基金公司就会面临更大考验。”沪上一位基金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定制化产品不断增多,多数机构行为逐渐趋同,如果出现机构因对收益不满等情况而选择同步撤出,整个市场势必面临巨大冲击。“如果基金公司没有和机构提前达成协议,一旦机构巨额赎回,产品净值就会大幅波动,持有人数量也会锐减,产品呈现"空壳化"状态而难以运作管理,随时面临清盘的风险。”
针对委外带来的诸多问题,今年3月监管部门向基金公司下发机构监管通报,要求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超50%的新基金应采用封闭式运作或定期开放运作。其中,定期开放周期不得低于3个月;同时,单一持有份额超50%的新基金须采用发起式基金形式,不得向个人投资者公开发售。
“证监会此举并非要收紧基金公司的规模或打压委外业务,而是希望通过靶向性的监管政策将这类特殊的定制基金与普通的公募基金区分,一来可以帮助基金公司防范各类风险,二来能够更好地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一位业内相关人士透露。
如今新规生效已经3月有余,数据显示,银行委外的撤出对债券基金发行市场影响显著。4月和5月,新发债基发行份额分别仅为51.23亿份和79.39亿份,相较于今年1-3月份的81.33亿份、1144.82亿份和424.22亿份大幅缩减。此外,证监会发布的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公示表显示,多只委外定制债券型基金已申请将产品运行模式由定期开放式转型为发起式。
回归基金本源
近些年来,尽管A股市场经历了跌宕起伏的牛熊转换,但除传统基金品种之外,分级、保本、定增、沪港深基金等都曾在不同市场阶段成为基金公司的“吸金”利器。
然而,这些产品在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分级基金在市场调整中展现出的巨大杀伤力,超出了部分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保本基金采取连带责任担保方式,其规模的快速膨胀导致担保机构的担保额度大幅提升,潜在的行业风险不容忽视;随着定增股票破发逐渐增多,定增产品收益日渐摊薄甚至出现亏损;沪港深基金在快速扩容的同时,出现了“挂羊头卖狗肉”等乱象。
针对上述问题,监管层多箭齐发,逐一出台政策进行整治。2月1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将“保本基金”名称调整为“避险策略基金”,并作出取消连带责任担保机制等内容的修订。
根据今年5月1日生效的分级基金新规,申请开通分级基金相关权限的投资者须满足“申请开通权限前20个交易日日均证券类资产不低于人民币30万元”、“在营业部现场以书面方式签署《分级基金投资者风险揭示书》”等条件。
继2月出炉再融资新规后,5月27日《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发布执行,进一步严控定增资金退出,定增产品的未来发展面临较大冲击。
6月14日,证监会下发《通过港股通机制参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的公募基金注册审核指引》,对港股通类别的基金设立、投资与运作进行规范,包括规定“基金名称如带有"港股"等类似字样,应当将80%以上的非现金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港股类基金产品“基金管理人应当配备不少于2名具有2年以上香港市场投资管理相关经验的人员”等等。
昔日被视为基金公司冲规模利器的产品都在不同程度受到监管或市场的压力,在分析人士看来,监管层的意图是引导基金公司竞争回归本源,更加重视投研核心能力的建设。在外部环境的倒逼之下,基金行业不得不更加注重风险防范,回到资管行业的“主赛道”上来。
“公募基金的本质属性是投资人承担基金风险,但也获取基金收益,管理人按照合同约定勤勉尽职专业运作,托管人按照合同约定有效保管监督资产。”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胡立峰表示,目前看来,更多的政策出台都旨在强化公募定位。
重塑行业生态格局
今年以来市场风险偏好明显降低,新基金踩点成立、顶格发行、延期募集等现象屡见不鲜,暗示着基金发行市场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流”。然而,今年以来新基金的发行数量却持续维持高位,发行渠道异常拥堵。
据了解,公募基金在孱弱的市场环境中仍然积极“去库存”,主要源于去年12月证监会发布的一则通知。根据这则通知,超期未募集的基金产品数量达到或超过已批复未募集基金产品总数60%的基金管理人,再次申报基金产品的,证监会将委托相关派出机构对基金管理人有关情况进行现场核查。
基金公司近半年来的疲于应对,令监管层注意到去库存的困难现实。5月23日,证监会发布《机构监管情况通报2017年第5期》和《关于对超期未募集基金产品处理方案及相关材料的要求》,允许基金管理人自行选择延期或者不再募集。
“去年委外业务高涨,为了对接机构资金,大家都在拼命报产品。而实行基金产品注册制以来,行业长期积累的超期未募集产品批文数量较多,短期内消化大量超期产品批文确实存在较大压力。”沪上一位基金业人士坦言。他进一步指出,在基金发行异常艰难的当下,新规无疑为基金公司减轻了去库存压力。
在委外资金出逃的影响下,很多基金规模出现断崖式下跌,迷你基金数量骤增。据海通证券(600837,股吧)统计,截至一季末,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数目超过200只,占基金总数的近5%,而净值低于1亿元的基金总数则接近500只。
实际上,在公募基金近二十年的发展历史中,迷你基金问题由来已久。业内人士表示,这类产品不仅不能为基金公司贡献收益,还让众多持有人难以真正获得基金行业“专家理财”的效益。
6月2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发布《证券投资基金上市规则(2017年征求意见稿)》,严格细化了上市基金的“终止上市”程序:其中,分级基金基础份额和子份额持有人合计少于1000人或者规模合计低于5000万份,且在10个交易日内未消除的;除分级基金以外的其他基金持有人少于1000人,且在60个交易日内未消除的,将进入终止上市程序。
华南某权益类基金的基金经理表示,基金公司对于迷你基金的恨大于爱:第一,管理费收入贡献很低,但仍需要配备完整投研团队进行支持。第二,综合考虑信息披露等成本,迷你基金很难起死回生,已经沦为鸡肋。第三,此前的维持更多担心清盘多会对公司的美誉度有损失。“早在2012年以前,基金业内就在讨论迷你基金的退出机制,所以目前借监管之手来清盘实际是件好事。”
此外,针对基金销售端,监管层也在近期作了严格规范。7月1日,《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办法》以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适当性义务为主线展开,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以判断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为目标的投资者分类义务,二是以判断产品风险等级为目标的产品分级义务,三是以“将适当的产品销售给适当的投资者”为目标的销售匹配义务。
根据新规,基金产品的风险等级由低到高,划分了R1、R2、R3、R4、R5五个等级。对应的,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则将普通投资者由低到高至少分为C1(含风险承受能力最低类别)、C2、C3、C4、C5五种类型。在基金销售的时候,必须把产品与相应的投资者匹配。
“此前,基金募集过程中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比如有的公募基金未能向投资者充分说明分级基金的产品特性和风险特征,造成了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时大批分级B下折导致亏损的情形,很多投资者损失惨重,与基金公司对簿公堂。”一位基金销售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不明白分级基金的下折条款,很多投资者当时买入已经下折的基金份额,而不管第二日是否大涨,下折又不可避免。2015年7月10日,转债进取在触发下折后便创下亏损84%的“历史惨案”。
“在基金销售中有不少类似的例子,比如一些投资者其实风险承受能力低,但买了高风险产品,一旦业绩出现亏损,就会反复质问基金公司。这类投资者可能对自己购买的产品和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都不了解。”上海一家公募基金市场营销部人士表示。
“今年上半年出台的一系列新规需要时间去消化,毕竟对行业的影响还是挺大的。未来公募基金的销售、发行、管理等会处于更加严格的监管之下,整个生态格局也会随之改变。”一位基金评级机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