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私募阵营正持续扩大,新加坡一家名为毕盛投资的资管机构也加入该阵营。该机构在中国市场权益类投资已达一百五十多亿元人民币规模。毕盛投资的总经理谢生向华尔街见闻分享了未来战略布局。
近日,又一家新加坡资管机构拿到中国私募牌照,外资抢滩A股再次加速。
中国基金业协会公示信息显示,毕盛(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毕盛投资)近期备案成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毕盛投资是新加坡毕盛资产(APS ASSET)在中国成立的外商独资企业(WFOE)。
这标志着已有14家外资资管获得了中国内地私募牌照。毕盛投资成为继富敦之后,第二家拿到私募牌照的新加坡资管。
百亿规模“强攻”A股
据华尔街见闻了解毕盛资产成立于1995年4月,系当时与万国证券共同设立的合资公司,2000年3月份退出合资模式。2002年11月,毕盛开始在上海成立团队投资A股。2012年11月,毕盛获得QFII资格,2014年获得RQFII资格。
毕盛投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谢生对华尔街见闻表示:今年年底前将争取备案首个股票私募产品。未来WFOE私募产品将由现有QFII投资管理团队在同一个策略和流程框架下进行投资管理。
谢生曾在嘉实基金(博客,微博)、富国基金(博客,微博)和景顺长城基金等机构担任高管,主要负责市场销售。他对华尔街见闻表示希望能以过去十多年在行业积累的经验将毕盛的国内业务做大做强。
华尔街见闻了解到,毕盛投资对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规模约为23亿美金,其中QFII额度为2.3亿美金,RQFII额度为15亿元人民币(约2.2亿美金),对外委托的投顾规模约为18.5亿美金。
这表明,毕盛投资在中国市场权益类投资已达一百五十多亿元人民币规模。
谢生还向华尔街见闻透露,毕盛目前在上海,北京和深圳设有办公室。国内A股投研团队负责人是张清(Stella Zhang),她已在毕盛服务22年。其余几位投资经理多数也在毕盛工作超过10年。
“正式备案后,我们正在与券商机构谈未来渠道发行,券商最看重的是投研能力和过往业绩。由于今年整体A股市场环境并不理想,且外资WFOE大都缺乏境内历史投资业绩和品牌认可度,外资私募的初期产品规模相对较小。”他向华尔街见闻续称。
截至目前10家外资资管总计发行16只私募基金产品,另有4家外资私募还未向基金业协会备案产品。业内人士透露,外资私募产品规模普遍在1-2亿之间。
投资风格初探
据华尔街见闻了解,毕盛资产的基金产品以股票多头策略为主。
其中,多头策略覆盖四大市场,即A股、亚洲股市(除日本以外)、日本股市以及越南股市,投资A股通过QFII、RQFII、沪股通和深股通渠道为主;多空策略覆盖两大市场,分别为亚洲股市(除日本以外)和中概股。
该机构旗下 “APS CHINA A SHARE FUND”(毕盛中国A股基金)2018年一季报持仓报告显示,三大超配的A股板块依次为信息技术、日用消费品和非必需消费品,持仓占比分别为30.1%、22.6%和16.5%。
可见,截至一季度末,毕盛A股持仓中,信息技术和大消费占比近7成。
华尔街见闻还发现,截至一季度末,毕盛对A股金融板块明显低配,持仓占比只有0.7%,对通信行业、能源和公共事业为零配置。
这份一季度持仓报告还披露了五大重仓股票,依次为启明星德、东方国信(300166,股吧)、贵州茅台(600519,股吧)、吉利汽车和永辉超市(601933,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