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原油期货

(期货日报)商品市场风险呈现新特点,场内外工具创新齐头并进

时间:2018-04-23 15:27:19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拓展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和广度,需要不断进行风险管理工具创新。在4月21日举行的2018第12届中国期货分析师暨场外衍生品论坛圆桌讨论环节,来自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的专家,围绕场内外风险管理工具及服务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在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场内外风险管理工具将会在更宽领域推广,并发挥其应有功能,更高质量地服务实体经济。商品市场风险呈现新特点

“对大宗商品市场来说,风险集中表现在交易风险、流动性风险、政策风险、操作风险和汇率风险等方面。大宗商品价格与国内外经济形势、产业发展变化等密切相关。”上期所期货与衍生品研究院副院长高辉说,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宗商品市场的风险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在高辉看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不均衡,各国货币政策的差异使得大量资金流入商品市场,加剧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商品价格经常会大幅偏离自身价值。同时,各国推出的促进经济成长的政策也在不同程度影响着商品价格。另外,随着程序化算法交易的推广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交易层面的操作也会加大商品价格波动。此外,还有诸如仓单质押融资、跨境交易支付等出现的各种风险。

“在新形势下,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会使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越来越复杂,市场自然也会产生管理这些复杂风险的需求。”高辉说。

场内外工具创新齐头并进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近些年来,国内期货市场的交易品种越来越丰富,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在此基础上的风险管理工具创新和服务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基差交易在越来越多的品种上得到推广,仓单质押等服务形式也不断丰富和完善。

“期货市场是一个标准化的市场,其价格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大商所交易部副总监肖家曦说,基差交易是把期货市场和现货贸易定价联系起来的重要纽带。产业企业对大宗商品进行定价时经常受到采购时间和交货时间不同、不同产地价格不同等问题困扰,通过基差交易,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肖家曦介绍,大商所一直在进行基差交易拓展工作。目前在油脂油料行业,基差交易已经成为普遍使用的模式。去年开始,大商所又把基差交易模式推广到黑色系品种如铁矿石、焦炭上,相关产业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参与试点,用基差交易进行定价和贸易。“目前基差交易试点工作还在推进,我们希望在企业接受基差交易模式的基础上,让交易流程更加顺畅,让交易模式推广到更多领域。”肖家曦说。

除了定价,融资难、融资贵也是产业企业面临的问题。“对产业企业来说,仓单质押融资是解决资金问题的一个很不错的方法。”建信商贸副总经理林慧表示,一直以来期货公司、商业银行等都希望探索一个真正适合产业企业的质押融资模式。银行开展质押融资业务,主要担心的是货物灭失、货价下跌和客户信用风险。境外市场融资模式非常成熟,其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商贸平台的参与。

“风险管理公司作为一个商贸平台,可以联合银行创新产品和服务,帮助银行消除这些担忧。”林慧说。

尽管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拓展,但其相对标准化的工具和服务,很难满足产业企业的个性化风险管理需求。场外衍生品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有效补充。

“比如掉期,与期货相比,掉期产品在交易对象、数量、期限等方面拥有高度灵活性,可以满足参与者定制化需求。另外,掉期参与资金成本和对实操人才的要求相对较低,对于人才和资金相对缺乏的企业而言,利用掉期对冲经营风险是一种较好的选择。此外,掉期交易采取现金交割,企业无需参与到实物交割环节。”郑商所期货衍生品部副总监张超表示,发展大宗商品掉期市场,并通过场内进行清算,能够为我国衍生品市场带来四个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是锻炼培养国内衍生品交易商;二是倒逼我国商品指数产品研发进程;三是可以降低场外交易成本,增加场外市场流动性;四是能够提高场外市场透明度,对场外市场形成统一高效监管,控制交易对手方风险,管控系统性风险。

用好期权工具并做好风险控制

去年场内商品期权的推出,使越来越多的产业企业对运用场外期权工具进行风险管理产生了浓厚兴趣。据了解,目前,场内外期权工具已经成为风险管理公司服务实体产业的重要抓手。

对于如何用好期权工具,新湖期货研究所所长李强表示,首先要明白期权和期货一样都是工具,不是时时刻刻都需要用,要用在必要时刻。其次,和期货相比,产业企业利用期权工具选择性更多。期货经营机构的思维也要慢慢转变过来。

“之前我们总希望客户能够多买一些期权来对冲风险。实际上,风险管理公司不仅要学会卖期权,还要学会买期权。对于产业客户来说,也是一样。”李强说。

另外,期权相对于期货组合性更强。企业基于自身需求和市场判断,可以进行多样性选择。对于企业来说,期权的高杠杆还可以解决自身资金紧张问题。

“相比场内期权,场外期权更加灵活,但也有潜在的风险需要防范。”中金所研发部负责人郑凌云认为,场外期权市场的发展为服务实体经济做出了贡献,场外期权标的很多,要高度重视市场的新变化,客观地、有区别地看待场外期权的风险。他把场外期权的风险分为四类:一是合规风险,当前场外期权市场有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个人参与进来;二是交易风险,期权的定价模型大多是根据过去两年市场的波动率来设计的,当波动率发生变化,基于以前波动率的模型可能就会低估期权的风险;三是业务模式风险,场外期权的风险必须和场内期货或期权的风险匹配,场外和场内需要形成闭环;四是信用风险。

在郑凌云看来,防范这些潜在风险需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业务要合规;二是要加强场内期权市场建设,为场外期权市场提供风险管理、保价等功能;三是要注重业务的合规风控;四是加强场外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交易平台和清算平台,交易标的要易于标准化、易于场内化。

  • 上一篇:(期货日报)期货界王牌大咖纵论中国期货30年:立足服务实体,推动国际化,拥抱全球化
  • 下一篇: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豆粕将不负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