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实现养老金稳健增值、养老金制度的完善和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对接养老资金理财需求,规范养老目标基金的运作,证监会制定了《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并于2018年3月2日颁布实施。
《指引》从产品类型、投资策略、投资比例及运作方式、子基金要求、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要求、费用、投资者适当性安排、宣传及风险提示等各个方面对养老目标基金的推出进行了详细的安排。
《指引》的实施是“第三支柱”建设的有力前瞻性尝试和开拓,可为未来“第三支柱”的落地奠定基础。公募基金行业作为普惠金融的主力军,正蓄势待发,积极准备养老目标产品,培育社会的“养老投资”意识,为广大群众的养老保障需求服务。
养老目标基金的核心
从目前来看,中国“第一支柱”在养老体系中承担的份额过重,难以应对社会的老龄化问题。需要广大群众树立“养老投资”意识,即通过长期合理的投资使资产稳健增值,才能保障在退休时资产的购买力或财产的增值;养老是一件长期的事,不是今天投资,明天看收益,需要有充分的时间积累,才能享受复利投资的效果。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作为对接“第三支柱”的养老目标基金,有望成为支持个人养老的重要力量。
养老目标基金,“是指以追求养老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为目的,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采用成熟的资产配置策略,合理控制投资组合波动风险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其核心是长期性、资产配置、控制组合波动风险。
首先,长期性指的是作为以“养老”为目标的投资,需要投资人长期持有。长期才可以使投资人享受时间复利的效应,同时有效消除市场短期波动对投资业绩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耶鲁大学校友在1979年投入37.5万美元进行投资并打算之后捐给学校,25年后,投入的37.5万美元变成耶鲁大学历史上最大笔捐款之一:共1亿1千万美元。目前投资者持有期普遍偏短,长期投资理念需要培养,因此,《指引》设定“养老目标基金应当采用定期开放的运作方式或设置投资者最短持有期限,且规定基金封闭期或持有期限不短于1年”,是当前客观条件下的选择,也是初期养老型产品的一种有益尝试。
此外,《指引》鼓励“养老目标基金可设置优惠的基金费率,并通过差异化费率安排,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养老目标基金”。通过费率吸引投资者长期持有,一方面是产品策略安排,另一方面也是基金管理人践行社会责任的体现,低费率在复利的效应下对组合的整体收益将起到提升作用。
其次,资产配置是养老目标基金投资的核心。资产要想获得增值,需要适当的风险资产暴露,在权益资产与非权益资产之间的配置决定组合的风险收益情况。《指引》明确提出“养老目标基金应当采用成熟稳健的资产配置策略”。资产配置是指锚定大类资产(包括股票、债券、商品等)的配置范围及比例,通过多元化投资分散风险并优化组合的风险收益比,在时间的复利下实现资产增值并获取长期的稳定收益。美国学者Roger Gibson在其《组合绩效的决定》一文中指出,根据研究测算,资产配置是投资组合绩效的主要决定性因素,投资收益的91.5%由资产配置决定,择时操作和证券遴选只起到次要作用。养老目标基金把握好组合的资产配置这一核心,就有望给投资人带来长期稳健的收益。
再次,养老目标基金应该合理控制组合波动风险。在长期投资中,波动率的控制对组合业绩有显著影响,简单的例子是50%的下跌需要100%的上涨才能覆盖,对组合波动率的良好控制更有利于组合持续、稳健增值。国内养老投资还属于刚刚起步阶段,投资者对用于养老的投资非常谨慎,因此,《指引》中提出波动率控制也是针对本土情况的一种政策方式,特别是针对不同情况规定了最高权益资产比例,“定期开放的封闭运作期或投资者最短持有期限不短于1 年、3 年或5 年的,基金投资于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商品基金(含商品期货基金和黄金ETF)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30%、60%、80%”,这不同于海外高达90%、95%的权益资产比例,恰是结合当前政策环境、投资者成熟度的一种政策解决之法,对于初期发展的养老目标基金有重要意义。
除了关于养老目标基金本身的规定,《指引》还特别强调适当性。应该引导老百姓(603883,股吧)根据自身不同的年龄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决策和选择。养老目标基金的投资策略及风险设置应该清楚明晰并且做出差异化安排,以适应不同投资人的需求,《指引》也要求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根据投资人年龄、退休日期和收入水平,向投资人推介适合的养老目标基金,引导投资人开展长期养老投资”。基于年龄、退休日期、收入推荐或选择产品,不但是基金销售适当性要求,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同时也是培养“养老投资”意识、简化产品选择流程的一种手段,可为未来“第三支柱”落地做好铺垫。
养老产品应当具备的属性
《指引》提出“养老目标基金应当采用基金中基金形式或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形式运作”,同时要求 “投资策略包括目标日期策略、目标风险策略以及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策略”。
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初期主要为基金中基金(FOF),吸取了境外特别是美国第二支柱的经验。美国的默认模式(QDIA)中,主要用于养老的目标日期基金和目标风险策略基金绝大多数为基金中基金。基金中基金具有双重分散风险的作用,由管理人进行专业的资产配置、组合风险动态调整以及基金筛选,更充分地发挥其专业优势,进而更高效地把握和实现投资目标。这减少了投资者从众多基金中挑选的复杂程度,有效解决投资者“选基难”的困境。投资者只需要明确退休年龄、风险偏好、收入水平等因素,与之匹配的养老目标基金就可以为其提供“一站式”的便捷服务,虽然当前国内还没有类似美国QDIA的制度性安排,但是这种“量体裁衣”式的服务能够优化投资者的体验,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帮助更多老百姓解决养老的问题。
公募基金充当养老金投资的主力军
在美国,企业年金DC计划和IRAs占美国全部养老金资产的比重接近60%,这其中公募基金占50%。在国内,公募基金作为资产管理行业普惠金融的标杆,参与养老金投资管理的历史悠久,为服务养老金体系健康可持续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全国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委托专业机构管理的资金中,近六成由公募基金管理。
不管在美国还是国内,公募基金都是养老金投资和管理的主力军。这与公募基金的规范透明运作、严格监管、专业化分工与管理、以投资者利益为本是分不开的。
2018年是我国公募基金创立20周年的里程碑,在过去20年里,中国基金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公募基金是普惠百姓、服务养老的工具。公募基金低门槛、多样化、小额账户管理经验丰富、运作规范等特征满足了老百姓投资理财的需求,未来也将成为老百姓养老投资的重要途径。
华夏基金有信心做好养老目标基金,回报广大投资人
为养老金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是华夏基金的长期战略重点。2000年,华夏基金开始对养老金进行系统研究和业务准备,随后在业内率先组建了专门的养老金管理团队。2002年,华夏基金成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首批投资管理人。2005年,华夏基金成为首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2016年华夏基金成为首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人。目前,华夏基金已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领域开展业务,并且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养老金专业委员会主席单位。长期的证券投资经验和养老金管理实践,使华夏基金成为境内养老金管理经验最丰富的基金公司之一,特别是在企业年金方面,华夏基金管理规模连续十年位居基金行业首位。
2017年标志着我国“资产配置元年”的到来,华夏基金不但是行业第一批获批的公募FOF管理人,其推出的华夏聚惠稳健目标风险策略FOF基金也是首批公募FOF中首募规模最大的产品。在《指引》的指导下,华夏基金会一如既往地秉承“为信任奉献回报”的企业宗旨,以投资人的利益为出发点,树立社会“养老投资”意识,做好养老目标基金,推动公募基金为管理第三支柱养老金做好产品、人员、技术、宣传教育等各项准备,服务广大群众的养老保障需求,为投资人创造长期稳健的收益,回报广大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