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宏 ○编辑 于勇
随着创业板的反弹,年内基金业绩的排行榜也开始剧烈变动。不少一度低迷的基金重新冒尖,甚至有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新兴科技基金业绩也大幅反弹,激起媒体一片“火了”、“王者归来”的赞叹。
是否是真的王者,只有等待后续的业绩表现来给出答案。但这引出了一个话题,怎么样的基金业绩才是值得推崇的?换言之,究竟如何看待基金业绩的含金量?
一只基金的业绩是否值得推崇,核心是看两点:一是业绩的来源,即业绩的取得究竟是靠偶然的运气还是靠可持续的能力。二是获取业绩所承担的风险。前者是个比较专业的活,普通投资人较难胜任,专业的研究者也时常“打眼”。所以,这也就难怪不少保险机构、财务公司老是看走眼,买错了基金,而基金FOF的业绩也难做。
窃以为,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投资本身就是件比较复杂的事。从决策角度看是千人千面,从净值波动看倒是千篇一律。相近的净值波动后面,完全可能是不同的故事。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的操作动机也可能大相径庭,个中颇有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哲学意味。
另外,在投资业绩的评估上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投资决策源自基金经理的主观判断,但面对外部研究和观察者,不少基金经理和所在团队有强烈的粉饰动机,这也给外部观测者的分析与判断带来了不少干扰。
既然基金业绩来源如此难判断,那么换条路会不会更容易一些?
从各方面条件看,观测基金业绩的风险水平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从数据条件看,公募基金披露的数据比较完善,给客观的风险测评创造了充分的条件。从技术上考虑,对基金业绩做各种风险测算已经不是什么很有难度的事情,相应的理论也比较完善,是值得业界重点考虑的。
还是以文章开头提及的逆袭的“王者”基金为例,本轮的反弹是否是投资能力的体现,结合风险评估可以得出一些结论。举个例子,如果上述基金净值的波动规律更加贴近一种高波动资产的波动模式,那么有理由对该基金管理人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持怀疑态度。反之亦然。
当然,评估基金业绩的角度还有很多,足够长的时间、足够多的信息都是必不可少的。建议基金持有人抱着慎重的投资态度,多做一些分析和评估,为自己的资产增值多加一些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