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沪生
基金销售经常会出现“爆款”,比如出现首次募集规模超过百亿元,就被业内视为“爆款”的标志之一。但首募规模高的产品一定会表现好?
记者统计后发现,这样的现象并不是绝对的,在首发规模超过百亿元的基金中,成立以来收益率有多只超过100%,但似乎时点是造就这些基金业绩的最大因素,这些基金大多成立于2007年之前,而近几年成立的首发规模较大的基金产品业绩则不那么令人满意。
百亿基金大多发行于牛市
据记者统计,有72只基金份额首募规模在100亿元以上,成立于今年2月28日的工银瑞信丰淳成为基金史上首募规模最大的产品,募集规模达到909.55亿份,首募规模在300亿元以上的还有8只基金,其中5只为在2015年7月先后成立的华夏新经济、南方消费活力、招商丰庆A、嘉实新机遇和易方达瑞惠,这5只国家队基金首募规模都达到400.1亿元。
在这9只基金中,工银瑞信独占两席,除了工银瑞信丰淳外,工银瑞信泰享三年首募规模也达到300亿元,不难看出,首募规模在300亿元以上的基金大多为低风险产品。
而更为重要的,从时点上来看,2007年、2015年和2016年成为首募规模破百亿元的基金成立最多的年份,当年分别有23只、15只和10只基金的首募规模在100亿元以上。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牛市无疑是促使基金首募规模大涨的原因,无论是2007年还是2015年,都是典型的牛市特征,基金公司也借此做大规模,2016年过后百亿基金大多是委外产品。在72只基金中,中长期纯债基金仅占到14只,占比较低。
大部分百亿基金
给投资者赚了钱
成立于2006年12月12日的嘉实策略增长(070011,基金吧)成为唯一一只首募规模超过300亿元的偏股混合型基金,首募规模419.17亿元,仅次于工银瑞信丰淳,也是首募规模300亿元以上的基金中唯一一只成立于2010年之前的产品。
也正是由于成立时间较早,嘉实策略增长成为了首募规模破300亿元的基金中收益最高的,自成立起至2017年6月23日收益达到132.15%。同样是百亿基金,华夏新经济、南方消费活力、招商丰庆A、嘉实新机遇和易方达瑞惠则分别取得2.3%、18.6%、24.7%、7.1%和29.4%的收益。
华夏经典配置和南方绩优成长A自成立以来收益率均超过300%,分别达到355.85%和304.32%,在成立来收益率超过100%的13只基金中,华夏基金占据三席,华夏优势增长和华夏蓝筹(160311,基金吧)核心收益率也都达到246.64%、105.74%。
但是同样的,这13只基金均成立于2007年之前(包括2007年),这样来看,虽然同样经历了2008年的滑铁卢,但又一轮的牛市让这些基金不仅彻底收复了失地,还取得了较高的回报率。
相反,来看一下这72只基金中未能取得正收益的15只基金,工银瑞信互联网加和易方达新常态成立以来分别下跌59.3%和50.4%。
而这两只基金均成立于2015年,也就是在股灾之前成立,而在这15只基金中有8只成立于2015年4~6月。
不过从表现上来看,首募规模大的基金在今年市场的表现并不算太好。
在今年上半年收益率超过20%的57只基金产品中,首募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仅有3只,其中东方红中国优势以25.22%的收益率排在第13位,该基金在上半年超过自身业绩比较基准22.79%。
华安策略优选(040008,基金吧)和景顺长城精选蓝筹(260110,基金吧)今年来也分别取得22.33%和20.34%的收益,分别超过自身业绩比较基准15.96%和11.12%。
逻辑上,在蓝筹股行情渐起时,基金规模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由于蓝筹股一般盘子比较大,基金规模越大可以配置的股数就越多,自然也就可以尽可能地分享蓝筹股上涨的收益。据了解,今年的“巨无霸”基金业绩领先的,主要还是靠重仓蓝筹股,特别是消费类蓝筹股。一些规模较大的仍重仓中小创,则业绩相对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