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沪生
5月19日,兴银瑞福定开债发布了关于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这意味着基金行业募集失败的基金数量达到了17只。
公告显示,兴银瑞福是一只对机构发行的基金产品。在基金公司人士看来,募集失败或许有多方面原因,而机构定制型产品募集失败的原因则不外乎渠道和资金。
17只基金募集失败
兴银瑞福19日发布公告称,截止4月23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本基金未能满足《兴银瑞福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的条件,故本基金《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募集失败的基金并不罕见,自去年4月,嘉合睿金定开基金公告称合同暂不生效,成为公募基金历史上出现的首只募集失败案例,此后,公募基金发行失败的案例逐渐增多,据记者统计,目前公开发布基金不能生效合同的基金已经达到了17只,其中今年已经出现了10只,远超去年。
据沪上一家中型基金公司人士指出,产品募集失败已经不再如洪水猛兽,基金公司也开始以正常的心态对待,“毕竟除了一些渠道资源丰富的大基金公司,基金公司每一只基金未必都能得到市场认可,尤其是目前市场基金产品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
在其看来,基金行业同质化的现象一直未能解决,即使偶有创新,在当年的基金发行数量、规模对比之下,也如沧海一粟,最终仍要看基金公司自身实力。
从公开资料来看,今年募集失败的还有信达澳银鑫和债券、中银证券安颐债券、长信稳尚三个月定开债发起式、金元顺安桉裕纯债、金元顺安桉和纯债、民生加银丰益混合、泰达宏利创富混合、国寿安保稳祥混合、兴银瑞景灵活配置混合。这些都来自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在渠道上也确实不如一些大公司来的强势。
另外,有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透露,随着渠道越发的拥挤,在费用上也往往会出现压力,“我们公司手上还有2份批文至今未发,公司已经做好了募集失败的可能。”
在他看来,这些批文定位于2017年表现较好的标的,但这些标的在当下时点,可能不会被投资者认同。
沪上一家小型基金公司人士也坦言,公司准备发行的一只上证50指数基金可能也有募集失败的可能,公司可能考虑会作废批文。
机构定制基金难有增量
兴银瑞福是一只机构定制型基金。据公告显示,兴银瑞福为发起式基金,该公司自有资金出资1000万元,发售对象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可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的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发起资金提供方以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的其他投资人,不向个人投资者发售。
事实上,同样募集失败的还有长信稳尚三个月定开债发起式。
上述小型基金公司人士指出,如果产品的发行时点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无论是因为批文滞缓还是渠道档期拥挤,机构投资者往往不会为此买单。
上述中型基金公司人士解释道,目前基金公司在渠道上并非特别有优势,没有亮点的基金产品即使是机构定制型,不少银行也不会选择优先代销。“即使找到了资金,拖得时间久了,一直未能发行,机构也会选择撤出。”
其指出,造成基金募集失败的进一步原因,正是在于基金公司为了平衡批文和档期之间的矛盾,会选择先申报产品,再去寻找资金。
据记者了解,沪上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在获批一只准备面向机构发行的基金后,至今2个月时间内都未能寻找到合适的资金方,一旦批文时间达6个月后仍未找到机构,勉强发行必定会募集失败。
上述中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募集失败确实已经变得常见,过去几年基金公司都比较重视机构、轻视渠道,但这两年爆款产品大多是渠道发力,深耕渠道还是有意义的,机构定制产品毕竟还是受到监管限制,市场又饱和,很难有增量。”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基金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