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基金证券

担保人难寻 保本基金或批量转型混基

时间:2017-07-25 20:07:42

进入7月,保本基金转型的脚步也逐渐加快,自南方保本于7月15日起转型为南方平衡配置混合基金之后,保本周期将于7月31日到期的银华永祥于上周五(21日)发布公告称,将转型为银华永祥灵活配置混合基金。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自今年1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之后,暂未出现保本基金到期后改名为避险策略基金的案例,转型为混合型基金,尤其是偏债混合型基金成为保本基金的主流方式。

而担保人难寻,成为避险策略基金迟迟难以出现的根本原因。深圳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由于当前金融监管收紧,各家银行都对于保本基金的担保十分谨慎;而对基金公司而言,直接选择转型或许是最容易的方式。

担保人难寻

业内人士表示,以前发行的保本基金,若是到了保本周期,基金净值低于投资本金,会有第三方担保机构来弥补亏损的部分,同时担保机构还享有向基金公司追责的权利,相当于有双保险,总之担保机构和基金公司都得向投资人负责。而新规取消了连带担保机制,意味着担保方不能向基金公司追责。

这使得保本基金只能靠自身的投资策略,最大限度地去保障本金的安全。同时,担保费率和基金管理费率也将上升。由于担保机构承担了风险,其要求的担保费率自然要提高。记者了解到,目前保本基金的主流管理费率在1%-1.2%之间,新规实施后,避险策略基金的管理费率或将提升到1.5%-2%。

除此之外,近日有消息称,监管部门要求部分银行降低其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以控制风险,而此举针对的对象是表内理财,即保本型理财。“现在银行理财产品中,非保本产品占比几乎达到一半。不论是公募基金还是银行理财,保本类型的产品不再受到推崇,都在努力避免投资者形成对此类产品绝对保本的‘刚性兑付’预期,不利于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华南地区一位债券基金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打破刚兑是必然趋势,相应的,各类型的产品要随之做出调整。”

多只保本基金或转型混基

避险策略基金一直难产,也使得保本基金在到期之后,转型为混合型基金或成为最为主流的方式。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21日,今年以来选择转型的保本基金共有9只,另有5只因未能符合存续条件直接选择清盘。在9只转型的保本基金中,除中融融安保本转型为灵活配置型基金、银河泽利转型为平衡配置型基金之外,其余七只基金均转型为偏债混合型基金。

“现在申报新基金都不太容易,基金的壳价值很高,能够转型就尽量不清盘。”上述债券基金经理表示。

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转型后的基金,虽然多只产品的基金经理未发生变更,但产品在转型之后,原有的投资人并不太买账,选择赎回资金的占据了大多数。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选择转型的9只保本基金中,转型后的平均份额增长率为-32.56%,仅两只基金前后并无变化。而份额缩水较大的两只,分别从转型前的21.99亿份和16.41亿份,变成了2.23亿份和4.38亿份,平均份额增长率为-89.85%和-73.28%。

“有很多投资人本身就等着保本周期到期之后,立马赎回资金,主要是转型之后的产品为混合基金,和原始资金的投资风险偏好不一致,资金自然会选择赎回。”有业内人士表示。

某保本基金转型公告中表示,转型后的产品,权益类资产占基金资产比例为30%-80%,其中,基金持有全部权证的市值不高于基金资产净值的3%;债券、货币市场工具以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投资的其他固定收益类资产占基金资产比例为20%-70%,其中,现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5%。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已经转型的9只基金平均规模并不算高,仅5.46亿份,但下半年即将到期的21只保本基金,规模较大,平均规模在14.67亿份,产品在到期已经选择转型之后,规模会否有较大变动,仍需持续关注。

  • 上一篇:惠誉警示中国货币基金流动性风险
  • 下一篇:顺丰控股等23股新进基金重仓股 持股市值全过亿(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