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基金证券

公募“老十家”20载变形记:万亿俱乐部、十亿利润线与百基产品布局

时间:2018-04-12 16:02:35

本报记者 奉仙 广州报道

公募20年新起点

除华夏之外,目前“老十家”基金公司中,博时基金和南方基金的净利润水平已经较为接近10亿大关。

风雨二十年,公募迎来新起点。这对于公募基金老十家来说更是如此。

作为曾经的先行者,“老十家”站稳脚跟展现了开疆破土的勇气,但率先入局也为这些公司赋予了先天的竞争优势,以至于现如今在百余家拥有基金牌照的资管机构白热竞争中,老十家基本仍处于行业上流,尤其在第一梯队中占据半壁江山的地位。

这其中,有三个关键的维度可以丈量老十家的20年成长之路与未来空间。

“0”到万亿之变

资产管理规模,至今仍是观察一家基金公司行业地位最直观的指标。在该项指标方面,“老十家”基金公司之间已经显现出了明显的差距。

截至2017年末,目前公募基金行业百余家基金公司中,“老十家”非货基规模排在前十位的有5家,分别是华夏、嘉实、博时、南方和富国,规模依次为2423亿、2309亿、2238亿、2047亿和1349亿。

此外,华安、鹏华、国泰分别以1151亿、1037亿和980亿的非货基规模分列行业第14、16和17位。无缘行业前二十的分别是排在第27位的大成基金和第44位的长盛基金,这两家公司2017年底的非货基规模分别为512亿和289亿。

对比可见,“老十家”公司中,规模垫底的长盛基金与位列居首的华夏基金已经有极大的差距,后者是前者的8倍以上。而长盛成立时间仅比华夏晚一年,两家公司几乎处于同样的起跑线,现如今却早已不在同一水平线。

在“老十家”中,长盛确实是发展最为式微的一家公司。尤其最近几年,长盛的发展更是显得尤为吃力,不仅旗下基金总规模与同期成立的基金公司相差甚远,而且受委外资金撤离的影响,长盛旗下产生了众多迷你基金,频频因基金清算而引发业界关注。截至2017年末,长盛含货基总规模为508亿元,在行业位列第49位,原本“老十家”的光辉已然暗淡无光。

事实上,对于长盛的平庸表现,业内亦有颇多议论。华南一位资深公募人士向记者指出,同样的发展环境下,为什么不同基金公司发展情况相距甚远,这背后有很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例如人员的配备、产品发行情况、股东的支持力度等等,当然最关键还在于产品的业绩,如果业绩持续优秀,规模也会自然而然地做起来。此外,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时机对基金公司也非常重要,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节奏没有踏准也会导致基金公司难以壮大。

相比长盛,规模同样处于落后位置的大成基金则有着更具体可见的原因。2011年,历经“重啤事件”后的大成基金元气大伤,包括股票投资部等在内的七个部门总监随后被调换,大成之后一直面临人才流失之痛,发展几乎陷入停滞。2016年一季度,大成基金更是单季度规模(含货基)缩水四成以上,缩水了578亿元,排名首次跌出前20。不过,最近一年半以来,大成逐渐走出阴影,规模也有所回升,截至2017年末的含货基总规模为1629亿元,位于行业第21位。

整体来看,作为曾经的先行者,“老十家”站稳脚跟展现了开疆破土的勇气,但率先入局也为这些公司赋予了先天的竞争优势,以至于现如今在百余家拥有基金牌照的资管机构白热竞争中,老十家基本仍处于行业上流,尤其在第一梯队中占据半壁江山的地位。

不过,闯江山易守江山难,在二十年的风云变化中,这批开拓者或多或少经历了不少风雨。例如鹏华因分级基金规模大起大落、富国因产品巨亏而遭受诟病、南方博时权益表现平庸等,即便一直处在行业一级梯队位置的“老大哥”华夏,也同样遭受过“人事震荡”、老鼠仓等负面事件带来的影响。

从2012年开始,随着公募基金业标杆性人物范勇宏以及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的离去,华夏基金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业内认为华夏难复昔日荣光,而华夏业绩的下滑似乎对此有所侧面印证,如何破解这样的困局无疑是华夏守住行业地位必须面临的挑战。不过,就目前而言,华夏始终保持着几乎无可撼动的领先地位,在2002-2004年、2007-2014年华夏共有11个年度公募管理规模居行业第一,其非货基规模也一直处于行业最前列。

尽管历经沉沦,但截至2017年末,从包括专户、社保、子公司等在内的综合管理规模来看,包括华夏、博时、南方等公司总资产规模都已经超过万亿元,从0到万亿,这亦是公募行业发展20年最生动的特写之一。

十亿利润关口

规模之外,利润亦是反映基金公司实力的重要考核项。对于以管理费为最大收入项的基金公司而言,规模与利润接近正比的关系也为业内所共识。

在最近披露的部分上市公司年报中,部分“老十家”基金公司2017年的最新盈利情况也得以曝光。截至目前,“老十家”中净利润水平在10亿以上的仅有华夏一家,其2017年的净利润为13.67亿元,较2016年同期下滑6.37%,居于非老十家基金公司工银瑞信和易方达之后。

事实上,10亿某种程度被业内认为是考究一家基金公司利润水平的重要关口,百余家基金公司中,净利润能突破10亿的也只有寥寥几家。除华夏之外,目前“老十家”基金公司中,博时基金和南方基金的净利润水平已经较为接近10亿大关,2017年博时实现净利润9.39亿元,比2016年增长了33.79%;南方基金实现净利润9.42亿元,比2016年增长了14.07%。

值得一提的是,博时可谓是“老十家”中的逆袭样本之一。2015年博时基金规模曾一度从行业前5跌到第15名开外,然而短短三年后,博时基金就抓住机遇重回前十,2017年末博时合并资产管理规模相比于2015年实现翻番。截至2017年末,博时基金资产管理规模逾7500亿元,综合资产管理规模(含博时国际、博时资本)超过1.1万亿元,最终实现利润接近10亿大关。

其余基金公司中,富国基金(博客,微博)2017年实现净利润7.26亿元,较2016年下滑了3.44%;大成基金2017年净利润2.23亿元,同比暴涨60.43%,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大成在2017年的回温表现,不过这一利润水平仍低于其2015年的2.81亿元;此外,长盛基金2017年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 9.68%。

产品线布局完善

从产品线来看,“老十家”由于成立年限较早,因此产品线布局都较为全面,各类产品均有所储备,绝大部分公司旗下基金产品数量都在100只以上,部分公司甚至接近200只。

正是由于身为“开拓者”的角色,“老十家”们发行了许多开创先河的产品。例如华安发行了市场上首只开放式基金、首只货币市场基金、首只货币市场基金、首只指数基金等;华夏旗下亦有首批QDII基金、首只境内封转开基金等;南方则有首只财经大数据基金、首只公募FOF基金等。

在最近几年的新式基金品种申报中,几乎都可看到老十家公司的身影。对于已经成熟发展起来的这批基金公司而言,扩张和完善产品线,做好新式产品的储备是极为关键的工作。

4月11日,华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行业竞争激烈,错过一个机会就意味着落后,对于大基金公司尤其是身处竞争最为激烈区间的排名前列的基金公司而言,更是不敢松懈。这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某种产品出来后很多公司都蜂拥抢报的情况,使得公募产品同质化的现象严重,但这种选择对基金公司发展而言不得不做。对于大公司而言,本身在人员的配备上就更具实力,因此对于新式公募品种的管理上也拥有更多优势。

目前老十家公司中,产品数量相对较少的是大成和长盛基金,对于大成而言,在经历了阵痛之后面临的是重新崛起的挑战;对于长盛而言,目前的焦点或在于处理完公司的迷你基金难题以及扭转业绩不振局面。

  • 上一篇:挂羊头卖狗肉? 新华科技创新主题净值大幅下跌成谜
  • 下一篇:QFII重仓140股 23股年报净利翻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