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食糖工业消费大致占到食糖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为70%,直接消费占30%,而工业消费主要指食品加工用糖消费,主要分为碳酸饮料、冷饮、速冻食品、罐头、糖果、饼干、糕点、果汁饮料和乳制品九大类,其中糖果的单位重量用糖比例最高,达到了45%,随后是糕点、饼干、冷饮、速冻食品以及碳酸饮料,单位重量用糖比例都在10%之上,其中碳酸饮料由于产量很大,是重要的食糖用户;果汁饮料单位重量用糖比例分别为8.5%,是另一个“用糖大户”;罐头食品、乳制品单位重量用糖比例分别为5%、3%。
九大类含糖食品中,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饼干、糕点及速冻米面产量数据已停止更新,基于可获得的其它六类含糖食品的年产量和以上单位总量用糖比例,我们可大致计算出这六类含糖食品的年用糖量。截止目前,乳制品产量最新数据为2017年12月份的,其它5类食品产量最新数据为17年11月份的,数据更新虽不及时,但对于我们大致了解国内食糖消费状况无妨。2017年前11个月,果汁饮料、碳酸饮料、乳制品、糖果、冷冻饮品、罐头六大含糖食品的用糖量合计为696.86万吨,2016年合计为776.64万吨,而2015年合计为763.81万吨,可见近几年含糖食品消费的这块蛋糕变动非常小。
具体来看,最近两年果汁饮料、碳酸饮料依是食糖消费的大头,2016年用糖量分别为204.41、210.27万吨,2017年前11个月用糖量分别为179.46、190.49万吨;糖果年用糖量居第三,2016年及2017年前11个月的用糖量分别为158.33、135.65万吨;乳制品、罐头、冷冻饮品年用糖量在50-100万吨之间。
查看这六类含糖食品最近几年来的产量同比增幅发现,近三年同比增幅波动明显低于前些年,简单反映出含糖食品消费结构渐趋稳定,其中前面分析看到的年用糖量居末的冷冻饮品类,产量在最近7年中有6年出现了增长,2017年前11个月的产量较2016年全年产量增长了8%,增长势头最为迅猛且持续,因此冷冻饮品可能是食品消费结构中鲶鱼。另外,乳制品食糖产量也出现了连年增长,乳制品、冷冻饮品消费符合国内消费升级的方向,产量连年增长亦是情理之中。
食糖消费呈现季节性特征
从果汁饮料等6类含糖食品的总用糖量来看,2017年单月用糖量均值约为65万吨,历年用糖量低谷则多出现在2月,随后逐月上升,6-9月为一年中用糖量最大的月份,10-11月一般会回落,12月再现小高峰,果汁饮料、糖果等含糖消费会呈现不同的季节特征,这点读者都有亲身体会,下面笔者希望能从单月产量数据上获得一些有关食糖消费季节性特征的更具体认识。从单月产量数据出发,笔者注意到2017年果汁饮料的产量在10、11两个月份出现明显下降,这点在前两年表现并不明显,偶然现象还是有深层原因都有待继续观察。碳酸饮料消费季节特征较为明显,每年的6、7、8、9月份产量明显高于其它月份,但也不绝对,2015年12月份产量就几乎与这几个高产月齐平,高产月份产量约超出月平均产量的1/3,2017年夏天碳酸饮料消费创出了近3年新高,糖果单月产量的峰值一般出现在每年的冬季,高产与低产月份的差距不显著。乳制品单月产量相对较稳定,峰值一般出现在6月、9或10月,罐头食品消费季节特征相对明显一点,每年8、9月份产量能达到一般月份的150%。冷冻饮品产量的季节性特征最为规律,每年夏天达到产量峰值,随后慢慢下降,直至冬天达到产量低谷,夏季单月产量甚至是冬季单月产量的两倍。
糖价波动与食糖消费的关系
下面我们将结合糖价的波动来看,食糖消费的季节性特征对糖价的影响。历史上自2006年郑商所白糖期货上市以来,白糖期货连续合约1-2月、8-10月价格上涨的概率略高,6、12两个月份涨跌概率各半,其它月份价格下跌的概率略高。食糖是季产年销的工业品,从生产周期来看,甜菜糖每年10月开榨,蔗糖一般每年11月开榨,开榨前刚好经过几个月的用糖高峰期,食糖库存逐步下降,到了10月已青黄不接了,由此基本能解析糖价为何容易在8-10月出现上涨。
然而1-2月份郑糖价格上行概率略超出下跌概率,从以上的食糖消费季节特征分析出发尚难以解析,笔者猜想此事或许与货币投放有关,每年年底都会出现流动性紧张,年后得到缓解,1-2月也恰逢春节,叠加央行会释放部分流动性,所以春节附近物价往往普遍上涨,这点在CPI上亦有体现。另外,1、2月份天气寒冷、运输困难增大或许是另一原因。另外,7月同样是食糖高消费月,出现下跌的概率却是一年中最大的,单从消费端来看是无法解析的,从食糖的供应端来看,每年6月底国产糖的销糖率一般在60%-65%之间,工业库存相对充裕,从海关数据来看,食糖进口一般在7月有明显上升,供应宽松或许是7月糖价容易下行的重大原因。(本网特约撰稿人严兰兰,文章来自农产品(000061,股吧)期货网独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