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昭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25日在北外滩财富与文化论坛暨中国基金业20周年纪念活动上表示,目前基金行业仍然存在发展结构不均衡、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在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关键时期,证监会系统将做好监管本职工作,不断提升基金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和服务民生的能力。
李超说,20年来,基金行业秉持信托精神和投资者利益优先理念,在服务财富管理和普惠金融、服务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树立资管行业制度标杆和培育科学理财观念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发挥现代财富管理和普惠金融作用,助力投资大众及各类养老金资产保值增值;二是在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积极发挥专业机构投资者作用;三是打造先进的基础制度体系和规范运作方式,树立资产管理行业标杆。
李超指出,中国基金业发展20年,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不断改革发展创新的20年。
一是坚持市场化导向。行业发展之初,法规通过设定严格的机构准入门槛和产品审核标准,确保高标准起步。随着行业的发展,遵循市场发展规律,逐步探索市场化机制,监管重心从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2014年以来,公募基金产品准入实施注册制,公司根据投资者需求自主发行产品、决定发行时机,同时,对于未被市场认可的迷你基金产品实施市场化的退出机制,初步建立了进退有序、优胜劣汰的机制。
二是坚持法治化原则。与《基金法》相配套,近百个规章及规则及时出台,为证监会依法监管、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依法展业和依法执业提供了具体的行为指南。相对完备的基金法律法规体系,保证了基金行业在法治化轨道上规范发展。2015年底以来,面对行业存在的产品杠杆化和通道化问题、业务流动性风险管控薄弱以及合规责任主体不到位问题,先后出台《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则。在系列法规规制下,经过两年多的集中整治与规范,行业降杠杆、去通道取得一定成效,杠杆水平大幅下降,通道类资管产品规模降了4万亿元,机构的风控与合规主体责任逐步落实到位。
三是循序渐进推进行业开放。基金行业是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20年来,在我国统一的对外开放战略安排下,(下转A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