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庞华玮 广州报道
“兴全合宜”让爆款基金再成焦点。
4月23日,作为今年以来募集规模最大的一只权益类基金,兴全合宜在深交所上市首日一度跌停,当日最终下跌7.52%;不过,24日,在A股行情反转下,兴全合宜随之反转,收涨2.36%。
截至4月24日,兴全合宜的基金净值是0.969元,这较3个月前成立时已跌去了3.1%。
4月24日,兴全合宜公告称,“本基金份额于2018年4月23日在深交所上市,上市首日场内交易价格出现较大幅度波动,而本基金的封闭期届满日为2020年1月22日。”
它提醒投资人,“本基金份额的交易价格,除了受基金份额净值变化的影响外,还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事实上,兴全合宜只是今年爆款新基金遭遇“魔咒”的一个缩影,目前爆款新基金出现大面积跌破净值和亏损现象。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应对爆款基金进行反思。
爆款新基金的“魔咒”
今年出现了爆款基金发行热潮。据Wind数据统计,新基金中有3只基金募资规模超过百亿元,其中兴全合宜以327亿规模居首;此外,8只新基金募资在50亿至100亿元之间;24只新基金募资规模在20亿至50亿元之间。
在45只超20亿元规模的新基金中,除去债券型基金之外,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加起来共有22只。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爆款新基金似乎也像历史上的爆款基金一样陷入了业绩不好的“魔咒”,截至4月24日,今年有九成爆款偏股型基金破净:22只募资超20亿的非债券型新基金中,除1只刚成立尚无数据之外,19只跌破净值,仅2只净值为正,但它们的回报率也只有0.03%。
算起来,在今年新成立的爆款基金中,兴全合宜的表现并不是最差的,它以-4.58%的回报率排名在中间偏后位置。排名倒数第一的华安红利-14.13%。总体来看,17只今年成立的爆款新基金净值增长率跌幅在1%以上,其中5只跌幅超过5%。
而今年A股经历了一个“过山车”行情。从年初的上涨,到春节前的大跌,截至4月24日,今年以来沪指下跌5.39%;深圳成指下跌4.38%;中小板指下跌5.83%;仅有创业板指上涨3.09%。
对此,4月24日,格上理财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晓晴告诉记者:“规模是业绩的杀手,爆款基金一般规模都很大,很难取得亮眼的业绩,操作上一般稳扎稳打分散均衡投资,力求稳健。”
回顾以往,有基金公司的业务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其实,并不是今年才出现大量爆款基金,每次行情到顶时都有同样的情况出现。2004年海富通出现第一个100多亿的爆款基金,当时把市场吓一跳。此后每当行情到顶部都会有爆款基金盛行的现象,这是因为投资狂热时,当时的盈利效应影响了大家的投资心态。
然而,“这些爆款基金的后面会陷入麻烦,因为投资人买的爆款基金成立在顶部,当市场行情不好时,基金的净值也很难有好的表现。”上述基金公司的业务负责人说。
历史再一次重复。上德谷投资董事长赵立松表示:“今年出现爆款基金,跟去到12月份之前权重股表现比较好有关,大家按照路径依赖的观点认为,今年权重股可能还比较好,有些公募基金发行了一些针对权重股、蓝筹股的基金,很吸引投资人,而且大资金也看好,纷纷认购,但没想到今年春节前一阵暴跌,过完春节后就基本上被套了。”
另一位私募基金总经理也表示,今年爆款基金建仓时多在一季度早期,当时建仓风格标的主要还是以蓝筹白马股为主,刚建仓时蓝筹白马股表现不错,但是,很快市场风格转换,大盘股出现下跌,这些爆款基金业绩普遍出现亏损。
爆款反思
上述基金公司业务部负责人表示,“爆款之后要反思,以兴全合宜为例,它在上市以后本身净值没有增长,然后又加上一个折价,等于是雪上加霜。对爆款基金应从监管、基金公司、销售渠道、投资人教育等多角度预防风险。”
事实上,为了防范火热的爆款基金背后的风险,监管早早地开始布局“灭火”行动。
比如,在兴全合宜灵活配置基金(以下称兴全合宜)单日募集327亿、创下了有史以来主动权益类基金首募第二的佳绩之后,受到监管的强烈关注。
1月23日,证监会机构监管部向各公募基金管理人、托管人及销售机构下发名为《坚持长期稳健经营理念 推动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通报文件,重点提示要关注近期基金发行过程中“追热点”、“捧明星”、“过度营销”等非理性因素的苗头。
在通报文件中给出的榜样是某券商资管公司,“主动将旗下相关产品首募规模控制在20亿元,对单户限购5万元,发行当日即结束募集并启动比例确认,最终确认比例约11.22%,主动放弃近160亿元申购规模,为后续持续稳健运作创造条件。”
此后,部分基金公司开始在监管下约束巨无霸基金的冲动,比如对爆款基金做出1万元的限购。
赵立松表示:“我不认为爆款基金是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因为从公募的历史来看,一个基金想做好的话,20亿左右是最合适的。如果规模超过20亿以上,基金就很难有大的收益,甚至很难操作,还不如买定期存款。而低于20个亿的基金,它的表现就要看它灵活配置情况,所以规模越大的基金,业绩表现好的可能性不大。”
上述基金公司的业务部负责人也说:“爆款基金没有问题,它主要跟基金营销策略好不好有关。只是基金规模大了,投资运作起来有一些客观上的难度,比方说二级市场流动性摆在那里,那么爆款基金只好做一些偏指数的投资,所以规模越大,它的平均业绩越趋近于市场平均。”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过百亿的基金肯定会加大管理难度,比如为了流动性考虑,投资标的受限,必然要配置中大盘,难以介入小市值股票的投资,比如爆款基金东方红系列和兴全合宜等巨无霸基金都是大盘蓝筹风格。更大的问题是,规模大意味着被投资标的会更多,在要分散投资的情况下,基金经理很难有精力去研究覆盖到足够多的上市公司。
对此,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雷昕表示,看海外经验,实际上共同基金中所谓的“爆款基金”,即规模巨大的产品,多为指数基金或主题基金。如果中短期来看,中国的投资者结构还有优化的空间,所以明星基金经理在能中长期为投资者带来具备吸引力的超额收益的过程中,也会继续形成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忠诚度,但每位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都会有所对应的容量上限,而投资策略伴随管理规模变化而变化的这一微妙平衡,还需要在投资者教育和具备吸引力的超额收益之间慢慢发酵。
杨晓晴建议投资人,“对于爆款基金投资者要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跟风,入场时还应考虑入场时机、投资策略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