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基金证券

“扎堆”京沪深上海机构主动管理优势突出

时间:2018-01-15 15:38:59

中国基金报记者 章子林

2017年俨然是券商资管行业被念“紧箍咒”的一年,当去通道成为行业共识、回归主动管理渐成行业趋势,越来越多的券商资管走在转型的路上,虽然各家发展重点有异,但数据表明,券商资管行业也在酝酿着新的变化。

中国基金报记者以中国基金业协会披露的券商资管资产管理月均规模和主动管理资产月均规模20强榜单(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为数据来源,按注册地划分,发现这20家券商资管绝大多数集中在北上深三地。其中,上海区域的券商资管在主动管理规模上占据绝对优势,而深圳也不甘示弱,以中信证券(600030,股吧)一家挑起大梁,相比较之下,北京无论是券商资管机构数量还是规模都要逊色不少。

资管月均规模:

中信挑起深圳大梁

虽然无论是城市经济规模还是人口规模都与京沪这两个强一线城市有较大差距,但在券商资管月均规模前20强中,深圳却领先于京沪,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规模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具体来看,在前20强中,深圳上榜7家,合计规模达到39133.05亿元,占前20强总规模的36.45%,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7家公司实力悬殊较大,其中中信证券一家独大,以1.792万亿元的资管规模挑起深圳地区券商资管的大梁,规模占比达45.8%,反观其余6家,只有招商资管规模在6000亿以上,其他多集中在2000~3000亿元规模。

上海虽然在规模和数量没有占到第一,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上海的券商资管实力较深圳更为均衡。上榜的6家机构中,有4家排在前十,其中国君资管和华泰资管管理规模更是仅次于中信证券,位列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别为8859.65亿和8639.3亿元。

让人较为意外的是,相较于深圳和上海,北京地区的券商资管无论是在上榜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和其他两地拉开较大差距。20强中北京只上榜3家,规模合计12152.66亿元,不足深圳的三分之一,且这三家中,只有中信建投证券一家规模在6000亿以上,其余两家均在3000亿上下,排在第15名之后。

主动管理资产月均规模:

上海占绝对优势

主动管理能力最能体现一家券商的投研实力。2017年,在监管要求之下,回归主动管理成为各家券商资管的工作重点,不管是从公募基金公司挖角还是在产品创新设计上下功夫,归根到底,都是在为提高主动管理能力摸索。

在中国基金业协会披露的券商资管主动管理资产月均规模榜单中,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20强中上海独占9家,北京和深圳各3家,上海占绝对优势。

具体来看,上海上榜的9家公司中,有6家规模在1000亿以上,其中国君资管、华泰资管、中银国际证券和齐鲁资管(现中泰资管)四家排在前十,规模在1500亿~3000亿之间。

从规模来看,前20强上榜公司主动管理规模合计33651.77亿,其中,上海的9家公司规模合计13503.88亿元,占比高达40%,同期深圳和北京的规模总计则只有7839.64亿和4921.33亿元,占比分别为23.3%和14.6%。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证券对深圳地区整体券商资管主动管理规模贡献较大,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中信证券主动管理规模达6227.85亿元,贡献率高达79.4%。

北京此次上榜的三家公司华融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和中金公司主动管理规模则较为均衡,均在1300亿~1900亿之间,且都排在前十名。

  • 上一篇:基金子公司20强:上海机构数和规模均占半壁江山
  • 下一篇:京沪深三地公募基金实力大比拼上海发展势头强劲 基金公司家数与规模双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