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李沪生
去年年底,市场就传出监管层有意进一步放开新基金公司的审批工作,其中包括银行系基金公司的申报。
记者从接近监管层的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目前有十数家银行正咨询公募基金设立相关事项,筹划申请公募基金牌照。
但最新反馈显示,并未有任何一家银行有获批的征兆。在相关银行人士看来,城商行争取公募牌照往往比其他金融机构来得更为困难,流程更复杂。
多家城商行筹备设立公募
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永赢基金获批后,市场再无银行系基金公司,空窗期已达5年之久。
据记者多方了解,目前筹划申请公募牌照的多为城商行。华东某城商行从银行系基金公司挖人专门负责公募基金的筹建工作。另有多家城商行设立了公募基金筹备团队,正与监管层沟通设立相关事宜。
“一方面,银行系基金5年未批,从时间上看,下一批试点可能开启。另一方面,金融监管从严下,中小银行也亟需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对于在当下启动基金公司筹备,某城商行基金筹建相关人士如是称。
据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2017年以来,陆续有不少银行来询问公募基金设立事项,主要集中在资产规模前五十的城商行,包括江苏、重庆等地。其中,有部分银行表现出了强烈的筹备积极性。
据悉,有银行已着手组建筹备团队,申报材料也已准备就绪,只待试点窗口开启。而试点,也正是目前城商行难以迅速获批公募牌照的最大阻碍。
据知情人士透露,出于风险控制和审慎原则,商业银行设立公募基金仍处于试点环节,并未进入常规化审批。
不同于其他主体设立公募基金,商业银行设立公募基金要经过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三道审批。相比券商、信托等主体,商业银行设立公募基金的流程更为复杂,准备的材料更为详实。“比如,基金公司设立的股权结构,与银行业务之间的关联性,设立防火墙等都是监管层的关注重点。”
也正是由于试点模式,银行只能等待政策时间窗口打开。
前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由于采取试点模式,监管层的初衷是成熟一批放行一批。”
因此,受访的不少筹建相关人士冀望,银行设立公募基金能进入常规审批流程。
毕竟可见的是,2005年《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颁布,商业银行正式获批涉足基金业务至今,已有三批13家商业银行获批设立公募基金。“从实际运行来看,上述13家商业银行基金公司设立以来,无论在风控还是管理上都有良好表现。”相关人士表示。
银行系优势较大
2017年以来,银监会先后下发了“三套利”、“三违反”、“四不当”、“银行间乱象整治”等一系列强监管文件,引导银行业回归本源。受此影响,银行同业业务大幅收缩,城商行面临巨大转型压力。
上述城商行基金筹建相关人士解释称,城商行寻求公募牌照有多方考量。首先是金融去杠杆下,银行业务收缩影响利润,公募基金能给银行利润带来提升。第二,未来银行理财将逐渐打破刚兑,向净值型产品过渡,公募基金能有效承接客户理财需求,实现共赢。第三,城商行受限异地网点扩张,凭借公募牌照能有效提升银行在全国范围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在公募基金的红海中,银行系基金出身就自带光环。
截至2017年末,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前十中,银行系基金公司占据4席。即使是剔除货币基金规模后,前十中依然有中银基金和招商基金在列。
2013年成立的5家银行系基金公司发展也优于同期设立的公募基金,其中,兴业基金、永赢基金、上银基金、中加基金、鑫元基金在2017年底的规模分别达到1736.73亿元、869.71亿元、559.98亿元、492.45亿元、374.22亿元,分列行业20、33、43、51和58位,都已经进入行业前二分之一水平。
有基金公司渠道人士表示,银行系基金相比其他基金公司,必然具有渠道和客户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四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在全国范围的网点优势巨大,即便是城商行,也能为旗下基金公司提供销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