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行业经过20年的发展,无论在资产管理规模、持有人数量还是产品数量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20年风风雨雨,一些难题始终困扰着公募基金。首先,基金长期收益不弱,但投资者仍然亏钱,两者之间呈现明显的背离;第二,货币基金规模独大,主动管理基金规模滞涨;第三,基金创新难,同质化严重;第四,优秀人才流失严重。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何谈公募基金的长远健康发展。
基金收益不俗投资者仍亏钱
长期投资是努力方向
数据显示,偏股型基金自开放式基金以来年化收益率平均达到16.5%,领先上证综指同期表现10.5个百分点。这是相当不错的收益,但普通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却有着显著“落差”。
上海证券基金分析师李颖直言,出现这一矛盾的客观原因是股市波动大,投资者很难做到长期持守,其实际投资收益率常常低于基金净值收益率。从基金公司立场出发来看,他们在市场相对高点、投资者热情高涨时,面对规模扩张的诱惑,“越高越发”,助推投资者买入与实际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产品,许多投资者甚至从一开始就承担了较高风险,最终难以理性持有。
“个人投资者中的非理性投资普遍存在,基金持有期短,申赎频繁。据统计,仅有13%的投资者平均持期能达到5年,将近一半的投资者持有期不到1年。而在美国等成熟资本市场,多数个人投资者是通过养老金计划持有基金,投资期限长,稳定性高”。华南一位基金公司高管表示,缺乏长期资金也对公募基金的投资造成一定影响,基金无法通过拉长投资期限或做出更灵活的跨期投资安排。而且,资金申赎的较强一致性也对基金公司流动性管理形成压力。
如何解决这一困局?北京一位公募投资总监表示,要倡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的理念,呼吁投资者在市场相对低位时做好定期定额投资,长期持有基金;然后还要持续做好投资者教育,培养资产配置的理念。他强调,要改变这一情况不仅仅靠基金行业,还需要渠道、投资者等各方共同努力。
上述华南基金公司高管表示,可以双管齐下:资金端,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推动公募基金纳入个人养老账户,为行业注入更多长期资金;投资端,丰富资产管理的内涵和模式,更好地服务长期资金,打造养老、教育等情景下契合长期资产配置需求的理财生态。此外,他也非常重视投资理念的树立,倡导长期投资理念。同时,引进ESG规则,加强长期评价,引导管理人践行价值投资。
“要突破这一困境可以做两个方面的尝试,一是绝对化地长期投资,不过由于基金的长期业绩差别很大,仍有较多的不确定性;二是大力发展FOF,基于FOF双重的优中选优、风险与收益在更高层级上的二次平滑这两个显著优点,尤其是在外部FOF日渐增多之后,专业化的机构投资者行为将会给基民提供良好的参照。”资深基金研究人士王群航(博客,微博)说。
货基独大而主动基金滞涨
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任重道远
今年1月,公募基金行业总规模达到12.17万亿的历史新高,同时创出新高的还有货币基金,规模突破7万亿,在整个公募基金中占比超过60%。而在货币基金节节攀升的同时,偏股型基金却陷入“滞涨”―2007年到2017年10年间,权益类基金规模基本“零增长”。
深圳某中型基金公司高管直言,货币基金壮大,权益类基金规模停滞不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公募基金在资本市场的话语权下降。
“主动基金管理规模滞涨与这类产品的赚钱效应较差、投资者体验不佳有很大关系。A股市场较高的波动性让主动基金收益率并不稳定。几轮周期下来,投资者对权益类投资的信心不足”。北京某银行系公募投资总监表示,货币基金规模不断增长与投资者风险偏好逐步下台阶有密切关系。我国投资者中相对保守的投资者数量较多,银行近30万亿的理财规模代表了这类投资者对隐形刚兑的需求和偏好。货币基金作为类似产品,自然也会吸引资金去持有,这一情况存在合理性。
李颖也表示,主动管理基金规模从长期来看是上涨的,只是中短期会随着行情有较大的波动。历史数据显示,权益类基金规模变动幅度在特定牛市时点要远大于行情的波动幅度。而指数基金的规模发展则基本不受行情波动影响。这一对比显示出,我国主动管理基金产品的个人投资者占比较高、行为影响较大,过去有诸多刚性兑付产品、房产投资热的情况下,主动管理基金产品并未得到投资者的充分配置。未来,公募基金将在新的资管监管环境下更具备优势,主动管理基金规模的发展潜力可期。
2017年9月份开始,局面已有不少新变化。一批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发行新基金成为“爆款”,显示基金投资者投资理念的日趋成熟,不再追求“短期猛将”而更爱“长跑健将”。待这一需求端的变化更明显、力度更强,有望推动优秀权益类基金走向壮大。
“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规模要想增长,关键在于业绩”。王群航表示。2017年,公募基金整体表现良好,展现出专业化资产管理机构的风采。
创新乏力而同质化严重
应努力挖掘基民深层次需求
基金同质化严重是基金行业一个老问题。截至2018年1月底,基金数量接近5000只,然而屡创新高的产品数量并没有给基金投资者带来更丰富更适合的品种。
“近几年,基金同质化愈发严重。注册制推出后,基金发行更为容易,借助新发基金冲规模的制约因素减少。此外,不少公司在股东方规模考核的压力下,不顾一切发行新产品。还有就是委外定制基金的影响。”一家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表示。
目前,同质化产品的“后遗症”已开始显现。一些公司的某某系列同质化产品,业绩表现全体落后,面临清盘压力。
而同质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类型的基金产品。上述公募投资总监强调,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中的同质化现象更普遍,许多基金的投资目标、投资策略、业绩基准、资产配置甚至前十大重仓股都很相似。指数基金中,除一些龙头基金流动性和交易情况较好,不少同类型基金变成了迷你基金;固收类基金也存在类似现象,资产的配置和收益率高度雷同,创新乏力。
“各家公司都想布局完整的产品线,抢占不同类型基金产品在不同市场周期中的规模效应,不少基金公司在构建大而全的基金超市类公司;为迎合市场,一家公司反复发行布局同样的标的,精力都放在了新发产品上,而忽视老基金的持续营销。要改变这个现象,需要公募基金构建特色化发展路径,找准公司的优势和强项,重点发力优势领域,加强用户需求产品化创新和探索,不断推出投资者喜欢的产品”。上述投资总监表示。
如何避免基金的同质化?华南某大型基金公司高管建议从两个方向尝试,一是需求端,包括解决居民理财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以产品创新优化供给,以服务模式创新弥补投顾短板,通过FOF、MOM、智能投顾等方式提供资产配置服务,提升客户盈利体验;第二,创新要提高效率。对比美国等成熟市场,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运行效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人才流动频繁供给不足
做好人才激励机制探索
自开放式基金诞生之日起,人才的频繁流动问题就一直伴随着基金行业。目前,公募基金经理大约有1700~1800名,面对的是近5000只基金产品,平均每人管理2到3只基金,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相当普遍。同时,投研人员从业年限越来越短,3年研究员已经算是“熟手”,而拥有海外投资经验的人才更是匮乏。随着行业准入门槛降低和资管机构的增多,人才争夺日益激烈,公募基金经理奔私现象突出,人才流动更加频繁。
“好的治理机构和激励机制,对提高员工积极性有很大作用。然而,基金公司面临存量利益和新增利益的分配难题,很多公司无法有效实施股权激励,核心投资人才要么‘跳槽’到其他待遇、环境更好的公募基金,要么‘奔私’,自立门户”。上述公募投资总监表示,人才是公募基金最核心的竞争力。核心投研人才需要股权激励,需要充实愉快的工作环境,需要对集体的归属感,并能够及时兑现对公司的贡献。现在不少基金公司通过股权激励和事业部制改革,激发人才的工作热情和激情,是对公募基金人才激励机制的很好的探索。
此外,还有人士表示,公募公司治理困境也导致公募基金过于追求短期规模和业绩增长,投资人利益无法在治理层面得到保证;从基金公司与员工的关系看,治理困境导致对人才专业价值重视不足,缺少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上述大型基金公司高管也表示,针对人才的 频繁流动,基金公司应转变思路,优化治理结构,通过引入员工持股计划等长效激励机制,留住内部核心人才,吸引外部优秀人才,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公募基金薪酬激励机制较为市场化,但与投资者利益仍然没有完全保持一致。投研人员的频繁变动不利于基金公司投资策略的延续性,影响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另一位基金公司高管表示,目前已有基金公司通过延迟奖金支付、设置跟投机制来试图解决上述问题。
无论如何,从国外基金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公募基金要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最根本的还是持有人的信任,以优秀的业绩回馈投资者。这背后最核心因素正是人,更合理的人才激励方式才能焕发公募基金的创造力,打造百年基业。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基金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