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原油期货

石油对外依存度70%引焦虑,真的那么可怕吗

时间:2018-05-04 15:45:06
原标题:石油对外依存度70%引焦虑,真的那么可怕吗

70%上下的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对外依存度其实并不可怕,它是中国石油市场和石油产业高度国际化的产物,中国真实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并不高,应持续使用国际国内两种油气资源和两个市场保障中国的石油安全

王能全/文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原油表观消费量6.1亿吨,国内原油产量1.915亿吨,原油进口量4.196亿吨、出口量486.34万吨。2018年4月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表示,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了68%。加上进口的石脑油和液化石油气等折算值,有专家认为,2017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升至72.3%。

石油对外依存度70%引焦虑,真的那么可怕吗
1991年以后,中国石油消费快速增长。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成为成品油净进口国。2000年,中国原油和油品净进口总量为7384万吨,占消费量超过31%。2004年,中国石油消费量为3.23亿吨,2010年达4.48亿吨,2013年达5.07亿吨。

这期间,中国的石油产量在2015年达到2.15亿吨的峰值。消费与国内产量背离的结果,是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迅速攀升。2004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46.17%,2009年为51.88%,2015年为61.8%。

一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某些阶段,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加之近两年国内石油产量的下降,使得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并导致了2017年世界石油行业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原油进口国。

这些数字出来后,引发了对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的焦虑。那么,70%上下的石油对外依存度真的是那么可怕吗?虽然不同的统计口径得出的依存度数据不同,但我们认为,当前中国的石油市场和石油产业已经高度国际化,分析和认识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问题应该有全球视野。

中国石油生产已高度国际化

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并不是世界最高的,日本、法国、德国和韩国等,石油消费全部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基本上是100%。近年来,印度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也迅速攀升,2003年就接近70%,2012年更是超过了75%。研究界谈得最多的石油对外依存度的国家,是美国。1947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之后,2006年,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峰值,为67.28%,2017年下降到了33.62%。

认真分析之后,尤其是将其放在国际石油市场大环境下分析之后,我们认为,当前看似很高的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说明的是中国石油行业的国际化程度,真实的对外依存度并没有那么高,也并不可怕。中国石油加工业已可服务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中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真实的依存度要低得多。

2010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为2.36亿吨,成品油净进口量为1000万吨。2014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为3.08亿吨,成品油净进口量为70万吨。这就是说,到2014年为止,中国不但要从国际市场净进口原油,还要净进口成品油,中国石油加工业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

但是,从2015年开始,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一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为3.32亿吨,却向国际市场净出口了622万吨成品油。2017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为4.15亿吨,成品油的净出口量为2270万吨。

这就是说,从2015年开始,不断上升的中国原油进口数量和石油对外依存度,部分已不是为了满足中国经济建设的需要,而是服务于国际市场,中国石油加工业已可满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需要。

以2017年为例,扣除中国向国际市场出口的5234万吨成品油,如按75%的轻油收率折算,约为7000万吨原油,这样中国的原油净进口量就可下降到3.45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就可下降11.5个百分点。

同时,中国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已经国际化,不能简单化地仅盯着国内的石油产量。2017年,中国石油产量由2015年峰值时的2.15亿吨,下降到1.91亿吨。不过,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通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和累计3000多亿美元的境外投资,中国企业已经成为国际石油市场的重要力量。2017年,以几大国有石油公司为主体的中国企业,拥有的境外权益油气产量为1.9亿吨,其中权益原油产量为1.5亿吨,可排在世界石油生产国前十位。

石油公司都是国际化经营,权益原油虽然不一定都运回国,但因是中国企业的投资所得,理论上必要时是可以拿回国内的。如将1.5亿吨境外的权益原油产量加上,2017年中国境内外原油产量合计就是3.41亿吨,原油净进口量就将下降到2.65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就会下降24.59个百分点。

综上,2017年度,扣除向国际市场净出口2270万吨成品油折算回的约3026万吨原油,中国原油表观消费量应为5.79亿吨,再减去境内外合计3.41亿吨的原油产量,原油净进口量就只有2.39亿吨,真实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只有39.14%。

中国原油进口已高度分散化

2017年,中国进口原油来源于世界5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其中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安哥拉等15个国家最多。这15大进口原油来源国,占中国进口原油总量的89.4%,其中沙特等中东6国占42.7%,巴西等拉美3国占13%。2017年,中东原油占中国进口原油的市场份额已降至23年来的最低水平,美国成为中国第14大原油进口国,比重为1.8%,为765.43万吨。

陆上管道运输,已成为中国原油进口的重要方式。其中,中哈原油管道,累计输油量已超过1亿吨,2017年为1230.82万吨;中俄原油管道累计输油量也超过了1亿吨,2017年为1650万吨,且2017年12月12日二线工程完工后,已具有输送3000万吨/年的能力。中缅原油管道,2017年向中国输送原油386.8万吨,具有2200万吨/年的输送能力。三条管道合计,2017年共向中国输送原油3267.62万吨,占当年原油进口总量的7.8%。三条管道的最大原油输送能力为7200万吨/年,已成为中国原油进口运输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上油轮仍是中国进口原油的主要运输方式。2017年,15大进口来源国中的9个国家的原油,需通过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向中国海运,占当年进口原油总量的58.8%。这就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马六甲海峡困境”问题。但是,事实上,第一,中国从非洲和中东进口的原油,可以不走马六甲海峡,而选择巽他海峡、龙目海峡和望加锡海峡,这三个海峡均可通过大型油轮,且航道条件好于马六甲海峡。

国际石油贸易中,油轮之所以选择马六甲海峡,主要是在马六甲海峡附近安排船加油很方便。第二,社会流传的海盗和船舶运输安全问题,更多的仅是想象和担心,多年来没有实际发生过。第三,只有美国拥有封锁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的能力,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我们不能想象中美两个大国之间会发生全面军事对抗。

与此同时,当前世界石油供应充足,有利于中国充分利用国际石油市场。2014年下半年暴跌以来,石油价格总体处于较低的水平,供应充足且有较广泛的可选择性,中国石油工业积极进行了结构调整,国内部分高成本的油井被关停。目前,由于国际市场供大于求,产油国更需要推销自己生产的石油,中国石油加工企业可以根据最优的市场原则,选择所需的原油,国家也可将此作为对外政策的工具。例如,有媒体报道,沙特将提高销往亚洲原油的价格,中国原油进口量最大的企业中国石化(600028,股吧)随即表示,计划削减40%从沙特进口的原油量。因此,当前供应充裕的国际石油市场,给中国经济发展、能源和石油产业的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较为难得的机遇期。

继续深化国际化和市场化

未来,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会持续攀升,对此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能源消费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里,石油消费保持一定的增速。一方面,近年来,中国汽车销量保持在2000万辆以上,这必将带来石油消费的刚性增长;另一方面,石油化工行业是中国发展的重点产业,2018年中国的炼油能力将达到8亿吨。国家批准正在建设和将要建设的炼化一体化项目,2020年前后,还将有1亿吨以上的炼油能力投运。

因此,最简单地估算,2030年前后中国的石油消费量有可能达到8亿吨左右,如果国内石油产量不能维持在2亿吨,届时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极有可能会超过80%。

未来相当长时间,国际石油市场仍将处于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国可以充分加以利用。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由于美国“页岩革命”的成功,国际石油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市场供应充足。2016年底以来,石油输出国组织和俄罗斯等达成的减少石油产量、稳定石油价格的协议,刺激了油价不断上涨。综合国际能源署等主要机构的观点,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里,由于美国、挪威、巴西、加拿大石油产量的不断增加,世界石油消费不会过高地依赖石油输出国组织,国际石油市场仍将维持供大于求的局势,油价将维持在60美元-80美元/桶的水平。

除非出现中东地区的大规模动荡和世界大国间的直接冲突,未来出现全球性大规模石油危机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未来15年-20年,中国面临的国际石油形势将是较为宽松的,进口石油来源多样化的选择是有保证的。

因此,中国应抓住机遇期,加快推进石油产业的国际化和市场化改革,立足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保障自己的石油安全。

由于复杂的国际形势,过高的对外石油依赖,肯定会对“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在某些时期或特定的环境下,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和对外政策的制约因素。因此,必须站在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关注并解决中国过高的石油对外依存问题。

从短期看,多样化采购、多种运输方式进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过高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带来的风险,而且这也应是中国要长期坚持的对外政策工具。从长期看,解决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路径是非常清楚的,国际上也有成功的经验,包括大力推进节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过快增长,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清洁化利用,建设国家石油储备,调整并优化石化产业结构等。

但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就必须立足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其主要手段就是继续大力推进中国石油产业的国际化和市场化改革,真正形成卓有成效的全球能源治理能力。

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期,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中国各类所有制企业要继续“走出去”,积极参与世界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国的石油加工业在两头在外的同时,也要积极投资境外项目,形成强大的国际市场竞争和资源组织能力。

同时,中国国内石油行业要继续进行市场化改革,其中上游勘探开发领域的市场化最为迫切,要下大力气,激发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尽快扭转国内石油产量不断下降的局面。

像中国这样经济体量巨大的大国,国内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当然是解决石油安全问题的最根本立足点,但与此同时,国内石油市场的高度国际化也应该是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具体体现。

美国如今之所以能不再高度依赖进口石油,是第一次石油危机后,从尼克松政府以来的历届美国政府持续大力强调能源安全、积极推动油气产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结果。页岩革命集中爆发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成功于2005年前后,2014年后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日益显现并不断增大,使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从约68%的峰值下降到只有三分之一上下。

更为重要的是,当今美国是世界上最有效利用国内国际油气资源的国家,既进口也出口原油和成品油,油气等能源资源已成为美国强有力的对外政策工具。如果在2030年中国石油消费和对外依存度峰值到达前,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也能出现美国页岩革命那样的繁荣,同时中国的石油市场和产业也更加国际化,就能使国家宏伟发展目标的实现不但有坚实的石油安全保障,还能有有力的对外政策工具。

(作者为中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编辑:马克)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财经网(博客,微博)。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上一篇:肥水不流外人田 中石油自保公司连续四年成“现金奶牛”
  • 下一篇:橡胶:低位运行