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 朱文君整理
3月12日,光大多策略精选18个月定开混合型基金经理何奇做客中国基金报粉丝交流会,解答大家关于资产配置的种种疑问。
作为国内晋升最快的80后基金经理,据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月末,他从业以来管理的所有产品均为正收益。其中,光大中国制造2025自其掌舵以来的单位净值增长率达到86.24%;于2017年5月成立的光大多策略智选实现了21.08%的增长,年化回报30.68%,2017年12月成立的光大多策略优选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一个小时的交流会中,何奇从房产政策、A股趋势、热点行业板块、明年投资机会等,到投资方法、配置策略、买基心得等耐心诚恳地分享了自身从业以来的研究体会和思考,内容详实,条理清晰。
以下内容是此次与33个粉丝群15000多名粉丝交流的精华部分内容,基金君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一.内容精华
1、2018年我的主要观点是主板震荡偏强,成长股存在结构性机会。成长股从2月份以来一路高歌猛进,但涨到目前点位,我个人态度已经转向中性偏谨慎
2、我对周期股的判断是今年整体机会较去年小,受到估值和需求两大因素制约,但不排除存在结构性机会。
3、房价的影响因素中长期看供需,短期看流动性或货币政策,因为房价短期更多时候反映的是一种货币现象。因此,无论从长中短任何维度上来说,我认为房产税对市场对行业基本面影响较小,尤其中长期影响较小。
4、今年我对消费板块,较周期、金融地产、成长股而言,是中性偏谨慎。主要是因为估值过高,2018年可能是在高位消化估值的一年。
5、去年四季度地产股处在三大底部,第一是基本面的底部,二是估值底部,三是政策底部。通过对全球几十个国家房地产市场的深入的研究,包括对中国过去十年房地产市场的深入研究,我认为地产股的行情依旧非常值得把握。
6、医药上涨逻辑与成长股相似,存在企稳反弹或超跌反弹的内在需求且受到近期政策情绪面的影响,投资者要寻找自下而上的机会,可能会更稳妥一点。
7、今年关注成长股中5G和新能源汽车两大细分领域。
8、个股配置需要考虑两个因素,第一是风险收益比,第二是流动性。
9、对于基金投资我有两个观点,第一,着眼全市场投资而言,未来十年、二十年会代替房地产成为中国居民配置的重要加仓方向;第二,买基金归根到底是买基金经理。个人投资者可以选择熟悉的,理念各方面值得信任,过去业绩还不错的基金经理去做配置。
二.会议实录
问:对18年的市场风格如何判断?中小创的机会会多于主板吗?
答:2018年我的主要观点是主板震荡偏强,成长股存在结构性机会。如果关注我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去年年初我的观点是主板震荡偏强,成长股震荡筑底,所以2017年我几乎所有基金都没有重仓除了安防产业链以外的成长股。但2018年我认为整体的市场风格会略偏价值蓝筹,成长股存在一定的结构性机会。所以从2017年四季度开始,我旗下所有基金就已经开始布局部分成长股。
我认为今年成长股的机会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在于一部分股票前两年快速下跌后有望实现超跌反弹,存在贝塔性机会,二是在于成长股里面有一批比如近期炒得比较火的工业化、互联网、安防、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中的一批公司已经跌到相对合理的估值区间。这批公司往后看3到5年,公司层面业绩增速相对稳定,存在配置价值。
成长股从2月份以来持续反转,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于两会前后政策面的持续利好。其次也是由于存在超跌反弹的需求,第三,从情绪面上来看,由于年初,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整个价值蓝筹股有一波大级别的,甚至可以说是小型股灾式的调整,再加上政策面地迅速推动,市场资金普遍把成长股作为博弈的方向。因此,成长股才得以高歌猛进,但涨到目前点位,我个人态度已经转向中性偏谨慎。
问:基建投资规模下降,房贷利率不断上涨,周期股近段表现不好,您觉得他们还有机会吗?
答:我对周期股的判断是今年整体机会较去年小,但不排除存在结构性机会。之所以说比去年机会要少,是因为今年整个周期股估值普遍比去年启动前的估值至少高20%,同时去年整个三四线房地产销售数据亮眼,而今年今年整个三四线房地产销售数据有所下滑,基建规模萎缩,这些因素对于周期股的基本面表现影响较大。
今年整个周期股与去年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投资人必须要担心需求下滑的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需求确实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滑迹象。目前很多解释是说今年过年比较晚,所以可能到了3月份开工会比较晚,这个理由是否合理很快就可以得到印证。我认为今年周期股受到了两大因素制约,一是估值,二是需求,因此整体机会较去年弱。
但今年周期股的结构性机会我认为会存在两个方向,一波是类似于成长股超跌反弹的机会,这是一种贝塔性机会,二是在于两大细分领域的阿尔法机会,包括下游需求比较稳定的周期股,比方化工中偏消费的子版块,造纸、航空板块等在市场化推动下,受供给侧改革影响产生的机会,另外就是整个中游制造业中有一批周期股,去年受到煤炭、钢铁等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导致去年整个收入端有增长,盈利端没增长,这些细分领域到今年如果其收入端持续平稳上涨,同时成本上涨的影响边际消失,那么也同样值得重点关注。
问:系统性风险有哪些,如果发生系统性风险基金经理做哪些些操作?
答:第一是基本面方面的风险。未来三四线房地产销售数据的下滑可能要超过大家的预期。去年经济增速的比较大的推动力就是三四线房地产销售高增长,全国的房地产的数据很好,整个房地产产业链就不错,因为房地产在经济增长中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但去年三四线基数比较高,今年很可能会下滑,这块到下半年可能会逐步展现出对经济的杀伤力。
第二是外汇市场加息风险。今年大家都预期美国要加息三次,如果美国经济复苏比预期好,加息速度比预期快,国内进一步跟进,国内金融去杠杆超预期,极有可能会导致权益市场的流动性下降。
第三是估值层面风险。我认为整个A股市场估值存在一定结构性泡沫。去年炒起来的一些公司,其实目前来看估值已经比较合理或者说不便宜了,未来可能会有结构性的下跌风险。
问:2017年很多小盘股没有跑赢指数,2018年如何看待小盘股和破净股。对于普通股民是否可选择此类基金?
答:我认为小盘股整体来说面临较大的估值压力,尽管短期政策层面都有利于创新,但事实上现在包括退市制度、新股上市、以及外资不断流入并且偏好大中型股票等因素导致整个小盘股长期来看仍然存在估值向下的压力。
问:这次两会房产税对地级市县城房地产影响如何,对省会城市又影响如何?从而如何对持有地产公司的逻辑?
答:这个问题我分几个方面来回答,第一,谈一下房产税的进展。从目前公布的情况来看,房产税最快在2019年年底通过立法程序落地,这是理论最快的速度,大概率会是在2020年以后落地,然后再由地方试点推行。由于房产税无法对冲整个土地财政收入,同时地方之间存在人才等方面的竞争,所以我们判断地方政府不会出现加速推行的状况。这种情况下,房产税在实际执行层面上会大打折扣,初期对市场的边际影响不会很大。
第二,关于房产税究竟会不会影响房价以及大家担心的是否会导致市场崩盘的问题。从国外经验上来看, 没有哪个国家的经验表明房产税的推出会对整个房地产市场中长期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房价的影响因素中长期看供需,短期看流动性或货币政策,因为房价短期更多时候反映的是一种货币现象。因此,无论从长中短任何维度上来说,我认为房产税对市场对行业基本面影响较小,尤其中长期影响较小。
第三,谈一下房产税对地产股的影响。多份券商研报显示例如韩国、英国等国家推出房产税后,整个地产股的上涨趋势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 甚至在推出当年,整个大盘都是上涨的,包括房价也都是上涨的。日本就是最好的例子,从1950年推出房产税以后,到90年代几十年区间,整个房价和房地产股票都表现相对较好,并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因为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大家现在买房都是冲着一年至少涨三五个点去买的,没有人冲着一年房价只涨一个点去买的,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知道房子一年只涨一个点的话,我相信很多人会控制买房的速度,但是房产税最多目前是按1%的税率征收,甚至有可能是零点几的税率来征收,
2月份以来整个地产股调整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大家担心房产税等方面的利空影响,但我认为其主要的影响可能会体现在对社会的收入分配上,最终的结果是会导致大家持有房产的平均化水平有所提升。
关于对县城和省会城市的影响,我认为对省会城市的影响会大于对县城的影响,因为中国大多数小县城房地产市场是相对比较平稳健康的,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更高,房价也没有特别大幅上涨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重点推房产税的动力是不足的。相反来说,省会城市整个土地财政的依赖度会比三四线小的县城要小,同时供需状况较为紧张,推出这类长效机制的动力会更强。
问:消费型白马股是否已经被抛弃了?白酒还有机会吗?
答:消费股去年应该是全市场大板块表现最强劲的一个,我觉得今年市场上消费股主要还是要挣业绩的钱,甚至是要挣业绩预期差的钱,比如今年你预期涨20%,结果实际上有30%,那这种情况下可能你能挣到业绩预期差。今年整体对消费板块,较周期、金融地产、成长股而言,我的看法是中性偏谨慎。主要是因为估值过高,2018年可能是在高位消化估值的一年。白酒板块逻辑相似。
问:请问如何看待现在的轻工行业,投资机会主要在哪方面?
答:轻工行业基本分成两大块,一块是偏周期,比如造纸行业,另外一块是偏消费,比如家具、印刷包装、文娱方面等,先说造纸这块,我认为今年周期股是有结构性机会的,造纸作为下游需求稳定的周期性行业,它上游进行的一些供给侧方面的变化,导致强者恒强,大型造纸公司护城河在不断提升,所以这个板块我是相对比较看好的。那另一个偏消费板块,我觉得要看细分领域去判断。整体来说,今年对地产产业链上家具领域,我是属于中性偏紧的看法,尽管我非常看好地产股,但是就是对地产2018年的基本面和2018年的地产产业链,我会偏谨慎看待。这里要解释一下,整个地产股和地产产业链的行情表现时间段是不一样的。
问:能否谈谈房地产和银行股的投资逻辑?
答: 大家从季报上可以看出,去年四季度以后我的基金都是重仓金融地产股,尤其是地产股。因为1月份以来地产是表现最好的一个行业,2月份又是表现最差的一个行业,一直到现在非常低迷,所以这样的大起大落导致了我的基金净值近期波动非常大。对于很多投资者都非常关注的地产周期的逻辑,我认为首先,我们看好的是优质地产股,并不是看好整个地产板块,因为过去在地产行业三年左右一轮大周期,比如2009年、2012年、2014年,150个地产股可能都会表现非常好,甚至有些小公司表现得更好,但这次的话可能150个地产股在这波行情里面有一百个都不会怎么涨,然后有20个表现非常强劲,甚至有十个表现的强劲幅度最终会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所以说我确实是看好地产股,但是我只是看好150个地产股中前十家地产股,这所谓的前十家也并不是说规模最大的10家,而是说从成长性估值方面来看最好的十家公司。
之所以看好地产是因为去年四季度地产股处在三大底部,第一是基本面的底部。从基本面上来看,A股的地产公司普遍都布局在一二线城市,从去年19大前后整个一二线重点城市销售已经见底,可能未来会开始反弹,所谓反弹不是说从立马从负增长变成正增长,而是说从过去同比跌百分之三四十,慢慢的到月度同比可以到20%甚至到0%附近,今年某个时点月度同比增幅,我觉得可能会转正,然后到2019年可能是弱复苏, 2020年的话可能会是较高的增长,这是基本面的触底反弹。就和2014年7月份地产股开始启动的时候相类似,那个时候也是房地产基本面最差的时候,房价在跌,整个销量也大幅收缩。
第二是估值底部,估值底部的话就比较好理解了,不管是去年四季度,还是现在,整个地产板块相对全部A股来说,其估值优势就是处于历史相对底部,甚至有不少公司现在的绝对估值都已经处于历史的最底部。比如有一些公司,现在来看三年的复合增速在30%以上甚至50%以上,但估值只有十倍以内,所以这个板块的估值性价比是相对非常高的。第三是政策底部,就政策方面而言,去年四季度、今年一直到今年上半年,政策方面既不会大幅放松,更不会大幅收紧,因为现在整个经济压力会越来越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2016年以后整个房地产行业市占率是在加速提升,我觉得基本上过去十年没有第二个版块有如此夸张的业绩涨幅。
我个人分析,整个地产板块因为受两会期间情绪面、房产税等各方面影响都很大,短期表现非常低迷,但这个板块,通过我对全球几十个国家房地产市场的深入的研究,包括对中国过去十年房地产市场的深入研究,我认为这波行情非常值得把握。
关于银行股,相对地产来说,其业绩弹性不大,不会像地产一样出现业绩高增长,但是银行股有两大逻辑,一是便宜,在全球来看中国的银行股估值都不贵,所以未来外资配置认为金融肯定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配置领域,所以这块作为底仓配置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再加上银行确实有坏帐率拐点的迹象出现,所以我觉得这个板块是有估值重塑的可能。
问:请谈谈有色金属近期的走向,前景如何?
答:有色金属板块细分领域非常多,很难一概而论。如果非要就大方向划分出两块的话,一块就是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上游锂钴等,另外一块就是一些工业金属,比如铜、锌等,与宏观经济关联度更高一点的板块。新能源汽车板块我是中长期非常看好的,只是说短期涨了这么多,可能需要大家稍微理性一点去看待。那另一方面的话就是关于工业品这一块,我刚刚也讲了对周期股的整体看法,我觉得今年整体机会比去年少,需要投资者去择时和选股。
问:今年医药行情大概率会是怎样一个走势
答:医药整体与成长股相似。其近期之所以表现较好一方面是因为前面估值消化了两年,后续存在企稳反弹或超跌反弹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就是这个板块与创新相关,所以最近受到成长股情绪面影响表现较好。但整体来说医药板块估值水平不低,细分领域比较多,投资者要去精挑细选寻找自下而上的机会,可能会更稳妥一点。
问:随着国家5G业务的发展,您对于相关的消费电子产业看法如何,能不能就国内电子产品发展进行一个简单的剖析?新能源车最近大涨,您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有何看法?
答:5G和新能源是我整体非常看好的两个细分领域。我关注今年成长股中5G和新能源汽车两大细分领域。这两个板块的共同特征在于第一政策中长期都坚定支持,第二其未来三到五年业绩确定性较强。同时其中有些个股估值不会很高,所以非常符合我的投资逻辑。只是说短期来看,因为成长股已经涨得太多,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可能应该适当理性一点。
整体而言,消费电子符合中长期消费升级的方向,短期需要结合自下而上理性跟踪。
问:在基金的管理过程中是如何确定某个股票应该配置多大的仓位的?在管理的过程中又是如何控制最大回撤,日常会主动去做差价吗?
答:一般来说,就个股方面做配置我会考虑两个因素,第一是风险收益比,第二是流动性,比方说这个股票是个小股票,每天成交量比较小,在这种没有足够的流动性支撑的情况下,也许只能配上三个点两个点。对流动性的容忍程度不同取决于是做中长期配置还是短线操作。如果是做短期的超跌反弹,你可能要保证几个交易日内就能卖掉。
关于最大回撤的管理,我旗下有两种类型的基金,一种是偏相对收益,第二种偏绝对收益一点。绝对收益基金对回撤要求是比较高的,相对收益的要求会低一点,如果说就是非常看好的话,比如,觉得先跌20%后面还能涨50%的话,我们可能也会倾向于继续持有。关于日常做价差,我不会做每天或者是每周的价差,但是有可能会做季度和月度间的价差。大家如果观察我的季报情况,从16年年底我就开始重仓安防产业链,但在去年三季报就没了,然后到去年年报又有了,这就是我在做季度间的价差。
问:除了房地产和造纸板块,何总接下来关注的板块是什么?对科技类板块看法?
答:一是传统行业的估值重塑。去年全年我主要做的就是这一块,一季度配了家电,二季度配的周期,三季度配置了养殖、金融地产。整体来看,去年我配置的大都是传统行业的优质公司,今年我认为这块依然存在细分性的投资机会,比如我去年一直看好的纸业。当然,部分中游制造业,有些公司未来也可能会有跌出来的机会,所以这里面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我也会重点关注;
二是金融地产里的优质公司。我们最看好的是地产股,其次是银行股,再其次是券商和保险。去年四季度地产买的比较重,里面有一些公司业绩是高增长的,且去年四季度又是地产小周期的一个底部,无论是看估值、基本面、政策面都是在相对底部。
三是成长性的公司。这一块我会根据估值和业绩的匹配性在里面做一些波段。其实,从去年年底已经逐步配置了一些优质成长股,未来全年依旧会持续去跟踪,这方面重点看好几条线:第一条是5G;第二条是新能源汽车,上游做择时,中游做选股。第三条是安防;最后是大数据公司。
问: 1.您管理的基金业绩都非常出色,请问您是如何管控的这么好?如何将优秀的业绩坚持到底?
2.作为持有您管理的基金持有人,在已经获得很好的投资收益后,后市该如何操作?
3.MSCI即将登陆A股市场,近期的资本市场波动剧烈,各种轮动轮番上阵,如何从中找到并把握投资机会?
答:关于基金业绩这块如何做好,过去两三年虽然整体来说业绩不错,但也有很多失败的教训, 如果让我自己粗浅地说一下我对基金投资业绩的思考,我觉得可能有几个方面比较重要。第一个就是格局很重要,一般来说,如果你着眼于长期业绩的话,你往往会把长期业绩做的比较好,如果你总是关注于短期波动的话,你往往长期业绩不好,短期就经常会跟着追涨杀跌。比方说去年九十月份我开始转向金融地产,尽快当时业绩不明朗,但今年以来长期表现就好,所以我认为立足于长期业绩最大化,才可能把投资做好。第二就是性格要求比较高,需要管理人非常独立非常理性,该灵活的时候灵活该坚持的时候坚持。比如我在去年1月2月份的时候重仓小票业绩不佳,市场排到后5%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迅速反思了我的投资逻辑,调仓至周期和消费白马股。但去年九十月份买了地产表现也不佳,但是我反复反思自己逻辑,觉得配的没问题,所以我还是长期会看好。
第三在于研究扎实。一般来说,我个人是看懂了才会重仓。对看不懂的行业或者不熟的行业,我一般不会去重仓,我始终相信研究才能创造价值。
关于已经取得很好的投资收益,后市怎么操作?那这点因为每个人手上钱的性质不一样,我很难给出普遍性的建议,但我只能跟大家说,就是对我来说,我基本上是长期持有我的基金,我和我的家人,包括我们公司很多领导同事都是长期持有基金,基本上没有特别情况下,我是从来不会赎回基金的,因为我长期看好A股的权益市场,尤其是里面的一些好的公司。
去年尽管我的光大中国制造有40%的收益,但是中间有也有不少客户没赚到钱就走了,我从各个渠道都跟各位投资者反复告诫,包括去年写过对投资者的信讲耐心比黄金重要,就是大家还是要立足于长期投资,而不是短期波动。
关于MSCI即将登陆A股市场,我觉得它的机会更偏价值蓝筹。大的机会还是来自于各个细分行业里的一些优质公司,尤其是一些低估值的优质公司
问:您管理的基金波动比较大(如光大2025),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关于这个中国制造短期波动较大的问题,我想分两个方面来看,第一是因为我对地产板块有过非常透彻的研究,所以去年四季度配得非常重,所以对基金净值造成较大波动。地产板块受情绪、政策、小道消息各个方面影响都很大,属于天生高波动板块。我觉得我在过去半年,我的中国制造波动较大,它不是一个特定的长期的现象,因为我三年都没碰过地产股,从15年以后只是去年四季度才买回来,然后也不一定会长期持有,比方说持有到明年再结合市场情况来看。
第二,我的基金确实属于波动比较大的基金,因为持股整体比较集中,相对来说持仓都是自己看好,觉得有大机会的时候,同时我更立足于长期业绩,对短期波动关注度较低。因为任何目标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很多时候都是不能兼具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会始终优先立足于长期目标的达成。
同时,因为我的持股集中度较高,另外我的投资更偏左侧一点,所以最终会表现出我跟整个行业的基准偏离度比较高。经常会出现比方像今天大家重仓成长股都大涨很多,然后我重仓金融地产,今天可能还跌的情况,但我的基金表现好的时候也是不一样的,这是我个人的投资风格来决定的。因为我相对来说比较独立,不会受市场的影响,基本上不会被短期表现影响我的心情,或者是影响我的操作。所以我始终建议各位投资者既然买我的基金就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你至少拿个半年一年以上再来看,因为短期市场时投票器,长期市场是一个称重机,短期更多受情绪影响,有时候你很难判断的,但长期你只要把基本面把估值把握好的话,应该能相对比较确定的赚钱。
问:您管理的这支18个月封闭期基金优势体现在哪里呢,操作上和前两只基金的区别有哪些?
答:与前两只多策略产品相比,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别。绝对收益导向、阶梯仓位管理各方面都是按照“绝对收益”的思路在做。唯一的差别可能是在产品结构的细节设计上,前两只,去年5月发布的多策略智选是以债券为主,股票是刚开始不超过20%,更偏债券,封闭期是18个月;而去年12月发行成立的多策略优选封闭期是12个月。这次发布的多策略精选是封闭期与智选一致,也是18个月,相比多策略优选会长一点,但具体的投资逻辑和策略上可能更多的会延续之前优选的思路,偏权益投资。
这种有封闭期的产品是可以避免大家情绪化的追涨杀跌,就跟我刚刚提到的光大中国制造2015去年业绩应该是非常好的,但是还是有客户没赚到钱就走了。这就会让我反思,就是投资者有时候可能没有基金经理这么理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过这种产品设计可以力求让客户真正挣到钱,这是我发长期封闭产品的初衷。
问:对于主要收入都是工资收入的人来说,可供支配的资金并不多,那么还有没有必要进行资产配置?如果有,应该如何配置?
答:对于基金投资我有两个观点,第一,着眼全市场投资而言,未来十年、二十年会代替房地产成为中国居民配置的重要加仓方向,这符合其他发达国家经济体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客观规律。所以说全市场的投资未来会越来越重要,大家未来在家庭财务配置方面也会越来越关注。第二,挑选基金归根到底是挑选基金经理,因为除非你有能力去判断在不同市场风格下去买什么类型的基金,但是我认为大多数非专业是没有这个能力判断的。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投资者可以选择熟悉的,理念各方面值得信任,过去业绩还不错的基金经理去做配置。
现在来看,全市场波动较大,所以我觉得大家在全市场配置的最好是闲钱,就是说这笔钱你哪怕亏个百分之二三十也无所谓,拿来做长线的一个配置,因为只要你长期持有一些业绩比较好的一些基金经理的话,我相信持有三到五年,每年赚的跑赢信托的收益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问:请何经理谈谈您的投资理念?你是如何看待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的关系的?
答: 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我认为是相得益彰的,越长期就越适合价值投资。基金经理能拿到3年或者1年半的话,他会选择一些好的公司去投资,时间太短是很难做价值投资的。看好价值投资,就是看重股价和公司的内在价值有一个偏离。“股市长期是称重机,短期是投票器!”它在长期肯定会修复,所以长期持有,它慢慢就修复了,赚的是这个钱。所以我觉得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做价值投资。但不意味着做价值投资就是要拿很久,这也是个误区。有的股票你开始想一直持有,但他很快就涨到合理的价格了,那就要卖掉。
问:请分析一下目前投资者持有基金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我觉得持有基金,第一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本身,你要看好一个基金经理再去买基金,我建议大多数投资者,如果没有那么多精力,没有那么多的一个专业水平去选择市场风格的情况下,你还是去踏踏实实选一些比较靠谱的基金经理长期持有两三年。第二就是基金经理自己往往也判断不出其基金的业绩高点和低点,如果他能判断出来的话,他自己就可以去做波段。所以作为外围投资者而言更是没有这个能力去判断基金短期的业绩走势。第三,我的基金确实过去一段时间波动率比较高,这我在此对持有的客户说一声抱歉,但我非常明确地告诉大家我是始终立足于长期业绩最大化的,所以短期波动也好,回撤也好,我自己从来都没有赎回过我的基金,尤其在回撤的时候。我本人几乎把所有流动性最近都投入在自己管理的基金中,不仅是我,我身边的亲朋好友也是我基金的长期忠实持有人。所以我始终强调我的基金是适合做长期持有的,大家少关注短期的波动,因为我本身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一个基金经理,往往不追涨杀跌往往会偏左侧。我强烈建议投资者少做短线,不管是股票还是基金,因为短期的东西与情绪波动关联度太大,投资者很难去把握。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关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国基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