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基金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昨天对创业板是很艰难的一天。
7月14日,上证50指数收盘上扬0.85%,再创近两年新高;而创业板指则重挫1.87%,且本周下跌幅度达到4.9%,创出一年来最大周跌幅。
创业板中,除三聚环保(300072,股吧)、神雾环保(300156,股吧)、温氏股份等不少公司股价逼近年内新低之外,网宿科技(300017,股吧)、掌趣科技(300315,股吧)、铁汉生态(300197,股吧)等创业板大权重纷纷破位闪崩。
从对创业板指影响的角度来看,权重排名靠前的个股分别是温氏股份、乐视网、三聚环保、东方财富、碧水源。
1、乐视网上市以来首现半年亏损
7月14日晚间,乐视网发布2017年度半年度业绩预告,预告称,上半年将亏损6.36亿元至6.42亿元,而去年同期乐视网盈利2.84亿元。这也是乐视网上市七年来,首次出现半年度亏损的情况。
乐视网对于亏损的解释称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由于公司所处行业特点,当期的版权摊销、 CDN 以及人力成本等营业成本并未下降, 但由于受到乐视体系资金流动性紧张的影响,加之公司品牌受到一定冲击, 随之客户粘性出现波动,公司的广告收入、终端收入以及会员收入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
其次,为了坚持精品内容的独播策略,公司在二季度未对外进行版权分销业务,导致版权分销收入同期也大幅下滑。
最后,报告期内,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规模较大约为 2.3 亿元, 其中无形资产版权减值准备 1.30 亿元、 存货跌价准备 0.02 亿元、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0.98亿元
而昨天有关乐视的负面新闻还有:有报道称,乐视汽车在内部会议上宣布,从本月开始未来4个月将不会发放工资。
6月14日,乐视控股人力资源部发出员工内部信,声明对部分员工的社保及公积金延缴,均已安排补缴,并称公司正在与相关政府部门协调,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其影响。在此之前,有多家媒体报道了乐视部分员工投诉社保、公积金延迟缴纳问题,这直接关系到员工的购房和子女入学等问题。
7月11日,据环球网报道,乐视控股相关负责人称,由于乐视控股及非上市体系面临资金紧张的困境,公司决定将7月份工资推迟一个月至8月10日发放。
对于乐视汽车无法发放未来四个月工资的消息,乐视方面表示,公司本月工资将正常发放。
乐视称,按照公司规定,每月15号为工资发放日,由于本月15号是周六,本月工资会顺延至下周一7月17号发放。
2、温氏股份业绩大减
排名第一位的温氏股份流通市值高达785亿元(7月14日收盘价计),影响权重高达8.12%。
昨日晚间,温氏股份披露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7年上半年盈利16亿至19亿元,同比下滑74%至78%;上年同期净利为72.27亿元。报告期内,商品肉猪售价同比下降20%,商品肉鸡售价同比下降30%,其中养鸡业经营业绩同比由盈利转为亏损。温氏股份一季度净利14.73亿元,同比下滑52%,彼时公司称市场商品肉鸡的价格已经触底反弹,行情开始回暖。
受业绩大幅预降影响,温氏股价在10点30分左右出现闪崩,跌幅最低触及7.48%,之后在低位徘徊,收盘时下跌7.01%。
3、三聚环保股价昨日放量大跌
在前两天刚刚大跌6%后,三聚环保再度重挫,一度触及跌停,创3月以来新低。公司股价整体自高点以来也已跌幅超20%。而股价表现之所以如此疲软,主要是由于公司深陷财务质疑风波。
5月26日,一篇名为《三聚环保百亿合同之谜》的报道称,三聚环保巨大的营收增长和利润增长与其本身匹配度受到了市场的关注,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三聚环保尚未完成项目合同总额为197亿元,待执行金额为129亿元,而三聚环保在年报和公告中对于重大合同项目进展很少详述,市场对三聚环保的项目真实情况无法了解更多。
调查还发现,三聚环保部分重大合同背后的客户实力存疑,部分合同执行进度与披露的信息不符。此外,一些客户的高管名字屡屡与三聚环保相关人员名字重合,从而令人怀疑,是否很多项目是以三聚环保的名义出面参与的,存在一些实质性的关联关系。
4、神雾双熊5天闪崩30%
7月14日消息,神雾环保、神雾节能午后一度双双跌停,在本周五个交易日跌幅接近30%。
其实5月末,神雾系就已经受到市场人士对其业绩的质疑,当时就引发两股纷纷跌停。昨日再次双双暴跌,有私募分析称,市场对于连续高成长企业的真实性存疑,其中就包括有造假嫌疑的神雾环保、神雾节能。因此为了规避风险、防止‘踩雷’,就逃离这些有嫌疑的“问题股”。
创业板的神话故事讲不下去了?
随着乐视网事件的持续发酵,市场对于创业板公司的成长安全性有所担忧。而且投资者普遍担忧乐视网复牌会给创业板指数带来更大的冲击,这也是现在对创业板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
从更深层次来看,除了IPO提速对创业板公司的“直接打击”之外,一直以来蔓延于创业板公司的“外延式”成长道路越来越临近“被证伪”阶段。
从2013 年开始的并购周期将上市地位带来的四重壳价值发挥的淋漓尽致,壳价值随并购借壳等高发带来的正反馈水涨船高,也帮助中小创到2015 年上半年迎来估值最顶峰。但从2016 年开始,监管态度转变,脱虚入实背景下监管政策明显收严,并购、再融资和借壳难度均加大。此前,并购并表带来的业绩增长给上市公司带来诸多好处,资金热情参与;但是,负反馈周期内,业绩高基数、并购难度加大而又必须要继续往下走下去、收购对象业绩不及预期带来的商誉减值压力、此前热情参与其中的各方资金变成了解禁潮、收购后的资产整合需要的时间精力,因此创业板公司股价也不得不面临下行压力。
实际上除了上证50与创业板指数的分化,或者说除了“漂亮50”与“要命3000”的分化,A股市场还发生了许多值得关注的变化――曾经备受市场宠爱的ST个股、次新股和高送转,在最近的几个月中集体“遇冷”。
这是两市第一低价股*ST海润今年以来走势图
这是上交所上市的次新股广西广电上市以来走势图
这是中报高送转第一股平治信息发布高送转公告后的走势图
因此,表面上看到的仅是“创业板指”的失宠,实际上还有ST、壳公司、高送转、概念股、次新股等一众嫔妃都没有能够敌得过蓝筹白马。而这背后所折射的,是A股投资生态的变迁――这必将是一个重争王后的新时代。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